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实施

时间:2022-10-14 08:12:33

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实施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美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稿)》认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目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美育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

众所周知,艺术均来自于生活现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现实生活,就能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大到周围的建筑物,小到我们穿的衣服、戴的首饰等事物均具有一定的美感。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我们应树立“大美术”的教育观念,以宽泛的美育思想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进行指导,通过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从而有机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例:教学课文中的欣赏画时,可结合插图内容安排学生观看类似的教学录像,讲解类似的话题,让学生明白这些图画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值得留传。

二、有效美术欣赏――感知美

1.激发欣赏兴趣

在全日制初级美术课本上,第一课往往都是鉴赏课,或者是中外绘画作品欣赏,或者是艺术品欣赏等。上好这些美术欣赏课,是提高中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许多教师淡化了对欣赏课的教学要求,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方法,把欣赏课上成图片介绍课,老师讲学生听,枯燥无味。老师把图片照着教参一个个介绍完了,学生也就听完了,根本没有学生探究、讨论、表达的条件和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等创新教学的方法,变换各种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浓郁的欣赏氛围中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在具体欣赏美术作品时,教者应在注重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等等。

2.关注欣赏角度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对我们的欣赏课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和方法。”在欣赏课上,介绍品评每一幅作品的艺术风格,具体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关注:(1)从文化的角度来欣赏,即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一类的题材放在一个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分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了解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历史、文化、经济、情感等信息,更好地看清诸多相异文化背景中所存在的不同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不同的面貌。如,通过欣赏“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让学生从观念上、表现手法上更好地、清晰地了解了其二者之间的截然不同;在分析“民间美术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时,笔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作品所使用的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从而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欣赏,具体可解释为,在欣赏作品时不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艺术语言上,而是通过借助某一作品来介绍某一历史背景或某一历史事件。如,欣赏《马拉之死》时,可借其介绍法国革命及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欣赏油画《开国大典》时,可借其向学生介绍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3)从传记的角度来欣赏,即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其作者及其创作的相关信息。如,作者出于什么原因创作了该作品?在什么时候创作的?创作的作品主要又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此作品在作者整个创作生涯中占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三、科学课堂评价――展现美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个性表现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有效实施审美教育。

例:教学《海报设计》后布置学生创作具体作品,进行作品展评时,可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创作的动机、成功之处、最美之处及不足之处。接着,小组间进行互相欣赏、交流心得,从色彩搭配、造型设计、图文配合等方面对他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审美观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改进设计图案。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归纳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评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评价时往往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言论,造成课堂气氛的“过度活跃”,具体操作时,教者不应训斥制止,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灵活管理,给以适度宽容,从而使每一位同学保留一份独特的评价感觉,使每一份创作都能在科学的评价之中展现一种独特之美。

参考文献:

1.《美育》.(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教育大辞书》.《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大出版社,1983年

2.蔡仪.《美的欣赏》.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版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S](试用稿).2002.9

4.程明太.美术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刍议语文教学中的类比运用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