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插上学习的翅膀

时间:2022-10-13 09:21:50

给学生插上学习的翅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曾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人们学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除了要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要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后续学习。教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数学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课题。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我在实践中得出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精选教材,因材施教

在小学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年级都适宜开展自我学习。低段学生因其年龄小、心理水平低和已有知识的欠缺,还不太适宜过多进行自我学习,而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思维的发展,自身已有知识的丰富,形成了开展自我学习的有利条件。同样的,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或利用知识迁移,进行自学。如:三年级上册“0的乘法”这一课时内容简单明了,浅显易懂,所以就安排学生进行自学,理解为什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进而展开有关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再如,由于在前几册教材中,通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所以三年级下册《统计》这一单元中例1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和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学生有能力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自学。在进行自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自学要求。优等生通过自学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是什么?后进生只要掌握怎么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老师要对其进行引导和辅导。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发现对一些初步概念的新授课自学的效果不太理想。如小学数学中几何初步概念、小数的初步概念、分数的初步概念等,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抽象的概念,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进行迁移自学,所以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根据内容,合理自学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性质,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自学,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课前预习性自学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适当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更能提高听课效率。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前,笔者就布置学生预习看书,带着问题去预习,看不明白的,可做记号,并尝试提出问题。第二天课堂里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主要围绕“1千米=?米”,用身边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间的换算等问题展开讨论。由于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感知并体验1千米的长度,课堂里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很难让学生对这么抽象的长度有丰富的感知和切身的体会。但通过预习,他们可以利用课前充分的时间去实际体验到1千米的真实距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能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再如三下的《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中对“东、南、西、北”的学习,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是有密切联系的。三年级儿童(8~9岁)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他们的空间方位知觉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必须借助感性经验和具体活动来强化和建立。所以课前,我就把36位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指南针去判断校园的方位。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初步了解了校园的方位,并能逐步推导出其他建筑物的位置,初步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空间知觉。课前预习有效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学生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距离;便于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沟通点,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概括,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为学生铺平前进的道路。

2.课中指导性自学

课堂中开展自学,可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抓住已学和将学知识的连通点和转化点,使学习方法上有所借鉴和启示。如前面所提到三下《统计》这一单元中,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教学,除了起始格表示的数量不同外,其余的与以往统计图基本一样。所以在课堂内,笔者就按照“自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3个环节进行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笔者在学生进行自学时,进行了一定的指导。要求学生带着以下2个问题进行自学:(1)“这个统计图与以往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在经过5~8分钟时间的自学后,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这张统计图起始格为折线?”“折线代表什么?”“为什么上面不用折线表示?”“什么时候用折线比较好?”等问题。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不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吗?自学将问题解决变成学生自身需要,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开展有效学习。围绕这几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和辩论,经过几个来回“轰炸”,学生对这几个知识要点有了新的认识,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学生通过自学,能做到不懂就问,学会不“耻”下问,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步提高。这不正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吗?

3.课后小结性自学

这一环节是连贯本课时的内容,是知识系统综合的复习,自学一般放在下课前几分钟进行。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小结要点,学生自己看书看题归纳;也可以同学联系板书内容和板书板注,边看书边作自我心理小结。必要时与同桌交谈讨论揭示标准结论。

课堂教学应把学生的“学”还给学生,而不是全部由老师一手包办,有时也应该学生尝试着“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师有意识地开展自学训练的前提下,学生才会逐步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循序渐进,指导方法

当然,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就学生的智能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学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1.指导性自学

这种方法的应用是比较普遍,尤其是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时,需要教师时刻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自学教材的方法。可分为粗读、细读、精读三个层次:粗读就是浏览一遍教材,知其大意;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句地读、钻研教材的内容、概念、公式、法则,正确掌握例题的格式;精读就是概括内容、理解教材的涵义。

2.尝试性自学

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学习新知。如:在学生已经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尝试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甚至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操作性自学

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从而获得新知。如教学《东南西北》,就是利用指南针明确和判断方向。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亲自动手,自我探索:(1)自做实验,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把准备好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2)自主活动: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学生尽情发挥,畅所欲言。(3)自我归纳,推出计算公式: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

4.模仿性自学

在学习新知前,引导学生先回忆以前学过同类知识过程,通过模仿进行自我学习。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计算方法是如何计算的?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你能根据整数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吗?学生通过自学、模仿、推测、讨论掌握小数加减计算。

四、激发兴趣、强化动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学作为个体的、自觉的活动,更需要个体兴趣的支撑。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自我学习能力就像鸟儿的一对翅膀,学生只有掌握了自我学习的方法,才能像鸟儿一样翱翔在知识的天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实验小学

上一篇:让智慧点缀课堂,沟通情感 下一篇:点燃智慧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