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和对策的研究

时间:2022-10-14 09:32:22

基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和对策的研究

【摘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又一大进步,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青睐。本文首先将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做简单的介绍,然后阐述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最后在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意义;主要问题;建议和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能源,通过用新能源、低碳能源来替代或减少原有石化能源的使用,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目标性和技术性三个主要特征。在发展方向上,低碳经济注重的是绿色经济、节能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意义。最后,发展低碳经济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道德观、科学发展观。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最终转化为对能源的需求。煤炭消M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的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二)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我国总体的自主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有降低碳排量的技术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如氢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等。在发电行业中,我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高参数超临界基组技术等也尚未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火力发电。因此,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三)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

国外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也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偏重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强烈,致使一些国外污染较重的产业以对华投资的方式转移到我国。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相对发达国家环境标准而言,我国的环境标准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外污染行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向我国转移。此外,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转移方式向我国家输入危险废物。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相关的限入标准和措施,给予了污染产品转移的机会,这也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方面。

(四)国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投身其中,同时也需要国民的积极参与,尤以提高国民低碳环保意识最为关键。从消费角度看,我国国民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一是污染性消费比重很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次性商品的消费。二是存在严重的陋习性消费,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盲目追求排场:要大排量的汽车,毫无必要的私家车出行等等。这也导致污染产品的消费不减反增,已经制约成为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顽疾。

四、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一)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是控制碳足迹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只有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制开发。

国家应成立专门的低碳经济研究机构,制定低碳技术研发计划,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鼓励企业研制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的生产道路,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还应注意加强国际企业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转让,并整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

(三)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制度是发展的保障,低碳经济要想健康顺利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失灵的时候,法律手段必须发挥作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强化法律约束力,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四)推行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推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政府应该首先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入手,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培养民众的低碳消费观念。一旦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低碳生活方式得到认可,普通民众就会努力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同时作为公民,我们应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郭万达.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4)

[3]肖歆.探寻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J].经济师,2009(9)

[4]闫晓红.试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5)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研究 下一篇:综合探析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