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范文

时间:2023-09-21 01:03:05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篇1

关键词 文学;语言;模糊美;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08-1

1 文学语言模糊美概述

语言的模糊性大大增加了语言包含的信息量,扩大了语言的表述范围。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1 词语的模糊性

模糊性词语,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其语义构成的不定性,如一般性的模糊描述:“她很年轻,长的眉清目秀、留一头短发”,这句话的表达就使用了模糊性词语,假如换成:“她今年20岁,留着2寸的短发,弯弯的柳眉下是一双神采飞扬的大眼睛......”,那么语言的描述就非常细致,但同时也大大的削弱语言表达的特殊想象魅力。在文学语言中,对比喻、双关、夸张等模糊性修辞方式的运用,更是许多作者利用语言模糊性来加强表述张力的手法。如我国文学精品中的古诗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还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充满模糊意境的语境,恰恰给了文学作品更美妙的审美魅力,使得作品为读者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奇妙的艺术境界。

1.2 句意的模糊性

句意模糊性,使得读者对同一个句子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就如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如我国古言对美人的形容:“貌美如花,肌肤如玉”,这里就充满了想象空间,这花到底是什么花呢?玉又到底是什么样玉?留给每一个读者的是可以充分展开的想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这正是文学作品句意模糊所带给读者理解上的多义性,也是著名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具有恒久魅力的所在。

1.3 意境的模糊性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文字尽管很简单,却反映出丰富的内容,使读者在欣赏中可以感受到其精妙,但是却又难以确切对其进行语言表达,如古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中的景色描写表面看似平淡,却犹如一幅清新流动的画;又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是带给人一种如临其境般的感受,这些语言描述,在触觉、视觉、听觉甚至是味觉方面,都给与了读者很好的共鸣,这种共鸣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品味,却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这就模糊性语言为人们营造出的一种模糊、朦胧的审美意境,给人予一种朦胧美感受。

2 文学语言模糊美的生成

2.1 违反逻辑的语义表达模糊性

文学语言中,词语运用悖论现象一直就存在,也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且这种魅力有增无减。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所描述的事物对立起来,使用情理相悖的语句对其进行冲突性组合,如:用哀景来写乐、或用乐景来写哀,完全矛盾的表达,给人带来的情感震撼更大。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相对、相反的现象可谓是大有所在,这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同时又互相排斥的因素,在文字上加以有机组合,就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与意义,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这类悖论在我国优秀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如: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分明是伤心离别,却说:不觉有离伤,分明是远隔一方,却说明月映照之下是一乡;又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心理感受与体验。

2.2 辞格手法上的审美意境模糊性

辞格语言模糊美表述中有着独特的功能,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辞格,如夸张、比喻、双关、借代、婉曲、闪避、比拟、仿似等等各种手法,都能够为读者营造出特别的模糊效果。

如在比喻中,我们常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物统称为“虚像”,比如“爱”、“恨”、“愁”等这类心理活动,在本质上其概念就很模糊,给与每一个人的触觉、听觉、视觉感受都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虚像词语结合实像词语的有机组合,凝练出的是一种模糊美与朦胧美,同事又将抽象化的物体给予了形象化的表述。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烧愁能得燃?”等等。错觉心理表达模糊美也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基于错觉上的比喻性描述,更表达出一种特殊的感受,这既是作者的直观心理反映,也是于作者心中的特定感受,如:“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清晓水如镜,隔江人似鸥;”,“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等等。

2.3 缺省创设出的想象模糊美

在文学作品的表达中,常常出现语境半路急收的现象,给人予一种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的感觉,这种想象模糊美的运用,在特定的情景中,使语言产生了一种深沉、含蓄、精炼的美。每一个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想象,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这种利用缺省创设所创造的想象模糊美无处不在。如:“伤离恨,最愁苦,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沉沉,小阁幽窗,有时梦去;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纸,此情谁得知;”哀怨之声犹可闻,真可谓千古悠悠,遗恨绵绵。

3 结语

文学语言中的模糊美,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字艺术表现形式,它所创造的模糊性文学语言,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文学创作,对语言不仅要求凝练、准确,同时也赋予了含蓄、婉转、深沉的功能,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对独特情感感受或独特意境创设的创造性表述,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也是千百年来读者津津乐道的魅力所在。因此,在模糊性与准确性之中寻找出一种和谐的境界,充分发挥模糊性语言强大的信息内涵与张力,将赋予文学作品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丁石庆等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3]伍铁平著,王宗炎主编. 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杨宝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02)

模糊语言学篇2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外语教学

一、引言

客观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说是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存在的。“语言的古老性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成正比的”(伍铁平,1988)。模糊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模糊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学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已被我们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在外语教学中已收到一定的成效。

