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新闻 第11期

时间:2022-10-13 07:47:18

模糊新闻 第11期

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询问在市场媒体中常进财政大门的记者行家。朋友沉吟半晌,说了一个名字。

郑猛,《财经》杂志记者。

所谓人如其名,郑猛办事有着北方人特有的干脆豪爽。几番短信息过后,郑猛标志性的开朗笑声就通过电话传了过来。但说到采访财政部门,郑猛长叹一声:这是一个问题――很大的问题。

新闻记者的新闻追求

“不管你是什么记者,首先你要明白,你是一个记者。前缀后缀固然可以变化,但记者是主体。”郑猛说,既然是记者,所要把握的最核心思想,就是两个字:新闻。而这也是通常所谓体制内外媒体的不同之处。“我们是一本杂志,我们要摆在报摊上去卖的。”

提到财政部门的新闻,郑猛有些无奈的笑笑:可以称之为新闻的,太少了。

那么造成财政新闻在主流市场媒体上鲜见的原因是什么呢?郑猛说,总体来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外界的不明晰,其二是内部的不配合。外界需要财政提供的材料通常有意思而对于财政本身来说缺少宣传意义,而财政给予外界的资料通常有意义而缺少可读性即“没意思”。“两方面力量整合的结果,就是你在主流财经媒体上很少会见到财政的身影。即使见到了,也是很模糊的。”郑猛笑称,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而且似乎还会继续下去。所有新闻人都知道,在财政新闻上“急需破冰”,但暂时来说,还无从下手,也无从下口。

对影子打招呼的记者

对于财政人,郑猛的感觉是一句俗话: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我国文化中,一个店铺的最高负责人称之为“掌柜”,所掌即为钱柜。所以财政人作为地方政府运行的强大后台支撑,所考虑的问题比单纯的执行性部门要多得多。所以市场媒体往往称采访财政人为“对影子打招呼”,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形象的写出了财政人“不出面,不高调,不对策”的现状。郑猛说,对于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理解,但民众未必懂得其中利害。所以形成了现在市场媒体穷追不舍,财政人讳莫如深,民众一知半解的现象。

郑猛说,媒体中目前存在一种浮躁之气,有时为抢发一条消息便不顾新闻真实性。表现在财政税收报道中,这样的情况尤其多,就拿物业税问题举例,仅今年以来就有多少空穴来风的消息见诸报端?

不过,从另一个侧面看,人们关心财政税收问题并不为过,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将事情的真伪曲直通过媒体告诉公众,以消除大家的误会。如果这样做了,相信不会为财政部门的工作增加麻烦,而是消除误会,带来方便。

财政需要走到台前

郑猛说,如果说媒体是一个舞台,财政人在幕后的时间已经太久了。久得已经快被人忘记这个作为几乎所有部门运行发动机的地步。金融危机让国人的视线转向了自己的口袋,也同时转向了作为国家口袋的财政部门身上。而现在财政有必要也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抛弃过去的面纱,由幕后走到台前。有句话叫积重难返,郑猛认为,财政还远远没到这种程度,作为一个市场媒体,他们对财政人的期望并不过分,只是“像其他的部门一样,就可以了。”

仅此而已。

上一篇:财政宣传难言之隐 下一篇:抄写新闻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