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10-14 03:50:22

美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摘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究其原因,是外在环境的压迫和自身心理发展的不协调,导致其生命力受到打压、迫害,从而形成扭曲变形的人格和心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单从心理治疗入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治标不治本的。笔者认为,只有从以培养、增强生命力为目标的美育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

关键词:心理健康 生命力 美育

当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与其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人格信仰的迷茫和价值选择的困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日益频发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问题,越来越迫切地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和途径。如何解决一系列大学生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笔者认为,当下要培养大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塑造理想人格,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必须推进美育策略。

一、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旧的信仰体系逐渐失去感召力,新的信仰还在建立强化之中。在发家致富、追求物质新生活之余,人们的精神生活处于真空状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外一些腐朽、没落、消沉、变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思想也不可避免地渗入我们的生活。

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在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遍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文化、精神、道德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商品化、市场化、高科技化在带给人们无尽的物质欲望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无情地使人们的心灵趋于沉沦。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心灵的归乡和故园,精神空虚,感情冷漠,良心麻木,心无寄托,无“家”可归,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在从地球上消失。在被污染的社会文化环境里,青少年学生无疑是最深的受害者。外在环境的冲击和内心世界的不成熟,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紊乱,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美育的本质与价值

1.教育的两个层次

教育具有层次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来:第一是关于知识、技能、技术、阶级意识等的教育,是浅层次的教育,是训练劳动者(力)和培养人才的教育。第二个层次的教育是深层次的教育,主要针对人的心灵深处,是关于精神的教育,关于人生的教育,关于灵魂的教育,关于生命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境界,使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领悟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够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联系起来,自觉地去奋斗,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美育。

2.美的本质

要研究和推行美育,首先要明确美的本质。什么是美?美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名词,决不是一个空洞的观念,美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可感的……美就是事物的生命,美就是事物的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感性的显现……事物的生命力冲破各种阻碍,努力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力量,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力。当主体感受到客体的这种健康的生命特性,心理就会产生美感。

3.美育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关于美育的本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美育知识教育说、美感教育说、艺术教育说、情感教育说、审美素质教育说、审美价值说、立美审美说、审美育人说、完美人格说、灵魂塑造说等等。以上这些观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以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格、心理为目标的。

如上文所述,人的美是人的生命自然或自由地显现,那么,美育的本质就在于把人的生命从各种束缚和压抑之中解放出来。现在许多大学生心理迷茫、消极甚至出现精神疾病以及人格分裂,究其根源就在于思想上的负担太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这一切都使青少年的生命力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甚至遭到打压,而生命力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身体生命力不强,就是身体素质差。一个身体素质差的人,其生活、学习、工作等都会深受影响。精神生命力不强,无精打采,老气横秋,死气沉沉,浑浑噩噩,缺乏朝气和活力,生活中缺乏快乐,缺乏幸福。精神生命力如果再受到压抑、扭曲、抑制,以至于自己也难以摆脱,就会精神失常、人格分裂甚至最终走向死亡。总之,生命是否自由,生命力的大小、强弱,是一个人活得快乐与否、幸福与否、有没有意义的根本。而美育,正在于给生命以自由,给生命以力量,让生命的本质得以充分显现,让人生活得高兴、快乐、幸福、有意义。

三、美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要从治疗转向预防

社会上的精神污染、低俗风气,加上就业困难、前途茫茫,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的精神生命。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社会、就业、生存等问题是教育所不能解决的,教育只能从学生角度来入手。心理问题的根源是生命力的扭曲和压抑,因此对于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进行辅导与治疗是必须的。但是,更需要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通过(生命)美育培养学生的自由生命,强化生命力量,增强抵制精神污染和外界摧残的能力。

心理治疗与美育之于学生,犹如西医与中医之与病人,前者治疗,后者养护;前者治表,后者治本;前者治病,后者养身。二者结合,效果最好。因此,重视和加强美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要求。

2.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自由生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的本性。但是,审美决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事物华丽多彩的外表,也决不是用耳朵去听优美的旋律,更不是让鼻子、嘴巴甚至肉体去享受色香味,获得感官的与刺激。审美的真正含义,是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生命,感受事物生命力的顽强、不屈、旺盛。春天,万物复苏,百草丰茂,莺歌燕舞,百鸟欢叫,这是历经寒冬后生命的显现,春天的美就在于生命的美。生命是神秘的,而事物的生命又是隐藏着的,我们感官所及只是事物的外表。悦耳的声音,华丽的外观,五彩的颜色,优美的曲线,比例的和谐,等等,只是生命的部分显现而已。要透过事物的外表进而体验和感受到事物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精神生命就更加困难了。这就需要专门的教育。

美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事物生命外现的状态(颜色、声音、形状、比例等)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生命,让事物的生命来震动、感应、撞击自己的生命,从而唤醒自己的灵魂,体验自己生命的存在与自由,从而珍惜、尊重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真正体验到活着是美好的,因而激励自己去追求与奋斗,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有通过美育涵养和培育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具有旺盛的、顽强的、不屈的生命力,才能抵抗各种外力对生命的压制、摧残,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正江.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2]董静.美的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2

[3]金昕.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策略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9,3

上一篇: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设置构想 下一篇:基于优势学科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