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努力开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时间:2022-10-14 01:27:31

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努力开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努力开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践早已证明,一个地区发展得快与慢,一个部门工作得好与差,一个企业经营得兴与衰,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都很强的领导干部队伍。面对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不断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对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身体力行,切实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呢?

一、要勤奋学习,深入思考,切实提高研学力

早在1994年,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学习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同志从党、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战略高度告诫全党重视学习,素质兴业。因此,领导干部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质疑善思、学精于研的意识,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成为既有较宽知识面,又在某一点上有深入研究,敢出头、敢冒尖、敢创新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是要立足于通过学习加强修养,提升境界。当前要深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精髓,保持理论上的清醒、立场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成熟;要深入研究"八荣八耻"这一和谐社会精神基石,牢记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知耻知荣,把良好的道德逐渐内化为行为习惯。要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软科学的基本原理,懂得并能运用哲学、法学、经济学特别是县场经济理论指导工作。通过学习和研究,完善个性修为、品德修养,成为既专又通、境界高远的新型领导干部。

二是要立足于通过学习增长智慧,开阔眼界。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既体现于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群体,也体现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身上。新的形势要求领导干部具备开阔的世界眼光、开放的时代意识和较强的把握机遇、驾驭工作的能力,这一切都是以知识素养为基础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追求学习的速度,还要追求学习的质量,要眼界开阔,不能拘泥本地、本部门使决策受到局限,要用大视野做大文章。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有良好的明辨是非能力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才能拥有世界眼光和形成战略思维,才能做出既符合当前又兼顾长远的科学决策。比如,我们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不仅要研究国内县场,更要了解国外县场,研究全球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我们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很大程度由进口的农产品数量和价格来决定,什么进口量大,什么价格就下跌。

三是要立足通过学习把握规律,改造世界。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予以破解。我们要通过切实加强理论和各种新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加强学习和研究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不科学、区域发展不协调、"三农"问题突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及早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举措。

二、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切实提高创新力

同志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领导干部要在这全新的事业中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

一是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是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社会前进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观念上的落后比经济上的落后更可怕。经济上的贫穷可能是暂时的、局部的,而观念上的贫穷则可能是全方位的。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就是要大胆冲破一切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摒弃一切落后于时代的经验和做法,变革一切影响发展和工作推进的体制弊端,强化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意识。实现观念创新,首要的是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坚持与时俱进,既是一个思想观念、能力素质问题,更是一个精神状态问题。一个心如枯井,对任何工作、任何荣誉、乃至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冲动与求新欲望的。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观,我们倡导的观念创新,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到以人民利益为重,进一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

二是要适新应变,创新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干部活动的参变量越来越多,领导对象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领导活动必然要面对一些突发、紧急和棘手的问题和事件,比如群众集体访、突发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和卫生事件等等,能否及时稳妥地处置这些问题,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重大考验。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能适新应变,甚至顾虑重重,肯定是干不好工作的,甚至是干不

了工作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要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把握突发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面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既要镇定自若,处变不惊,气定神闲,张驰有度,顶住各种压力,又要随机应变,处变有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既要雷厉风行,抢时间争主动,又要慎重从事,周密分析;既要想得多一些、远一些,又要顾全大局,以免因小失大。在工作方法上也要创新。现在有相当部分领导干部经常抱怨基层工作难干,除了客观的制约因素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适应新形势、采用新方法。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思想保守,工作畏首畏尾,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当地经济的更快发展。

三是要开拓进取,创先争优。领导干部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没有争先创优的精神,事业不可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当前有的干部和同志干工作缺乏出成果、创一流的劲头。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工作多年,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江山依旧,面貌不改。领导干部不能做这种仿效型、保守型的太平官,要做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敢闯敢干的创新型干部。开拓进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有些问题很棘手,有些情况很复杂,有些工作要慢功,比如抓企业、招商引资、深化改革、处理群众上访等,要伤脑筋,要吃力碰硬,比按部就班要难多了。比如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大型商品粮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增加投入,对于这些政策,本地有什么需求,在哪些方面对接政策有空间,本部门能够做哪些工作,怎样深入研究和积极争取,都需要认真思考,能够把中央惠农政策用得最好最足就是开拓进取,就是创先争优,就是向创先要成绩,向创新要效益。