二、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既然语言的模糊性属客观实在,那么我们在所从事的传授语言知识、培养人才这一高级而复杂的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种种模糊性。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几乎囊括语言的所有结构、层次和语言使用的所有场合(陈治安,l998)。语言中的语音、语法、语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程度的模糊现象。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模糊理论知识,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属性和本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三、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模糊授课课型,灵活运用

常用的英语课型有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阅读课、语法课等(李庭萝,1983)。在外语教学中,它们各有所侧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可在教学实践中,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模糊授课课型,视教学内容而灵活运用,融讲练、复习、巩固于一体,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模糊课内外界限

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可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以适应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规律。在课堂上,可把游戏、舞蹈、唱歌引入课堂。把许多在课外做的事,拿到课堂来完成,使学生学中玩,既热热闹闹,又扎扎实实,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也可将英语课堂向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教学,局限在课本语言材料范围内,难以保证大量的语料输人和语言实践。教师应像牧羊人那样,将羊群放到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

3.模糊教学方法,博采众长

现代外语教学法流派纷呈,有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 direct method )、循序直接法(graded direct method )、对比法(contrastive analysis)、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 )等十几种教学方法(李庭萝,1983)。实际上它们各有优缺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若能博采众长,整合优化,模糊它们之间的原则和界限,视具体状况加以灵活运用。这对我们的教学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4.模糊师生角色,民主平等

(1)变换师生角色

在外语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际活动。使学生具有角色意识,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发言权。在国外课堂教学中的presentation 就值得在我们国家的外语教学中借鉴和推广。该方法是这样操作的:事先教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有所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思考,在指定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当teacher,在课堂上代替老师讲课。实践证明,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准备相当充分,理解相当透彻,他们准备的教学方法、教具等出乎意料的好,教学效果相当突出,令老师击掌叫好。这种模糊师生角色的方法确有其相当的借鉴价值。

(2)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传授知识,高高挂起,对学生的事不闻不问,师生关系冷漠,导致教学受阻。其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5.模糊优差生分类,一视同仁

我国的外语教学在大中小学各级层次上都存在外

语较差的学生,老少边穷地区外语差生就更多了,在教学中怎样对待差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差生一视同仁,满腔热情。对差生要做到亲切而不疏远,热情而不冷淡,帮助而不嫌弃。在制订教学计划、教案、选编习题时都要照顾差生,模糊优差生分类,有时一些优生的“错误”也让“差生”来加以纠正,使他们既有需要感 (sense of need ),又有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使他们时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已被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四、结束语

既然语言存在模糊性,那么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就完全可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应具备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并注意分析和适当讲解教学中所出现的模糊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治安, 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 西南出版社,1999

[21]李庭萝.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伍铁平.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百科知识,1987

模糊语言学篇3

[关键词]模糊语言 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将模糊理论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中,开辟了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极大推动了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在我国,伍铁平教授于1979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纷纷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模糊语言进行分析研究,时至今日,模糊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运用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更好更深刻地解释很多语言现象,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深入研究模糊语言理论,无论是对指导外语教学实践还是培养师生交际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2 模糊语言理论

模粉降,就是指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传统观念要求语言表达要尽可能做到清晰准确,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现象无法找到对应的精确语言,只能选用相对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而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运用模糊语言反而更能准确表达。

2.1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

康德曾经说过:“模糊观念比清晰观念更有表现力,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根本无法用准确语言表达所想的东西”事物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往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期间很难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反映在语言中就不可避免要运用到模糊语言。例如,我们可以用“high”描述一个人的身高,但是对于一个人的身高究竟达到多少高度才能用“high”来描述,我们却难以给出准确结论。语言的模糊性不同于语言的歧义性和含混性,其最大特点是缺乏明确的外延,具有亦此亦彼的性质,因而是不能用语境加以消除的。

2.2 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

模糊语言表面上模糊,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说话者无法找到精确语言符号去描述所指对象,或者无法确定信息的肯定性,借助模糊语言可以更好表达自己的意思。模糊语言的另一个积极语用价值是使语言表达更加含蓄,委婉礼貌。日常生活中,有些言语难免侵犯对方的隐私和自由,伤害到对方的面子。模糊语言就好比是剂,能够相对减少与他人的抵触,缓和紧张气氛。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帮助减少摩擦,顺利交际。例如May I know if you are married?在英语中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是对别人隐私的冒犯,而使用may表明说话者知道自己不应该询问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较委婉,回答与否由对方决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约规,有利于双方交流。此外,生活中很多情况使用"the best'"Rhe worst"显得太过于绝对,缺乏说服力。合理使用模糊语肓可以使表达更加谦逊,谨慎。例如:It is now genemlly agreed that the amount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will double,句中使用“generally”弱化了语言的绝对性,给出一个模糊的界限,使句子的论述更加严谨可信。

