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背诵

时间:2022-10-13 11:55:21

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背诵

摘 要:背诵是简单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陶冶学生情操。只要指导学生选择好背诵内容,合理安排背诵时间,采取恰当的背诵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就会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背诵;意义;方法

记得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是一个很严谨的老教师,一篇课文,即使是自读课文,也要求读上五六遍,一些经典课文或者课文片段都要求背诵。所以,现在初中课本中的一些课文内容,我还记忆犹新,对我后来的语文学习帮助很大。

可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背诵――特别是现代文的背诵几乎消失。就是近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背诵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近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背诵就被忽视了,这样就使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没有得到落实。由于背诵少,积累也就少,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作文时就很困难。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背诵,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一、背诵的意义

1.背诵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感悟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因素,怎样培养语感,朗读背诵就是很好的方法。学生朗读背诵的过程就是感知理解的过程,在朗读背诵时,学生会有感情地投入,对语音、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技巧会逐渐找到感觉,同时,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材料内容的理解感悟就会加深,学生的个性体验也会产生,从而形成并提高语感能力。

2.背诵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是熟读的结果,学生要想背下来,首先,理解背诵的内容,对主要内容、中心、结构层次理解了,才能有效地进行背诵。另外,学生每读一次,就对语言材料理解一次,后一次读比前一次读会理解体会得多一点、深一些。这样,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对语言材料的个性理解就会加深,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3.背诵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和记忆习惯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之一。要求学生背诵,就会形成记住这些内容的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经常这样要求就会形成习惯。同时,学生在背诵过程中会自觉地去摸索记忆的方法,哪种方式适合自己,哪种方式记得快、记得牢,慢慢地,记忆能力就会提高。

4.背诵能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一方面,学生的语言,特别是口语,受方言土语及不良语言习惯的影响,他们的口语粗俗、不规范,在背诵过程中,学生反复诵读书中的规范语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学会使用规范、正确的语言。另一方面,背诵也是语言的积累,学生背的内容多了,“语言材料库”就丰富了,在口语交际和写作时,就会根据需要提取并应用,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甚至达到老师期望的效果。

二、背诵的实施

1.背诵的内容

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文学精品,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必须背诵,不要求背诵的课文,老师可有选择地就一些课文或片段要求背诵,如: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全文、《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光滑的石井栏……”一段。其次,学生课外积累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也应要求学生有一定量的背诵积累。再次,老师可补充一些经典篇目或者现代文精彩片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背诵。最后,生活中那些店名、广告、标语,偶尔听来的有意义的一句话,指导学生记录下来,也可作为背诵的内容。

2.背诵的时间

学生的背诵应把集中背诵和分散背诵结合起来。集中背诵就是利用早、晚自习或者语文课的集中时间,指定背诵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背诵内容。分散背诵就是把背诵的内容安排在其他时间,如课前两分钟背一则名言,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背一句谚语、一句歇后语、一首古诗等,让学生形成背诵积累的习惯,学生记的东西多了,对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3.背诵的方式和督导

背诵可以是学生个人独立进行,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也可以开展背诵比赛的语文实践活动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老师都要督促检查,集中背诵老师可以集中检查,分散背诵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检查,看见学生就可问问他:今天记住一句名言了吗?检查后及时表扬或督促,促进学生养成读书背诵的好习惯。

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自己的语言――汉语的传统经验,苏秦悬梁苦读、匡衡借光诵读、苏轼三抄《汉书》……这些一代名流都有刻苦背诵的传奇经历。从现代语文教学看,背诵也是一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他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继承传统文化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背诵。

参考文献:

黄李晖.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3(10).

上一篇:关于RFID技术在生产流程信息采集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正当性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