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概述

时间:2022-10-14 01:15:22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概述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企业内部控制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安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企业内部控制依时间标准、内容标准的安定性分类,并对传统分类的安定性进行了细分析。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分类;安定性

Abstract:Enterprise interior control is a hot topic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Firstly,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terprise interior control.Then it analyses the time criterion and content criterion to the contemporary issue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of Enterprise Interior Control System.

Keywords:Contemporary Issues of Enterprise;Classification;Contemporary Issues

内部控制促进组织中目标不完全一致的个体进行合作,需要企业所有成员参与,包括董事会、经理层和所有其他员工向着组织的既定目标努力。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遍及各个职能部门和各项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按照适当的标准对内部控制进行分类,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安定性探讨,可以使企业设计出适合企业内外环境的适度安定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但基本的分类不外乎两种方法:

1.按内部控制的层次的分类

内部控制可划分为两个层次:公司治理层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控制,其中,管理控制又可以分为战略控制、流程控制和任务控制。这种分类可以认为是对内部控制的纵向分类。

公司治理层的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次,是指所有者通过制定绩效目标,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监督。主要体现在董事会对经理层的选择、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审批权配置、制度的设计等。

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的管理层次,指企业管理者实施战略,考核绩效,协调企业内部各类业务、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任务控制,促使这些相关部门和人员统一行动,共同追求企业管理目标的过程。管理控制可分为战略控制、流程控制和任务控制。战略控制是对战略实施的控制;流程控制是对业务流程进行的控制,一般是对企业常规业务的控制,如供应链过程控制;任务控制主要指审核、定期盘点与对账、账实核对等具体任务的控制。

2.按内部控制的环节的分类

内部控制按控制环节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控制要素、控制方式、控制过程和控制绩效。这种分类可以认为是对内部控制的横向分类。无论是公司治理层的内部控制,还是管理控制,都包括控制要素、控制方式、控制过程和控制绩效这四个组成部分,且这四个部分在相应的层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控制要素指构成内部控制的要件,在治理层和管理层都包括人员控制、资金控制和信息控制三大要素,其中人员控制包括行为控制。三大要素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控制方式是为实现控制目标,在权责配置、制度设计等方面采取的手段。(1)从制度设计和实施角度,内部控制可以划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是通过正式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实施控制;非正式控制则是通过正式系统以外的信任、奖励、文化等方式实施控制。非正式控制只是正式控制的补充,不能代替正式控制,正式控制仍然是维持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制度保证。(2)从权力配置角度,内部控制可以划分为委托型控制和直接型控制。委托型控制大多出现在企业内部的专业组织中,比如一个研发部门、一个项目攻关组、一个广告策划组等。在这种控制方式中,人员有较大的自由和权限。在直接型控制中,控制主体控制着所有的经营活动,其意志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面,人员的自由度较小、缺乏授权。(3)内部控制还可划分为行为控制和结果控制。行为控制是针对人员的行为和活动进行限制和约束。结果控制又称定量业绩控制,是以工作结果为导向的一种控制,以绩效目标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

控制过程是针对不同内容和业务流程特点决定采用何种策略来实施控制目标,包括过程控制、内部审计。

控制绩效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在经历了控制要素配置、控制方式选择、控制过程之后,对内部控制绩效作出评价,可以改进和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控制绩效是一轮内部控制循环的终结,同时又是下一轮循环的开始。

企业内部控制还可以按控制目的、功能、时间和作用范围等标准进行分类,但均不如上述两种分类全面,基本上是上述两种分类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2]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为江西省软科学项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安定性研究(编号:2009ZDR17400)。

作者简介:

袁太芳(1968-),男,江西南康人,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会计学会会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赣州会计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

李晶,女,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财务。

罗爱芳,女,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

上一篇:“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全球视角下重庆保税港区功能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