3 模糊语言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利于师生互动,加强交流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样要讲究技巧和策略。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一方面可以使语言更加含蓄得体,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或掩饰一些刺激性话语。尤其是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从人本主义角度而言,只有在满足一个人的尊严,顾及其颜面,双方交流才能有效进行。教师采用模糊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双方的距离;而作为学生而言,应该了解教师的模糊用语策略,学会用模糊语言及时反馈自己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加积极有效。

3.2 从模糊的角度看待英语,能深刻理解语言的本质

模糊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无论是在语言的学习还是在应用中模糊现象俯拾皆是。从教学法的角度看,各种流派各成一家又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其整合优化,但借助于模糊集合论,这一问题便不难解决。从模糊的角度分析外语教学法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模糊度,才能扬长避短,整合优化,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的具体内容看,教师在诠释词语、句子、语法等过程中,从语义学的角度正确讲述区别与差异是应当的、必要的,但无论是语法规则还是同语解释都存在着“例外”,想要在它们之间找到一条严格的、清晰的、精确的界限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恰恰说明了语言中模糊现象的普遍存在。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语言现象必须要用模糊语言的观点来加以指导,既重视语言规则的“准确性”,又兼顾其模糊性,才能避免绝对化和教条化;而作为学生而言有了模糊理论的指导才不至于生搬硬套语法规则。

3.3 研究和使用模糊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际。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研究和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模糊性和精确性并不是矛盾的、绝对的,而是并存的、相对的。使用模糊语言不仅不影响人们的正常交际,反而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它又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有时,遇到不便直说的情形时,常常需要借助使用模糊语言,以便不把话说得太死,留下必要的回旋余地。例如,I'm afraid your bid is somewhat on thehigh side,虽然要表达的意思是指责对方要价过高,但由于使用了“I'm afraid”和“somewhat”使语气变得委婉客气,不仅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还兼顾了对方的感受,为交易的成功创造了机会。模糊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委婉含蓄、礼貌得体的语言表达。在交际中,特别是针对一些敏感性、刺激性的话题,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让交流更加顺畅。

3.4 模糊语言的研究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

由于人们个体认知的差异,再加上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Tobe,or not to be……”朱生豪先生的翻译是“生存还是毁灭”,梁实秋先生却理解为“死后存在,还是不存在”,而Martin Stephen给出的释义是“It is better to submit it and live,or fight anddie?”各种解释各不相同,但又都有道理。南此可见,在翻译教学中对模糊语言的研究非常重要,不仅要借助语义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有时还要联系语境来进行释义。在酬译实践中,语言的模糊现象比比皆是,而英汉的模糊表达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四”“八”和“four”“eight”有时意思就不能对等。在翻泽中应充分注意到语义的模糊性和译文的模糊等值原理,深入分析原文,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使翻译更加准确得体。

4 结语

模糊语言学篇4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口语教学灵活性

模糊语言学一门新兴的语言科学。从1965年美国科学家L.A.Zedeh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开始,经过各国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模糊理论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1979年,伍铁平先生首次在《模糊语言初探》中将模糊理论引入我国,此后,模糊语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文学翻译和文学批评领域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语言的模糊性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体现及其对教学方法原则上的一些启示。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我们所处的世界看似清晰明了,但其实却是一个模糊的世界。山有多高,海有多深,春夏秋冬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用某种高度精确的工具去测量。因此,语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也必然具有模糊性。美国语言学家琼斯说:“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含糊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用的这些词是非常有用的,而且确实是必不可少的。言语交际中的这种模糊表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音上的模糊性

人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每一种语言中真正能起到辨音作用的语音却是有限的。在音位学上,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是有限的语音组合。比如:日语是由五十音图构成,汉语是由400多个音构成,英语有48个音标构成。不管使用哪种语言,人们都能够利用该语言中有限的语音组成无限丰富的语句,进而满足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语言需求。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用有限的“声音”认识无限的世界。这就决定了语言在语音层面必定会存在模糊性。

而观察一下每一个人的发音情况就会发现,即使是对“同一个语音”,每个人的发音也是各不相同的,原因在于每个人在发音器官上都有先天性的个体差异,如舌头的大小、声带的长短等。因此,不同的说话者在发音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音高、重音、语域、语调等。同样,听觉器官也很难甚至不可能完完全全地接收所播出的信息,因此不同的听者对同样的信息也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这些客观存在的发音差异也意味着潜在的语音模糊性。

那么,究竟该如何界定发音的正确与否呢?这涉及语音标准的界定问题。而介于上述的发音现实,语音标准也必定要具有模糊性。现行的音位学理论也确实是在向这个方向发展的。只要语音实现能够落在该语音各参数的限定范围内,就都是可以接受的。

2.语音语调上的模糊

语音语调模糊也称为跨语音、跨语调歧义,它是通过谐音(同音或近音)或听力错觉来获得模糊效果,或产生双

关现象,以收到“言此及彼”的效果。

例如: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 we shall hang separately.

