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枚区的畜枚经济效益

时间:2022-10-14 01:44:15

民族枚区的畜枚经济效益

作者:陈晓

19年的统计(1958一1979年),甘南藏族白治州那亡各类成畜3时.4万头,年平均死亡率为9.07%,出栏各类牲畜319.5万头,年平均出栏率为9.6%,死亡数占出栏数的95.27%(见表一)。其中1975一1979年5年中死亡成畜119.4万头,年平均死亡率上升到10.52%,加上5年死亡仔畜86.1万头,共死亡成、仔畜205.5万头,年平均41万头(见表2),损失相当巨大。

低出栏、缺饲草是死畜的两个主要因素

甘南牧区的牧业生产,长期以来处于稳定发展与大批死亡交替出现的过程中。夏河、碌曲和玛曲三个牧业县1950一1954年各类牲畜平均年递增9.7%,(2954年为22.66%),1955年出现大死亡,全年增殖的仔畜抵消成畜死亡数后,总数仍减少2过.4万头,比年初下降了16.82%,1969一1962年连续4年下降,接近1949水平;2963一1967年平均年递增9.6%(一964年为16.62%),1970年下降了7.65%,19了z一1074年平均年递增7.。%,接着1975年又下降;1976年以来递增减慢(3.5%),但死亡率却有所升高。这种长期反复出现的状况,除1959一1962年期间的下降与当时甘南地区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关外,主要说明在为追求高积累而低出栏的情况下,高净增与大死亡具有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关系。请看出栏情况:全州牲畜平均出栏率,60年代为7%(1963年最高为n.82%,1960年最低仅3.26%),70年代为10.53%(1979年最高为13.67%),在州和县的范围内,最高年出栏率均低于最高年死亡率。高净增之所以是大死亡的前提,就在于随着牲畜存栏头数的增长,畜龄老化,弱、老畜,极多,而弱、老畜的蓄积,就潜伏着死畜危机。牲畜的大死亡,几乎全与暴风雪有关,因而人们把暴风雪袭击下牲畜大批倒毙的年份成为灾年,如1970年全州死亡成畜25万头,占成畜总数的14.25%,死亡仔畜12万头,占产仔数的33%,夏河县甘加公社死亡成畜22.46%,死亡仔畜80.04%。然而有关资料表明,根本原因还是缺草。全州可利用草原2,800多万亩,3个牧业县每羊单位占有草场现均在5亩以下。总体地看,在天然状态下目前草场负载已嫌过重,尤其是冬窝子更为突出:全州共约780万亩,每羊单位仅有1.4亩,按1958年测定的亩产青草620市斤计,共产干草不足300斤,每日食草在维持水平之下,何况枯干草养分本已很低,故牲畜从n份起开始掉膘,日渐赢弱,愈接近青草萌发愈甚。所谓灾年,正是牲畜在极,度瘦弱的情况下,遇上强降温伴降雪(雨)过程,草场被冰雪封冻,瘦弱的牲畜再也经不起较久的饥饿所造成的。前述之1970年的大死亡,主要就是由于三、四月间的两次强降温伴降雪(雨)过程造成的。所以通常年份1一5月份死亡的成畜约占全年死亡数的65%,灾年(包括局部)则接近80%。综上可知,不顾草场条件,不考虑畜龄和畜群结构变化的盲目净增,在相当程度上是把人为的合理出栏,转让给自然力量,精干了畜群,又为灾后余生的牲畜改善了牧饲条件,于是又出现了高净增。因此可以说,死畜是自然规律和生产规律的综合体现,它不断地纠正着人的行为的盲目性,阻滞着高积累的进程,起着维护动植物间生态平衡的杠杆作用,当然,它也把牧民们辛勤劳动而应该得到的果实化为乌有。

