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主观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14 06:43:42

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主观创新能力

摘要:现今社会,人才竞争最为激烈,如何培养自主性人才最为关键。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好胜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授业解惑为辅、学生自主创新为主流”的教育模式,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

关键字:计算机教学;创新;以生为本;启发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How to Build Students Subjective Innovation Capacity in Computer Teaching

Zhang Peng

(Gansu Finance and Trade School,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the most intense competition for talent,how to develop the autonomy talent is the most critical.Take full use the curiosity of students,self-confidence and ambition,the "student-based,teacher-aid,studen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s the mainstream" education mode,breaking the previous "teacher talk,students listen" passive teaching mode-learning to teach.

Keywords:Computer teaching;Innovation;Student-based;Heuristic education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能动性人才为主,而面对计算机教学中网络虚拟性一直是困扰教学的难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往往只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如何打破这种僵局?转变教学方式,由传统“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被提到台面。

笔者认为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方式采用启发式教育,诱导学生构建主观创新能力。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关键就在于“做”这一环节,让学生的思想有创造性。

一、结合精选实例,引导深入思考

笔者在给学生讲授ASP语言时,并非上来就是一堆源代码,笔者选择了大家平时常用的电子邮箱为例,利用CDONTS案例的简单易懂,由浅显案例诱导深入关于ASP语言的源代码学习。通过事实故事慢慢燃气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不经意导入关于CDONTS的内容,让学生学的开心已达到共赢。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能否培养出学生对这节课时的兴趣尤为重要。由大家熟知的网易公司丁磊先生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故事开始,丁磊先生靠电子邮箱程序获得自己的第一桶金来引发电子邮件,再引入CDONTS的代码:实例(发件人: 收件人:信件主题:问候正文:HELLO)

Set Mymail = CreateObject("CDONTS.NewMail")

Mymail.From =

Mymail.To =

Mymail.Subject =问候

Mymail.Body = HELLO

利用故事的导入,结合精选实例,让学生不在心里产生抵触、厌学感;通过简单案例,让学生不再认为编程是件高深莫测的事。只有在第一步,让学生接受,才能慢慢磨合,引导深入思考学习。

二、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方式,正确运用他们强烈的好奇心。针对计算机编程的教学一向是枯燥乏味,面对同种效果的不同种语言,尤其是程序代码全是英文字母,更加让学生反感。笔者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留下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所谓“有悬才有念,在心里有了念想,才会激发探索”。笔者在课堂上当即就通过课时中的CDONTS的代码给每位同学都发了邮件。为什么一条简单代码可以给大家发邮件呢?同样,我可以用代码冒名给别人发邮件,这又该怎么处理?同时很风趣的提醒大家,以后有人发邮件白表,可能是别人冒名发邮件愚弄人哦。同样,你想愚弄别人也不为是个好方法。一节幽默风趣的课时打破了计算机教学的枯燥无味。这是怎样做到的呢?给同学们留下悬念,下节课揭晓。利用大家的好奇心,激发课余时间思考。

三、布置练习任务,自主思考归纳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任务”具有强烈的目标性,巧妙的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学生钻研、自主学习。然而一个任务的完成,又会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成就感,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任务的选定: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任务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以实践者的角色亲身体验,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

任务的提出:任务是当前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要有强烈的目标性,可以把每个学习模块细化。任务应该逐步深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梯度”任务。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上手就是很深奥的任务内容,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四、授业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后期疑难杂症

一个任务的完成,如同一位艺术家完成了一件艺术品,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高尔基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 笔者认为,应该对学生完成的任务积极评价,对学生实际操作中遇见并探究解决的难点做出深入剖解、分析,让学生加深印象的同时,提出新问题诱导学生自主创造、发散自己的想象力。积极评价考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在探讨中发现新问题,达到以学定教。计算机是瞬息万变的,永远不会墨守成规,如果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笔者认为应该在学生自主的能力上,以师为辅,在必要时授业解惑,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杂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尝到创造的甜头,又不会让学生觉得太困难而停滞脚步。

填鸭式教育的局限性,促使启发式教育的兴起。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逐步成功,从而产生对自己的信息;让学生在攻坚时产生好胜心,从而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新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出自主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雁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2000

[3]孙磊.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部科教论坛,2009,12

上一篇:IPv6-IPv4 隧道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下一篇:高校实验室评估系统的分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