这是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其意为:“我们要么团结一致,要么将被一个个绞死。”他用同音同形异义的双关“hang”增强了政治宣传的效果和号召力。

语调的模糊性在日常会话中更为多见。不同的语调和重音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话语含义。

例如:an English teacher

当重音落在“English”上时,表示“教英语的老师”;当落在“teacher”上时,表示“a teacher who comes from England”。

又如:We heard Mary singing.

当重音落在“we”上时,其意为“是我们听见了玛丽在唱歌”;当重音落在“heard”上时,其意为“我们是听见玛丽在唱歌”(而不是看见);而当落在“Mary”上时,其意为“我们听见是玛丽在唱歌”。

再如:一句简单的“Yes”,在不同的语调下也有不同的含义。降调时,表示一种肯定或认可;升调时,表示等待对方的发话或征求对方意见;而读成升降调,则表示一种不情愿的认为。具体含义要由听话者根据具体语境去琢磨。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语言在发音、语音和语调上都客观存在着极大的模糊性,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也深深为此所困扰。曾经有学生问笔者:“老师,我的发音没有某某同学的标准怎么办?”其实,答案很简单。不妨想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即使是在实际的母语交际过程中,我们的发音也并非完全标准,甚至有时候是含混不清的,而在对话中也经常会听不清或听不懂对方的话语。可见在交际过程中的语音常常是模糊的。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模糊并没有妨碍到信息的正常传递,更没有影响我们的日常交际。在说话时,发音的标准和非标准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线。比如在普通话测试中,虽然都是根据“三级六等”的标准来评定,但有时候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学生还是会给出不同的评定,更何况“三级六等”本身的界线也不是很清楚的。

因此,在语音教学中,不妨将“标准”一词撤去,用“能否被听懂”来断定发音的成败。语言本身就是一门“活”的学科,没有“1+1=2”这种僵硬的套路答案,只有把语言放在活生生的对话情境中去,才能确定其合适与否。因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交流沟通服务的,所以只要该语音在其语句环境下能够被理解,就是成功的语音实现。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播音员的标准语音水平。当然,在身体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努力提高语音音准的。但是与过度强调发音准确性相比,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才是口语教学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宏.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2003,(2):9.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模糊语言学篇5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追求以精确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描述和阐释认知对象的特征,把精确的定量分析作为衡量某一学科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这种对事物进行精确描述的方法对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人们也发现,精确化思维模式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模糊现象,阻碍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模糊性既是客观世界的固有属性又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人们的交际活动既需要精确语言也需要模糊语言。同时,由于哲学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哲学常被喻为语言学的摇篮[1],只有将语言问题纳入哲学的思辨领域,才能使分析更为深入。基于此,本研究拟从哲学的视角对模糊语言的产生及影响进行阐释。

一、模糊理论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尤布利德斯就注意到模糊现象,并提出了著名的“谷堆悖论”:一粒谷子不能形成一个谷堆,再加一粒还是不能,再加一粒也还是不能,以此类推,直到最后加上一粒形成了谷堆。那么多少粒谷子才能形成谷堆呢?这是谁也无法判断的问题。假设10000粒为一堆,那么9999粒谷子是不是一堆呢?产生这种“一粒谷子不成谷堆又成谷堆”悖论的原因在于,作为精确概念的数字与“谷堆”这类表达模糊概念的事物不具有等同性,因此也就无法用前者来描述后者。与此类似,英国哲学家罗素这样阐述“秃头悖论”:一个人有十万根头发,掉一根不能算秃头,又掉一根也不能算秃头,再掉一根也还不能算秃头,以此类推,这个人掉了十万根头发也不能算秃头。这种说法的荒唐性在于,“秃头”是一个模糊概念。有些人肯定是秃子,有些人肯定不是秃子,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一些人,一定要将其界定为要么是秃子,要么不是秃子,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秃头问题”和“谷堆问题”虽然涉及的内容不同,但是都属于“连锁推理悖论”的范畴,它们都反映了传统逻辑排中律的局限性,证明了“非此即彼”的标准在判断模糊概念时的无力。

传统的二值逻辑体系将事物归为集合“A”和“非A”两种非此即彼的状态,精确描述那些界限分明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这就无法解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既是A又是非A的现象,以及上文提到的“连锁推理悖论”。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集合”概念可以有效地解答二值逻辑存在的问题。“隶属度”这一概念是模糊集合论的核心,它解决了事物具有的“连续集”属性问题。这一理论规定模糊概念集合的成员对于该集合的隶属程度,换言之,如果将集合“A”取值为1,将“非A”取值为0,在[0,1]这样一个闭合区间内还有一系列的过渡状态,集合的成员可以取值0和1以及两者之间的任意实数。这样,模糊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隶属度。这个隶属度就构成了隶属函数,用以描述各种模糊集合。