从自然规律和生产规律的结合上提高畜枚经济效益

甘南牧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地势,无霜期短或没有绝对无霜期的低气温,降水量500一800毫米的多阴湿等自然条件,是宜牧性中之不利因素。这里的畜牧业生产之所以被称为季节性的,主要根据就是一年之中,牲畜的配种、怀胎、生长发育、增膘、产奶、长毛等创造产品的活动,大体集中在牧草生长茂盛的5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之间,其余7至7.5个月的时间由于牧草枯干,牲畜缺乏营养而处于维持和消耗性过程,掉膘损失基本上3倍于死畜,各类牲畜5月初瘦弱极期的活重比10月膘肥时减轻约三分之一,死亡和掉膘两项损失约达40%。每头牲畜从第一个冬春起开始经历养肥一饿瘦(死亡)一恢复一再养肥的循环过程,所以畜龄愈大,损失愈重,5岁牲畜的损失量是其本身活重的1.5倍左右。人在季节上的趋利避害行动,应是充分利用牧草茂盛之利,尽_量避开牧草枯干,冬季漫长之弊,在消耗性过程到来之前,在留足来年再生产所必需的繁殖母畜、种公畜和后备畜之后,将其余牲畜及时出栏,便可以获得最多最好的产品和最大的经济收入,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夏河县甘加公社在总结、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71年起逐渐提高了牲畜出栏率。以羊的出栏率为例,1972年为17.4%,1974年为22.49%,1979年为25.8%(包括当年羔羊)。1980年各类牲畜的出栏率进一步提高到28%(其中商品率为23%)。牲畜的生长规律也包含着合理的出栏因素。牲畜的生长规律是月龄愈小,生长愈快。欧拉羊早冬揭羔秋肥时活重达百斤,是成年欧拉公羊活重的65%左右,可宰肉35市斤以上,人在牲畜生长过程中的趋利避害行动,应是为揭羔(畜)创造良好牧饲条件,当年秋肥或越年秋肥时出售,这方面有待大的开发。甘加公社近10年间多的年份向农区出售当年羔羊,1980年出售1.3万只,进行农牧区间协作,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措施。草畜平衡,以草定畜是养殖业的首要条件。甘加公社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该社根据草场资源,确定基本不增加牲畜积累的同时,狠抓了草原建设,建立人工草地,逐步改善了牲畜牧饲条件。从1971年起开渠引水灌溉草原,建设草场围栏,至1977年灌溉草原达到6万亩,建设饲草料基地7千多亩,年贮备冬草近千万斤,抗灾保畜能力大为增强,因而在1975年灾年(三、四月降雪三次),当玛曲县阿万全公社的红原大队和红旗大队各类成畜死亡分别为20.24%和22.87%时,甘加公社则为7.81%,比本社1970年的死畜降低了65.2%;仔畜死亡为40.83%,比19,l0年降低了49%,差异十分显著。1979一1980年又在干早退化草场上,耕翻种植多年生优良牧草和补播改良9千多亩,建设围栏草场8万多亩,这两项措施可增产青干草上千万斤,进一步增强了抗灾保畜能力。甘加公社增产饲草,增加出栏的结果,即使1971年一1979年间的死亡率降为6.56%(包括丢失、兽害),比一般水平低一半,1980年进一步降至4.5%;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繁殖母畜比例—1980年羊为50%,大畜为36%。降低死亡率,增加母畜率的直接成果是提高了畜群总增:1979年为27.3%,1950年达到30%一比全县同期17%的总增水平高出76%。甘加公社由于牲畜总增和出栏的增加,经济收入也显著增加:1980年全社总收入172.94万元,比1979的161万元增长7%,人均分配收入250多元。该社西科大队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以畜定产、以产定工、责任到劳、超奖减罚的责任制后,.全大队251个畜群中,出现了33个成、仔畜无一死亡的畜群,牲畜总增达到31.4%,出栏率达到31.38%,总收入比1979年增长了21.89%;人均分配收入达到343.92元,比1979年增加了63元多,如果加上超产奖励部分,实际收入可达363元,劳动日值由1979年的2.03元提高到2.43元,成为夏河牧区首屈一指的富裕大队。综上可知,甘加公社从自然规律和生产规律的结合上提高畜牧经济效益的经验,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引用资料来源及3一10表本刊略)。编者按:国家计委、国家农委、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于1980年10月联合发出文件指出,长期以来,在计划统计工作中,偏重使用牲畜“年末存栏头数”,作为衡量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采用这个指标考核牲畜发展状况,带来了不少弊端。许多地方为了片面追求牲畜的年末存栏头数,往往不注意加速畜群的周转和出栏率、出肉率的提高,降低了畜牧业生产的实际经济效果。通知中还指出,衡量畜牧业生产的好坏,主要看畜产品的多少和成本的高低,看牧民的收入是否上升。具体到畜产品的指标,还应当根据不同牲畜的不同用途,提出不同要求。本文以甘南牧区多年牲畜的出栏、死亡情况和甘加公社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的实际经济效果的经验,进一步证明国家计委等部门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这是计划指导牧业生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各地特别是牧区要坚决贯彻执行,以尽量减少损失,增加最大收益,加速畜牧业全面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下一篇:畜牧业与畜牧经济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