三、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提高公信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为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做到"三个正确对待",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公信力。

一是要正确对待权力,掌权为民。领导干部如何看待权利、如何运用权利,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地方,为什么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原因和责任都在有些干部身上,或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用权的问题,或是因为用权用错了位、用过了头,或是因为私心太重、,归纳起来无不是权力观出现了偏差,无不是把权力作为捞取个人利益的"私有财产"和"招牌工具"。有的干部整个心思不是放在事业上、放在为群众谋利益上,而是挖空心思捞取好处、捞取实惠,从什么礼都敢收、什么东西都敢要开始,发展到什么坏事都敢干的地步。一个有私心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不但不会有出息,如果不觉醒早晚要跌大跟头。所以,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定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在奉献和服务中正确运用和行使权力,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做到掌权为民。

二要正确对待名利,身清气正。是淡泊名利,还是追逐名利;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不仅是领导干部价值取向的问题,更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道德水准、政治素养的一把尺子。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一失足,就成了千古恨",因为他们有无穷的"贪婪心",他们整天想的是自己的得失,自己的名利,他们或唯利是图,或争名夺利,他们恐慌、疲惫。正验证了古人的话:"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对待自己,不要只看现在在干什么,更要想好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不要看这个"位子"好不好,要看自己能不能干得更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正确对待同志,能够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言、容人之非,要多一些豁达、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尊重。正确对待组织,要相信组织能够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每名干部,能够从事业需要和实际出发,合理调配和使用干部,达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正确对待个人的升迁留转荣辱。

三要正确对待民利,以民为本。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群众的利益无小事。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满足群众的要求和期盼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干部工作的第一标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好多角度工作,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切实保护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要沉下身子,经常深入下去,到群众当中,到实践当中,多调研,多倾听群众呼声,多了解实情,真正做到知民情、察民意、集民智、排民忧、解民怨,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春风化雨的事情,多办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盼望、最受益的事情,决不再搞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

四、要求真务实,勤勉敬业,切实提高践行力

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在"想干事"中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要么当官做"老爷",要么当官做"公仆"。前者或养尊处优、贪图享乐,或无所事事,没正事,整天研究庸俗的人际关系,看谁有用,可以攀高结贵,就与谁搞关系,拉帮结伙;整天研究个人升迁的"机遇",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活动,整天利用各种"场面",为自己造势,可见这类干部的思想境界、工作作风,这类干部越多、事业就越受影响。后者不想个人得失,不计个人名利,整日忙忙碌碌,干正事,他们能够找准位置,在履职尽责,把权力与责任结合起来,把干事创业,为群众谋利益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他们确实忙,但忙得其所,他们理应得到群众的拥护、组织的信赖和重用。所以,当官要做"公仆",无论是想问题、办事情,还是作决策、干工作,都要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少琢磨对自己是否有利,多考虑对发展是否有利。

二要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在"会干事"中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有的领导干部"能整事","好整景",没有把功夫用在干正事上,只练说功,不练做功,搞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更有的领导干部不会干事,却能败事,钻营取巧的"政客"有之、搬弄事非的"闹客"有之、无所事事的"看客"有之。"会干事"就是要顺应规律善于干事,科学执政。要把干事的愿望与成事的效果有机结合好,决不能再做那些违背民意的事、违背规律的事、违背科学的事。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防止出现新一轮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止出现新一轮的增加农民负担,防止出现新一轮的形式主义,防止出现新一轮的"数字游戏"。"会干事"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善于运用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手段,运用目标激励、典型示范等方法推动工作;运用制度和机制落实工作。

三要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在"干成事"中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干成事"是解决领导干部政治追求的问题,是从政之效,也是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的最终体现。有的领导干部不珍惜自己的岗位,有位不作为,不思进取、得

上一篇:领导干部违纪检讨书 下一篇:领导干部任前承诺书(商务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