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14 06:40:09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探究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进行探讨。文章的第一部分探讨了任务型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三个方面。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69-1

一、任务型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一般来说,任务型教学中参与任务的主要方式是小组活动和结对子,进而将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可见,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执行任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探索、互动、合作与创新的过程。任务型英语教学以设计任务为依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有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任务型教学可以有效弥补教师在面对人数众多且具有较大差异学生时教学中的缺陷,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真正的发展。根据现代教学论,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互动、交流沟通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缺乏有效的交往和活动则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唯有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够真实意义上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三)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要打破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实际运用之间的分离,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脱节”的传统模式,把语言知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使用语言来进行真实交际。要完成教师创设的任务,学生必须对其所学的语言有充分的理解,并考虑语言的具体运用及运用是否正确。因此,当学生完成任务时,不但满足了学习的自信心,还锻炼和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二、任务设计的原则

(一)真实性

设计“任务型”课堂活动时要注意把课程的语言内容与学习者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学生面对熟悉的任务活动,会感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这样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当他们意识到了所学到的东西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是有用的,学习动机就很容易被激发起来。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意识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对信息的探索行为,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合作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任务型教学中,应体现师生间、学生间的民主合作互动的思想,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是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任务的设计尽可能让学生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求同存异,形成交互的思维模式,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学生在完成此类任务的过程中,交际潜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三、如何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

(一)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课堂活动只有结合个人情感体验来学习,才真正具有教育的价值。 “任务型”活动也如此。 因此,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如人教版必修 1 UNIT 4 Earthquakes 的 Warming up 部分可以开展任务型写作课,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教师使用 PPT 课件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收集的与 5.12汶川有关的触动人心的图片或视频。2.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对此次大地震的感想,记录员写下组员们的感悟。3.派小组的代表发言表达对生命无价的感悟。4.教师把精彩的观点和表达记录在黑板上。这几个环节营造了真实的交际环境,通过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 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无论他们的英语基础原先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英语学习的动力也才能得到长期的保持。

(二)提供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人教版选修 9 UNIT 1 Breaking Records 时,可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完课文后,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Task: Debate on “Since China hosted the 2008 Olympics, what has the Olympics brought to China, positive effects or negative effects?”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尊重和张扬。

(三)重视任务活动后对学生的评价

任务型教学模式为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活动的评价往往是一句“Very good.”就打发过去了。教师可尝试从学习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过程性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教师对任务的评价手段不应该只局限于口头。教师可通过书面形式予以评价,如张贴学生的书面成果。与此同时,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同样重要,自评可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个清楚的认识,互评能激励学生相互促进和竞争。

上一篇:例说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 下一篇:欲速则不达 准确把握幼儿启蒙教育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