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专题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时间:2022-10-13 10:48:58

初中地理课堂专题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专题型教学模式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现阶段被提倡且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将在介绍专题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供专题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地理的模式以及方法,并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初中教材为例,细化具体地明确专题型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于初中课堂。由于专题型教学模式的新颖性和可行性,本文将更多笔墨放在对专题型教学模式的介绍上,希望能够使更多的教学工作者了解这一教学模式。

一、专题型教学模式概述

专题型教学模式是将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意在培养学生完善的逻辑思维并提升其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专题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具备组织知识体系和改革教学策略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启发性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专题型教学模式也是契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式,较以往的教学模式,专题型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题型要求。

(1)教学模式上的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多是以传授知识给学生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讲解知识点,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方法,而专题型教学模式则是一个升级,这一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真正意义上接受和适应所学习的知识,采用的是“针对式”的教学方法。专题型教学模式还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及以教材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用各个领域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授课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通过连贯细致地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但是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整和优化,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的局限性。例如初中地理在涉及地震带或者板块张裂的问题时,突发的地震就是教材内容中没有涉及和考虑到的部分。而专题型教学模式则是独立的教学内容,将各个知识点分成小的教学板块,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既能具体地讲解教材内容,又能使课程内容丰富具体。

(3)专题型教学模式除了教学模式有了新的突破外,还要求教师做一些相关工作。一方面它要求教师能针对教材内容确定专题型教学内容,将当下社会存在的热点话题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结合,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自己所选取的专题进行系统的讲解,将专题型的对象加以明确并选取合理的研究方法。

二、初中地理课堂专题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基于上文对专题型教学模式的介绍,本部分笔者将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初中教材为例,谈谈初中地理课堂专题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专题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教学,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点融入到课堂中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死记硬背。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国疆域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首记忆中国各省市地名的小诗教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记住中国的各个行政区域。小诗的内容如下: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这首诗清晰地将中国各个城市的名字包含在里面,这样的总结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一首小诗,更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归纳出中国的行政区域。这就是响应主题型教学模式针对性教学的要求。

专题性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当下的热点话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形成专题性教学模式。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为例,在讲解这一课程的同时教师要结合当下季节与中国各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进行讲解,系统地明确南北方的气候状况和形成气候差异的原因。这样的结合事实与明确归纳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深刻地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状况与特点。

总之,专题型教学模式是相对更适合初中地理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地理是一门知识结构相对松散,设计内容多的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地理课堂的知识点进行针对式的教学,并结合时下热点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授课。

综上所述,专题型教学模式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灌输式”的弊端,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时下热点的相关话题,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轨的弊端;同时专题型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将确定专题后的知识点与各种知识点相结合。初中地理课程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设计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其适用于专题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地理课堂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并结合时下热点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授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耿集中学)

上一篇:贯彻体育课改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下一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