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时间:2022-10-23 05:39:12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摘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其他任何批评理论对文学标准的影响都大,它也许是现代批评理论中最富有革新精神的势力。”(乔纳森・卡勒,1998)本文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特点以及其重要的理论观点,并概括了这一文学批评理论的特点与不足。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于欧美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文论史中,女性主义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自结构批评后的各大主要文学批评流派,女性主义者都有涉足。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渗透并改变了人们从前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传统定位。

一、演变与特色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是研究女性性别和女性权利的学说。最富有代表性和创造性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英美学派与法国学派。

法国女性主义文论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涉猎广泛,“具有激进的反资产阶级的偏激,其背景深深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之中,并承袭辩证的思维方式”(克丽斯蒂娃《中国妇女》英译本),强调压抑性。其杰出的女性主义代表有:著名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其作品《第二性》成为女性主义的“圣经”),海伦娜・西索(Helean Cixous)、露西・伊丽加芮(LucyIrigaray)、朱莉亚・克丽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

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是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重视文本批评,具有后现代性。美国批评更重视对欧洲文化中心和白人中心的反抗。其代表作家有Viginia Woolf(《一间自己的屋子》)、Marry Ellmann(《思考妇女》)、KeteMil-lett(《性政治》)、Elaine Shouaher(《她们自己的文学》)等。

西方女性主义文化诗学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心路历程,在半个世纪的不断变化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它广泛借鉴西方当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语言分析、存在主义、解构批评等的哲学和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理论和主张。同时,女性主义批评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变革,自始至终推动社会政治进步,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女性主义仍然有着蓬勃生机和无限发展前景。

二、女性主义批评的核心:性政治

女性主义批评的核心是性政治(8exngl polities),认为女性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和社会特质,有权对性政治发表意见。因此把性别问题作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认为性别关系是一种政治权势关系,必须在权势、地位、反抗、种族等方面进行政治的和政治社会学及政治人类学的分析。

女性主义评论家坚持反对并猛烈抨击以男性价值为中心的“菲勒司中心主义(Phellocentrism)”,认为菲勒司中心主义及菲勒司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典型的性政治理论,集中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压迫、占有、控制、排斥等,把女人从社会的人降低为生物的人。体现在文学批评中,不公正、平等地评说女性作品,贬低、嘲讽女性作家的作品甚至是优秀作品,对女性作家的生理和心理给予打击,这种批评表现了“大男子批评”的性别类比和思维习惯。

女性主义由反对男子中心主义逐步发展到反对白人中心主义和白人女性中心主义,重视黑人妇女文学和批评以及在美国的少数族裔妇女文学及批评;并在解构本土与他者的关系中,从后女性主义走向后殖民主义的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理论走向国际政治和世界文化框架中。

三、女性写作与女性批评

女性主义文论把性政治作为本质性认知方式,把女性文学写作论和女性文学批评论作为其展示的两大领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将阅读分为妇女阅读、阅读妇女、作为妇女的阅读这样三个层次。从女性仅仅作为阅读文学作品的对象,在父权制和男性中心主义的控制和标准下被动阅读,到具有自觉意识的女性阅读,甚至是女性主义者有经验地赋予女性文本意义的阅读。女性阅读已经由盲目的阅读发展到有目的的阅读。女性批评家更应该从性政治和妇女经验出发深入而系统地展示妇女及其作品的世界。

女性主义批评在认识阅读的同时强调女性写作。认为在分析作为妇女的阅读同时。也就在分析作为妇女的写作;在对妇女及其作品进行性政治分析时,也就在讨论性政治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女性写作与女性成长的关联,一样具有性政治内涵。无论是在题材、主题还是妇女形象问题上,女性写作都追求理想,追求与男性政治上平等和属于女性自身意识的理想,向往自由,憧憬未来。

女性写作更多地表现女性题材,擅长心理描写,能够比男性作家更为细腻地深入刻画男性。女性主义关于妇女文学的主题说法诸多。英国批评家罗瑟琳・科渥德认为女性文学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是以女性主义的性政治为主题的文学,二者不可混淆。而肖沃尔特在名著《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认为女性文学及其主题具有三个发展阶段,即:女性特征阶段、女性主义阶段和妇女阶段。

女性主义批评家既高度重视妇女形象的历史研究,又着眼于妇女形象的类型学或“基质性”的探讨。女性写作还在语言方面和文本创新方面进行过许多探索,虽然许多构想尚未实现,甚至是屡遭非议,但是这充分反映出新时代女性斗争的决心和实践。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里程碑。她从性别差异人手,通过解构的方式。确定了重读文本、重新认识性别身份对再现女性形象的重要性,打破以往以男子为中心的创作、阅读和批评的规范,消解了传统男性作家在文学中再现女性形象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以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审美体验和批评视角对作品进行阅读和剖析,建构了一种女性主义的阅读和批评方式。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于女性主义者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论上的探讨和发展,女性主义运动只能停留在男性统治者希望妇女所停留和保持的位置上。

女性文化和文学具有双重性。肖沃尔特把与男性文化和文学重合乃至复合部分称为女性文化和文学的“亚系统”,把女性文化和文学特有的那部分作为女性文化和文学的主系统。本体的确立,明确了女性主义批评的任务,“建立妇女诗学,为妇女文学分析建立一种女性框架,发展建立在女性体验研究之上的而非男性理论家和他们的方法之上的新方法。”(肖沃尔特)女性主义批评的策略是,对女性文化和文学部分进行女性政治分析,主要批判父权制度和大男子主义,在主文化和文学系统中建立新的文学和批评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认识论重点在于确立性政治认识、女性主体认识以及对文学的审美认识,在这三种认识中展开自己的话语形式。女性主义批评认识论同时具有内思嫔主义倾向和国际主义倾向。对菲勒司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批判,同时也呈现出西方与东方、南方与北方、白人与黑人相互对话的多声部景象。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既具有普遍性,在性别分析方面又具有特殊性。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主要体现在女性主义批评家展开的五大模式中。他们是:生物学的批评模式,探讨自然性别与社会性的关系;通过语言学批评,展开社会性别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融注在女性主义文化诗学中;采用精神分析法,进行意识分析;采用解构批评策略。

女性主义批评家关心并注重对女性主义批评史的研究,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新的探索,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为全面和系统。女性主义批评的意图,便是改写文学史、文学批评史,重新去发现在男性社会及父权中心下被埋没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建立女性阅读与论述的视角。它要求女人以“女性”的角色意识来解读作品(因为女人也往往以男人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也就是带着“性别意识去解读”(Gendred Reading)。“性别解读”的概念涉及三种性别的比较和转换,一个女人阅读同时涉及了:作为女人的生理经验;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对母亲及其他女性角色的认同);女性的社会角色(意识到社会如何去塑造建构女人)。换言之,女人和男人是不同的读者,自然也就是不同的评论家,因为这种“性别解读”不仅在本质上有区分。而且它产生于我们对男女差异的更深刻理解,而这正是重建两性文化的重要前提与范式。

四、结论

像所有其他文论流派一样,女性主义批评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进步意义,其内部又难免会出现矛盾和歧义,还具有“泛反”的过失和错误。就整体而言,女性主义文论激进、感受、批评、操作有余,理论性不足;偏激有余,理论平和不足。但所有的这些,有的正在改变,有的将随女性主义理论批评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完善。女性主义批评正走向综合的个性批评。

[作者简介]张春艳(1970―),女,吉林永古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化;耿泽泓(1978―),女,吉林永吉人,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

上一篇:论《芭蕾人生》中的舞蹈 下一篇:再谈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景观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