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关“逃避自由”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2-10-13 11:38:02

国内有关“逃避自由”的文献综述

摘要:梳理国内学者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解读,主要集中在其心理机制的形成、典型表现形式以及弗洛姆所提出的解决之道。阐述国内学者对其理论的评价,认识到“逃避自由”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变革社会环境。

关键词:弗洛姆;个体化;逃避自由;异化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人类在自由需求的推动下进行着个体化的过程,而现代人因无法承受其所带来的孤独感和无力感等负面情感而选择了“逃避自由”这条不归路。而弗洛姆力图通过结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实现对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揭示和解决。但因其把心理因素看作为根本立脚点,而被国内学者批判为具有历史唯心主义倾向,其提出的通过爱和创造性工作实现积极自由的方法也遭到了否定。

一、国内学者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解读

国内学者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解读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形成;第二,“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典型表现形式;第三,实现积极自由的方法。

1.“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形成

在国内相关文献中,学者们发现:弗洛姆借鉴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发现人类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既有其心理上的原因,同时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

从心理因素上来讲主要是人类的两种内在需求:一种是交往和联系的需求,从而获得安全感;另一种是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力量的增长,获得自由的需求。从社会历史因素看,国内学者大多解读了弗洛姆所述的从人类挣脱与大自然的原始纽带到中世纪晚期之前,以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行,人类逐步进入的彻底地自由市场经济时代,这两个不同阶段人类个体化的过程。人类自以为获得了所希望的自由,但与日俱增的孤独感、无力感等负面情感使其不堪重负。如张玉琴解读弗洛姆“把自由视为人的本质”,把人类目前所获得的自由看作“消极自由”,即“从……中摆脱而获得的自由”[1],失去了安全感,感到失落与孤独无助。郭永玉明确指出弗洛姆“逃避自由说”的基本观点是“古代社会安全而不自由,现代社会自由而不安全”。文中解读到现代资本主义自由造成了现代人在自由、独立与孤独、恐惧之的间心理矛盾,使人产生种种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和行为。“逃避自由”已经成为现代人社会性格的重要部分,“社会性格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中介,又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中介,而这种中介本身又是一种能动的力量”[2]。

2.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典型表现形式

人类追求自由的先天心理需求在现代生活压力作用下陷入了困境,现代人为摆脱这些生存困境,摆脱消极自由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最终选择和形成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国内文献中,弗洛姆把现代人“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表现归结为四种典型倾向,即施虐倾向、受虐倾向、破坏倾向和迎合倾向。其中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之间是“共生”关系,即它们是“源于同一基础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心理现象[3]”,因此部分学者把这两种性格倾向又统称为极权主义倾向。而纳粹主义就是在民族、祖国等幌子下的破坏倾向的典型事例。而第四种迎合倾向,部分学者称之为机械趋同,是现代民主国家所常见的逃避自由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屈从于所谓的习俗、舆论和时尚等。

虽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不会都像纳粹主义那样表现的很极端,但其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学者大多称其为异化现象。如郑晓溪解释了弗洛姆所发现的现代人逃避自由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异化现象――“人的全部本质被自己的创造物所占有,可怜的人把自身的所有权拱手让给本来属于他的物”[4]。文中指出,这一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人自身的异化――人自身变为商品与物画等号;第二,消费异化――消费脱离人的需求变为控制人的手段;第三,选择异化――大量无奈的选择充斥着生活;第四,社会关系的异化――社会关系利益化。正是上述各种异化现象增加了现代人对自由的恐惧和孤独感,从而选择了逃避消极自由。

3.实现积极自由的方法

从文献分析中学者看出弗洛姆是从心理角度寻求其解决之道。如郭永玉解读了弗洛姆所认为的健全人格,即“积极地表现人的情感和理性的潜能”的自发性倾向,具体表现为爱和创造性的工作,这也是弗洛姆所说的积极自由的表现。黎益君,欧阳询也讲述到弗洛姆提出的“爱”这一能力。两位学者解读到,弗洛姆的爱是一种主动性的生产爱的能力,其基本要素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他们认为:“这种爱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肉体与灵魂之间的融合,是唯一途径;这种“爱”可以使我们学会以爱、分享和奉献为主的待人接物方式,而不是以占有欲支配人生;这种爱可以产生自发性和独创性活动”[5]。

二、国内学者对弗洛姆“逃避自由”学说的评价

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于弗洛姆对现代人“逃避自由”这一现象的所采取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以及对社会现象批判之深刻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肯定。对于其学说的批判或否定主要在于弗洛姆把问题解决的落脚点放在了心理因素上,具有历史唯心主义的倾向。

王兆良对弗洛姆“逃避自由”学说进行了几点评价:第一,弗洛姆看到了“交往”和“自由”两种心理需求对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重要作用,是对人的能动性的一种肯定,具有积极作用,但把其看成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唯一动力或决定因素,有失片面,而其“社会性格”理论则有历史唯心论倾向。第二,弗洛姆对资本主义自由的分析从社会心理方面看到了现代人在人与自然、人与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但其超阶级的心理分析无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案,带有乌托邦的色彩。第三,肯定了弗洛姆对人类追寻自由过程的辩证解析,即“由自由到逃避自由再到重新选择自由的发展过程”[6]。第四,从弗洛姆对“自由”及“逃避自由”的心理分析,告诫我们莫要盲目追寻“自由”。

同样,谢爱武做了这样的评价:肯定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对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及其社会历史影响因素的揭示,其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反映了现代人的异化本质,并开启了一种审视历史事件的心理学视角;同时,作者批判了弗洛姆“积极自由”理论中无视经济根源、阶级根源而企图单纯用“爱和创造性劳动”的方式消除现代社会文化中“消极自由”所带来的人的心理病态的唯心主义实质。

国内学者对弗洛姆提出的现代人“逃避自由”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解读大多集中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鲜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继续研究,这无疑是一种遗憾。我们应该认识到产生“逃避自由”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异化的社会环境或者说异化的经济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从社会心理学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日中国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逃避自由”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玉琴:《当代人的“自由”困惑――用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解析中国当代社会民众心理》,沧桑,2009(2)

[2]郭永玉:《“逃避自由”的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9)

[3]同上

[4]郑晓溪:《论逃避自由及其背后的异化》,学理论,2011年

[5]黎益君,欧阳询:《消解现代自由的悖论――读后记》,哈尔滨学院报,2005(12)

[6]王兆良:《“自由”的围城现象――评弗罗姆对“逃避自由”的心理解析》,

上一篇:退屈はあなたをもっとクリエイティブにする无... 下一篇:中央财政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