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时间:2022-10-14 09:10:16

浅谈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感觉生物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就乐意去学,同时也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生物教师,下面结合生物教学实际,谈谈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一些做法。

一、分析教材内容,寓教于生活实际

现行的冀教版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如七年级上册“形形的植物”所提及的食用藻类——海带、紫菜;肾蕨、油松、大豆、玉米等植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七年级下册有关消化、呼吸、循环等人体相关知识更是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八年级上册所提及的种子的萌发与播种育苗、无机盐与植物的生活、动物的生活与饲养、食用真菌等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八年级下册所提及的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制作实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植物的无性繁殖等方面的内容也是学生能在实际身边了解到的。

另外,教材中的青春期保健、食品安全、安全用药等医疗保健内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植树造林、大气污染等环保内容;杂交水稻、无土栽培、合理密植等经济及生产活动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都涉及生活实际的内容。所以说,生活实际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根基和源泉。

二、教学情境和方式生活化,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经验、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如在讲“食品安全”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2008年焦点话题“三鹿奶粉”事件、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由此引出课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兴趣,关注社会食品安全,也让他们感到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学,是教师一言堂。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批评的“这好比是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学生缺少真实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学习“科学用药保障健康”一节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庭常用的药品说明书,并让学生在收集药品说明书的过程中去了解药品的成分、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而让学生去主动思考自己和家人什么情况下才能用、怎样用这些药等问题,使学生学会科学用药;又如,在学习“发酵食品的制作”一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面包、制作酸菜、酿葡萄酒等,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知识不但在生活中真实地存在,而且用处很大,这将促进学生去审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去体味自己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教学语言生活化

如果我们把枯燥的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就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时,用生活中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形象地说明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和“十指有长短”来形象地说明生物的变异现象;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和“望梅止渴“来说明条件反射;用“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说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用这种言简意赅的生活化语言,就把生活现象与课本知识联系了起来。

四、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中,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象联系起来,可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例如,在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可以用人们常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来举例,为什么只有在大树底下更凉爽些呢?这是因为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本身蒸腾出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大树周围的热量,所以会显得凉爽得多。再如,在讲导管和筛管的作用时,可以用文庙里的东坡双槐为例介绍,东坡双槐都空心了,为什么仍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这是因为大树中间部分的木质部虽然没有了,但周围部分仍有木质部,里面的导管能给大树运输水和无机盐,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东坡双槐的树皮没受到损伤,韧皮部里的筛管能向下运输有机物,使根得到营养,所以大树仍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这种变繁为简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现象,解决很多问题,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五、教学中举生活化的实例

教师在教学之余,要经常收集一些生活素材,与教学相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如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时,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小学自然课学过的知识入手,让学生思考:“用盐腌菜时不放水,过一段时间也会有很多水,水从哪儿来?”这样启发学生思考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再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师可举以下生活事例:萝卜放久了会空心;水果放置久了,味道会变淡;大白菜堆放久了里面会发烫而且会很快烂掉。然后,教师可问学生:这是为什么?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问题会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

六、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物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生物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后,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保护根毛,保证移栽后的植物仍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和剪去部分枝叶(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在学习了“食物的消化”一节后,让学生解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是否科学;在讲到“合理用脑”一节时,让学生讨论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惊奇地发现,生物科学离我们这么近,用处如此之大,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从而会更加喜爱生物学。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应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反思,这将为帮助学生理解生活、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 下一篇:普通高中开展艺术特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