札德的“模糊集合”以及“隶属度”概念奠定了模糊理论的基础,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考维度和描述对象的方式,并因其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札德在描述他创立模糊集合论的思想时指出,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可见,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催生了模糊集合论,而模糊集合论的产生又为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修辞学、认知科学等涉及模糊性的科学领域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框架。由此,人们不仅关注所从事科学领域内可以精确描述的现象,也开始把处于边缘地带的模糊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札德对于模糊性有这样的论述:“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大部分类别是模糊的――有些只是稍微模糊,有些则是显著的模糊。人的思想中模糊性的弥漫说明人们推理所依据的逻辑大部分不是传统的二值逻辑。……处理模糊概念是人的大脑的能力。……自然语言的语义以及在较小程度上自然语言的句法――这二者的普遍的模糊性说明,语言理论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来自模糊集论的方法进行分析的。”[2]这一论述说明了模糊现象的普遍性以及不同类别的事物模糊程度的差异性,并指出模糊集论对语言现象的适用性。这种适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范畴实际上是某一个论域中的模糊集合,集合的内涵(范畴的核心)是明确的,但是集合的外延(范畴的边缘)是模糊的。

模糊集论这一数学模型促进数学思想的跨越发展,把传统中“绝对属于”和“绝对不属于”的关系转化为“相对属于”的程度问题,实现了对那些类属关系不清晰和归属不完全的现象的描述。这一转变的实质是宣称在两个事物或概念的界面之间有无数中间状态,这抓住了人类思维和语言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模糊性和精确性的辩证关系。札德模糊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模糊思维和精确思维一样,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形态。这是认识论的一大突破,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

二、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认识是人类不确定认识的基本形式和本质特征,它不同于随机性、含混性、歧义性等其他不确定性。模糊认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被动的模糊认识,由认识主体缺乏对对象边界的精确划分而产生;另一种是主动的模糊认识,是主体有意识地对事物界限进行模糊化处理,以达到对事物较精确的认识。[3]这两种类型的模糊认识都渗透于人们认识世界及自我的活动中。有关语言模糊性问题的探讨源远流长,是哲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都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模糊语言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一门在多学科视域下诞生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将语言学研究与模糊数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为解释形式语言中的许多难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

对于语言模糊性的界定,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和领域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Peirce早在1902年就给模糊性下过定义:“如果涉及一个命题状态的东西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那么该命题就是模糊的。不论言语者思考与否,他将视它们是被该命题允许或排除。”[4]其后的Bertrand Russell指出,由于相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系统,语言模糊性体现出程度上的差异性。[5]Van Deemter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认为大多数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6]Carter & Mc Carthy 从语义的角度将没有具体语义的模糊词和模糊短语理解为语言的模糊性。[7]Zhang将模糊语言定义为没有明确意义边界的语言单位[8],并在此后的研究中提出“模糊语言策略化弹性理论”,通过对真实语料的研究说明模糊语言全方位的弹性特征具有普遍性。[9]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对许多语义范畴无法明确界定的词语进行了研究。他以“鸟类”为例,利用模糊集合论所构建的语义分析模型,以每一成员与“鸟类”典型成员的相似度为衡量尺度,将鸟类有关成员按照其属于“鸟类”的不同程度排列起来,以确定其语言边界的性状。英国语言学家Channell则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分析自然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强调模糊语言的策略性运用,认为模糊词语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体现了模糊的目的性。[10]她这种立足语料分析进行研究的模式丰富了模糊语义研究的内涵,拓展了模糊语义研究的范围。

我国语言学界对模糊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两篇论文中最先介绍了札德的模糊理论与模糊语言的关系并分享了国外运用模糊理论进行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11][12],1999年被誉为我国模糊理论“百科全书”的《模糊语言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模糊语言的专著。[13]此后,诸多学者从模糊词语、模糊句法、模糊语义、修辞等层面对模糊语言现象展开深入探讨。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初期以对国外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引介为主[14][15]。同时也有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反思,例如,对范畴的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思考[16][17]。国内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多种理论探讨模糊现象,如从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界面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的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场理论和空间映射理论对语篇模糊问题的讨论;研究对象体现多样性,涉及语义、语法、指称、语篇等,其中以语义研究居多;模糊语言的应用性研究涉及多种体裁和文本,包括文学作品、学术文体、科技语篇、法律语言、政治语篇等等。我国模糊语言研究的优势在于汉语语言本身,尤其是文学创作中的模糊手法和美学修辞,基于此所做的汉外对比研究能揭示语言间模糊性的差异,对整个模糊语言学的建设不无裨益。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论题过于集中,涉及面不广;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多数研究集中在对模糊语言语用功能的探讨;以汉语为对象的研究过少;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对基于数理逻辑运算和实验统计测定的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不足;基于语料调查进行的模糊研究较少。总体说来,我国学者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在模糊语言学体系的建立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模糊语言的哲学思考

