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语言意识与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4 01:49:17

批评语言意识与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学生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往往主要关注语篇的语法、词汇和所涉及的阅读技巧,而不能就语篇的内容展开批评性阅读,理解语篇的真正含义。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者不应该只局限于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探讨,更应该对语篇上升到深层次的理解,建立对语言构建社会功能的认知。由此才能够帮助学习者洞察语言的本质,了解语言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由此树立批评语言意识,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鉴赏和批判能力。

关键词: 批评语言 英语阅读 意识运用

一、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主要教学目的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的实践使用价值。无论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中,还是在众多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都是重要的题型,用来检验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无论是从英语教学效果检验的角度,还是从提高英语实用价值的角度,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然而,部分学生在学习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能够真正地“读懂”文章,而批评语言意识能够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本身,了解语言表达的意思,因此,批评语言意识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批评语言意识

Halliday的功能语言观认为语言的语法系统的特定形式与语言所使用的环境和使用人密切相关(Fowler 1991)。语言意识的概念来自于语言学和心理学。语言意识被定义为人们对于语言本质及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敏感和自觉的意识(James 1991)。语言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语言与权力的关系,但是更多的是对这种关系的观察和描述,缺乏对这种关系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批评语言意识是基于批评语言学和语言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关注语言与权势关系的一个新的语言视角。批评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实践,而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植根于社会历史的语境中,受到利益分配的影响,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批评语言学认为应该通过社会语境的特征解读语言的使用,关注语篇是如何在社会语境中实施、再现和抵制权力的统治的。批评语言意识的概念正来自于批评语言学,是批评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语言具有构建意识形态的功能,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语言的使用者在语篇形式和内容上都会受到自己观点、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赋予语篇特定的含义,使语篇成为特定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

三、批评语言意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传统的阅读理解教学过于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主要关注语篇句子的信息输出和阅读理解各主要题型的做题技巧,以学生获取文章中和问题有关的信息为主要任务,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作者的意图。Fairclough从语言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意识是语言特质及其使用的有意识的关注。语言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关注语言的特质,并对语言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思考。批判语言意识能够帮助学生领悟语言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在语篇基础上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听说读写译的各个环节中,阅读无疑是学生最常用的获取信息手段,以阅读理解作为培养批评语言意识的出发点,具备更强的普适性,而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区分不同的语言信息单位,解释能够反映作者意识形态的语言单位,帮助学生认识语言的构建功能并建立语言符号和背后意义直接的联系。

与其他批评理论不同的是,批评语篇分析认为语言的使用者会根据一定的目的选择某种语言特征、语篇结构及特定的话语功能构建特殊的世界观,从而关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目的。如果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认识到语言的这种功能,就不能够充分理解语篇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批评语言意识的提高能够让学生加强语言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语篇的意识形态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隐藏于语言的背后。批评语言意识通过对语篇进行批评性的解读,帮助语言使用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考虑语篇用语的动机和影响,加强对语言和权力之间关系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批评语言意识后,阅读者可以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推断作者的意识形态和主观目的。阅读教学不应该只重视简单的信息读取和阅读技巧的培养,应该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利用批评语言意识提高学生的批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良好的批评语言意识选择更合适的语言形式和组织语篇结构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更好地表达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郜丽娜,2015)。在阅读过程中融入批评语言意识,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语言构建社会的功能,领悟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还教会学生站在人文的立场解读文章信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批评语言意识作为出发点,Monareng指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师的发展,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师的教师培训项目中,缺乏批评语言意识会剥夺语言学习及教授中的批评维度,因此在教师培训项目中应采取批评语言意识视角。由此可见,教师不仅应该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采用批评语言意识的视角,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批评语言意识的概念,引导学生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进一步解读,领悟话语和社会之间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

四、培养批评语言意识

1.强调跨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国内英语语言意识培养尽管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领域,但实践中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忽略跨文化因素,拘泥于词汇系统(黄波,2010)。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各种功能和意义都与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考虑文化因素在语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批评语言意识是建立在语言意识的基础上的,由文化导入形成的语言意识为批评语言意识的树立提供前提。文化不仅决定了语言的表现形式,更决定了语言结构系统。所以,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者不应该只局限于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探讨,更应该了解语言的文化成因,对语言学习上升到深层次的理解,建立对语言构建社会功能的认知,才能够帮助学习者洞察语言的本质,了解语言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由此树立批评语言意识。

2.树立批评性阅读的观念

简单了解语篇内容,完成相关阅读问题的解答是大多数学生处理英语阅读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缺乏对语篇的真正理解,不能够挖掘语篇的真正价值,是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的学习方法。对语篇进行批评性阅读,了解语篇字里行间的真正含义,透过语言符号解读语言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真实意义,了解话语和社会之间建构和被建构的关系,引发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深入思考,逐渐树立批评语言意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主要关注词汇、语法及阅读技巧,使得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语篇的观点,丧失对语篇的真正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和批评鉴别的能力,不能真正把握语篇信息传递的本质内容,并且自己的观点会受到语篇观点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判断。郜丽娜对安徽某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做的批评语言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批评语篇分析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和批评性阅读和写作兴趣,学生普遍认识到提高批评语言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3.设置体现批评语言意识的阅读题目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提醒学生树立批评语言意识,还可以自主设置写体现语篇作者批评语言意识的题目,由此激活学生的批评语言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批评语言意识。例如语篇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多设置些类似于“作者此言的目的是什么”、“这句话隐含的意义是什么”、“你对作者的‘某一观点’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办”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把学生带入到语篇真正地情形中,引导学生挖掘语篇背后的含义,并对语篇的表达进行批判性的阅读,把自己融入语篇情景,阐释自己的观点并非简单了解原文作者的观点。由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大对语篇信息量的挖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基于常见的语篇本身体会语言构建社会的功能和意识形态的构建过程,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批评性阅读的能力,从而树立较强的批评语言意识。

五、结语

批评语言意识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树立批评语言意识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构建社会的功能,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语篇的同时对语篇展开深入思考拥有自己的观点是应该设定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语言不仅仅是简单的语法加词汇,更是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势博弈的场所。倡导学生树立批评语言意识,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和批判能力。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应该警惕各种价值观的混入,主动辨别信息里隐藏的各种政治、文化、思想内涵,辩证地看待文化差异,树立合理的价值观,提升批判思维能力树立批评语言意识。

参考文献:

[1]Fowler. Critical Linguistics. 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London:Routledge,1991.

[2]James,C.&Garrett,P. Language Awareness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Longman,1991.

[3]Fairclough,N.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M].London:Longman,1992.

[4]郜丽娜.英语报刊选读教学与批评语言意识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15.

[5]Monareng.R.R.M. The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perspective within the English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2007.

[6]黄波.论英语语言意识培养的理论架构[J].学术界,2010.

上一篇:激发创新思维,实现高效课堂 下一篇:小学生阅读:兴趣·方法·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