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14 06:57:14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探讨

摘 要: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人的良知在客观环境中的一种外露,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人无诚信,无以立身;国无诚信,无以邦交。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坚守诚信道德,把诚实守信当作人生的第一要义。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177-0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是大学考试中的舞弊。作弊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虽然高校对作弊学生的处分程度越来越严厉、考试管理办法也越来越严密,但学生作弊队伍却呈不断壮大的趋势,作弊者的心态越来越坦然,作弊工具越来越现代化,作弊方法层出不穷,涉及的考试也越来越多。

二是大学生学术研究中的诚信危机。(1)毕业论文抄袭剽窃。大多数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在刊物上摘抄几段或是上网下载几段搞“大拼盘”是家常事,甚至整篇文章“摘抄”也不足为奇。(2)。为了奖学金、毕业、保送等,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一定优势。然而通过“版面费”发表的论文不仅对于学术水平的提高毫无裨益,还将产生学术腐败的恶性循环。

三是大学生经济信用问题。(1)恶意拖欠学费。一些学生故意拖欠应缴纳的各类费用,并把他们的学费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吃喝玩乐、赌博及恋爱支出。(2)不履行助学贷款承诺。助学贷款本是由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但是部分学生诚信的缺失,不能按期还贷、还息,甚至恶意欠贷、欠息的现象屡次发生。其结果不仅影响自身信用、学校声誉,而且将直接影响其他人的贷款工作,使学校和银行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四是大学生求职信用缺失。(1)虚假求职。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伪造就业材料。如伪造学习成绩、各种等级证书,虚编在校期间任职情况和社会经历等。(2)频繁违约。近些年来,由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就业要求,大学生签订工作协议后的违约情况开始浮出水面。无视用人单位利益的违约现象频频发生。

五是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的信用危机。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出于惰性、自私、虚荣等原因,以种种假理由欺骗父母、教师和同学。如编造理由迟到、请假、逃课;在发生矛盾、犯了错误时,编织谎话、隐瞒事实;在同学交往中不诚实,骗取别人,捞取好处等。在公共事务方面,如网络道德缺失,在虚拟络空间,有部分学生在网上充当“黑客”,虚假信息、编造虚假新闻、制造传播病毒,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由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做到了管理上落实、法制上健全时,诚信才不只是一句空话,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才能更有成效。而大学生更应该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为打造诚信社会出力,以此来培养道德的自觉。

第二,教育管理更要讲诚信。教育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理念,杜绝种种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把诚信落实到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学校和教师的失信行为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大家都来讲诚信。

第三,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结合两课教育改革,一方面,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让大学生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法制社会里,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法律是一种最低的道德准则。现代民法一般都把“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作为基本原则,如果违背了则会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或者对民事主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而受到处罚和制裁。

第四,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在高校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度测评的要素,可以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要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最后,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三种方式。

第五,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把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统一起来。在广泛进行诚信教育,普及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让那些失信的学生及时品尝失信的后果而遵守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以免将来给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六,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与发达国家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信用体系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缺陷是比较大的。因此,呼唤大学生诚信,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上一篇:关于对认为地质作用的一些探讨 下一篇:完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