语言中的模糊现象一直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德国哲学家Frege以模糊现象违反排中律为由,将其视为语言的缺陷。[18]英国语言学家Ullmann对模糊现象持一分为二的态度,认为语言词汇中的模糊性在有些情况下是一种障碍,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却是一种优点。[1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辩证法既承认“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这一思想突破了排中律的束缚,被认为是模糊学的辩证哲学基础。[20]认识的模糊性被认为是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无限运动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

以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英美分析哲学家推动了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并将语言分析视为哲学的首要任务,以期找到描述世界的基本形式。这样,如何界定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就成为当代分析哲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讨论模糊性问题时,应对客观外界本身的模糊性和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做出区分。罗素认为客观外界本身的模糊性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模糊只不过是言语表达的谬误,即把词的特性错当作事物的特性。他在《人类知识》的结尾处这样说:“人类的全部知识都是不确定的、不准确的和片面的。”[21]语言自然涵盖在人类的知识之列,模糊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虽然具有模糊特征的日常言语经不起逻辑分析的考验,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在科学概念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语言模糊性进行语义分析的基本脉络是“家族相似性―典型理论―模糊性”。对这一思维轨迹的把握要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说起。他认为,日常语言中的一些词既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也存在不同的特征,词语所指界面的这种模糊性不能用同一的语义特征来描述这一词语所涵盖的所有义项。[22]“家族成员相似性”的阐释模式将词语看作是一个由彼此或多或少有关联的结构组成的家族,而不仅只关注词语形式上的同一性。据此,维氏进一步提出了概念范畴的形成过程:人们首先基于个别实例,根据相似性原理推及其他类同并存在一定差异的事物,然后确定概念的所指范围,并最终形成概念范畴。在维氏思想的影响下,罗氏基于大量实验提出了“典型理论”和“范畴隶属度”这对重要概念,为阐释语义模糊性提供了认知基础。这样,我们在判断某一概念是否具有模糊性时,就可以看这一概念的边界范围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是否存在一些模糊性成员。

具体说来,哲学视野中模糊语言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对于这一因素在语言模糊性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李晓明认为,精确性和模糊性是在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过程中产生的,在纯粹的客观世界里是没有意义的。[23]赵德远则认为,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是由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共同决定的,将模糊性只限定在人的认识领域的做法会对模糊理论的价值产生消极影响。[13]我们认为,模糊理论的形成是以认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为基础的。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可从物质的运动性角度来加以证明。恩格斯认为,“在物质固有的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24]。而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特性往往会导致事物类属的不清晰和事物性质的不确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客观现实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样东西,世界上的所有类属都只是模糊的集合。由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过去明确定义的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向模糊。例如,时间本身就是一种永不停歇的运动,而人类对时间相对准确的认识也只是在近代钟表等仪器发明以后,这种对时间观念把握的相对性和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时间的模糊性。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认识的局限性通过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出来。同时,人类语言中用来描述自然界的许多概念也是模糊的,没有清晰的边界。

2.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对于思维的模糊性,罗素曾这样说过:“一切思想一直到某种限度为止,是模糊的,而完全的精确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而实际上是不能达到的。”[25]这说明,虽然思维在总体方向上具有明确性和清晰性,但是思维过程的瞬间是模糊的。同时,造成人类思维模糊性的原因还包括,生理构造的不同,因年龄、阅历等因素造成的认知能力的差异等。需要指出的是,思维的模糊性并未阻碍人类文明的进程,因为“一种模糊的思想比一种正确的思想更像是真实的”[25]。

3.语言的模糊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抽象思维将客观事物概括出来形成概念,并用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语言的模糊性反映了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思维的结果以模糊语言为媒介体现出来。现代语言学理论将语言视为符号体系,既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也有收敛性。由于事物的不断衍生和变化,以及人们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有限性,人们不得不沿用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以尽可能少的语言单位尽可能多地传达思想和观念,以克服记忆力的限度产生的交流障碍。同时,概括性和信息压缩功能是词义的重要特点,词义概括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语言的模糊性。[26]也就是说,同一个能指对应不同的所指,语言符号在表达层面上的这种有限性和离散性与语言意欲描述的呈连续分布状态的对象之间产生差异,造成了语言模糊现象。语言符号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有限性。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在表述概念、命题,描述事物运动的总体趋势等方面具有精确性,而这也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之一。

四、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展望

语言的模糊性和确定性一样,都是语言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的角度看,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是矛盾的统一体,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性是相对的,是模糊性的特殊表现形式。[23]模糊性和精确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语言的发展演化遵循“模糊确定模糊确定……”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变化会使得原本确定的概念逐渐趋向模糊,这种模糊化的概念进而又引出新的确定性概念。人们总是在模糊中寻求确定,而从确定趋向模糊也是一种进步,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使语言成为动态的开放系统。有限的语言表达方式永远都无法完满表达无限流变中的世界这一事实导致了语言模糊性的产生,这既是语言的缺憾,同时也是激活语言发展和演化的活化因子。[23]

模糊语言学篇6

一、模糊语言学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环境在社会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而模糊语言学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中模糊语言学的运用随处可见。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一)网络流行语中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语言从古到今都发生着变化,语音、语法方面变化小,语义方面变化大;基本的常用词变化小;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及时反馈社会需要,有时为了交流的目的会创造一些新的词语,比如:“给力”、“坑爹”、“屌丝”、“江南style”引起的“各种style”现象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上很是流行。由于模糊语言学的存在,我们本身对于语言的中心范围是确定的,但是到底外延是什么?这样的语言适用于什么样的语境?上限是什么?我们并没有规定。这样网络流行语的适用范围无形中就增大了,如:前几年“给力”的使用,让我们语言的焦点停留在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上,之后的网络热词“坑爹”“屌丝”等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甚至有的新闻报告中多次出现该词语,到底内涵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解释,这就使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江南style”现象,这是对韩国“鸟叔”歌曲的前部分的中文意译和后部分的直接引用。目前在全世界风靡,其中各国都有个各国的“江南style”,事实上这正是语言模糊性在全球范围的影响。

(二)聊天工具中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社会环境,实际上为人们的交流交际提供了平台。其中最为突出的聊天工具算是“腾讯QQ”、“移动飞信”“人人”,当然在特定的“QQ”、“飞信”“人人”的聊天环境中,“Q友”“飞友”“人人童鞋”们也创造了许多缩写的新词汇,突出表现在数字上,如:“555”代表“呜呜”、“8”代表“再见”、“86”代表“再见喽”、“2”代表“傻”等等,不一而足。数字本来没有文字意义,只是单纯的理性代表,但是在虚拟网络环境中,他们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正因为这些数字在使用最初,没有含义的限制,本身存在这模糊性,因而在使用中人们为我所用的,是这些数字在特定语境中拥有了特殊意义。这里面我们需要注意“2”现象,“2”不仅在虚拟环境中,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是个平民化的词。可以称别人也可称自己,带有自嘲意味。

当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在上面两点我们就虚拟环境提出模糊语言范畴的常见现象。接下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二、模糊语言学在认知范畴中的应用

不管是哲学还是心理,言语模糊始终存在。正如伍铁平教授所说的,从某种程度上看,“没有模糊词语,就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他甚至还指出“某些词的模糊性、不精确性的用法所占的比重恐怕远远超过其精确的用法”。这些说法事实上说明,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模糊性在社会中的作用比精确性更重要。

(一)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意义

新的历史时期,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突出,人工智能的意义在时展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模糊语言的主要原因是所表示事物的模糊性,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本身是模糊的,那我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所使用的语言就具有模糊性。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在文字识别方面比不上人脑,它只能识别系统自带的语言形式,如果计算机编程过程中出现了歧义字句,计算机自身无法识别。人工智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需要借助人脑识别模糊语言的跨越性思维来进行判断,到底人脑在识别模糊性语言过程中有什么奥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二)在文学作品欣赏中的模糊语言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础,没有语言的文学不是真正的文学。正因为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会有个人体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读者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因而在欣赏作品时容易将个人思维运用到作品中,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同,读作品的感悟不同,容易产生模糊性,这种模糊给想象的精确带来可能性。当前社会全球化趋势,使得文学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进入各个国家,我们在学习外国名着时,注意体会模糊语言。从审美角度看,正是语言模糊的存在,我们在分析一部作品时,不同的受众对于作品认知的角度不一,正如一株植物,在植物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眼中折射的内容不一,好像这株植物本身就是多面体一样,在不同的平面满足接受者的要求。

总结:

模糊语言学篇7

关键词:模糊语言;文学作品;美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75-01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都要求做到精确,认为精确了就做到了语言表达的鲜明以及生动。但是,模糊性是世界中的常规现象,能够反映自然现象的语言都带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会影响到表达的效果,但是语言的模糊性有它自己的优势,它可以帮助人们适应交际方面的需要,在文学作品当中也有独特的美学功能。模糊语言已经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必须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大量的模糊语言,比如大或者小,美或者丑等等界限不清楚的概念就属于模糊语言。模糊语言虽然模糊,但是却并没有影响人们的交际活动,有时还必须使用它。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主观的,很大程度上是有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必须使用模糊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千里马,我们知道马是不可能日行千里的,千里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而是模糊的数字,它所要传递的信息是很丰富的。本文从认知以及逻辑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对模糊语言做了探讨。

一、对模糊语言的认识

人们识别和定义某事物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各种事物的属性不同,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任何事物都具有某个特征,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如此简单。文学是艺术的语言,是在语言当中的各种语言的结构运用了特殊的艺术调度,塑造生动的形象,能够使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文学作品当中的模糊语言是带有艺术性的,它的词语很朦胧,有深意,刚开始阅读会有朦胧感,但是会最终走向豁然。它经常和一些修辞等语言现象难分彼此,比如说歧义、比喻和借代等等手法。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含有美感因素,这些因素是在语言信息意外的,而且并不都是有形的因素,而是隐含在语言的修辞当中的,比如对景物的描写,对情感的传递等等,让人能够感受到模糊的,而且主观的美的感受,从而能够构建起人们的不确定性的动态美学因素。这些因素是隐含在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观因素,它可以唤起审美意识当中人们的联想以及感悟。文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运用模糊语言,如果没有模糊语言,就没有文学作品的产生。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当中美学的体现,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神韵。

接受美学能够把读者和作品紧密联系到一起,能够探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在阅读过程当中对创作的干预程度,而且能够研究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从文学艺术美学的角度为模糊语言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它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表现性语言,能够表现审美价值的,这种语言包括很多的意义,能够促进文学作品的语言的模糊;它可以吸引读者来参与到文本的创作过程当中,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发挥自己阅读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每个读者不同的思维来对文学作品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展现文学作品的巨大魅力。也就是说,模糊语言更加有利于读者与作者进行对话,它可以调动审美的主体,扩大艺术表现的空间,增加阅读过程当中的美感。如果在文学作品当中含有的信息很丰富,那么美学的信息也就会很丰富,丰富的内涵的表达方式就是运用模糊语言,因为概念的外延有很强的伸缩性,模糊语言月多那么文中所含有的意义空白就会越多,这样能够召唤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且留给读者创作的余地,显示出语言的美的特性。如果文学作品的语言很精确,没有了朦胧感和神秘感,那么文学的魅力就会变小。

二、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

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被人感知、认识才有意义。这种客观作用于主观,主客观互动支配下识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过程便是所谓范畴化过程。范畴的意义适用于所有成员,具有同一性。范畴的同一性意义如同家族的血脉,将所有成员维系在一起。范畴的同一性意义是丰富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范畴成员资格的取得必须具有同一性意义所蕴含的关于该范畴的所有属性特征或共同属性特征。恰恰相反,任何事物,只要和同一性意义相关联,都可成为该范畴的认知活动,人除了识别事物,认识事物,还无时无刻地与各种事物打交道,以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这样,除了事物范畴,人们还可通过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动作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事件的认知而建构起相应的范畴员。事实上,所有范畴成员都只部分地享有某些共同属性特征,成员之间也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以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之中。范畴成员因其享有的共同属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余的是边缘成员。

参考文献:

模糊语言学篇8

    )在其论文模糊集(Fuzzy Sets)中提出的。在这之后,一系列与模糊有关的学科也应运而生,其中,模糊语言学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在本文之中采纳的是夏奈尔在2000年在她得着作之中对模糊语言进行界定如下”一个表达是模糊的,1、如果它能够找到表达同样涵义的另一词,或者2、能够被有意地模糊使用,3、或者其内在涵义有着根本模糊性。” (Chanell,2000:198)即模糊语言是一种内涵丰富.中心意义明确但又缺乏清晰范围边界的语言表达形式。

    新闻之中采取模糊语言一方面是出于自然语言的模糊属性,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新闻语言的体裁特征决定的。原因是由新闻报道所要求的“时效性”所决定的“新”是新闻的生命。这一特点要求新闻必须抢时间。同时,由于传媒的容量也有限因而新闻报道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见诸新闻媒体。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期限新闻就成了旧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因而,在一些动态事件中,由于发稿时效性限制了深入细致调查的进行,记者只能使用一些概括性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的报道。此外,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很多情况下,读者并不需要详尽地信息,这也决定了新闻报道为求“简洁性”而应当采取模糊词语。最后,新闻体裁尤其是涉及政治体裁的新闻报道之中,为了影响民众心理导向或规避某些尴尬,也促使新闻之中使用大量模糊语言。如对伊朗战争的报道中,明明是赤裸裸的侵略(invasion),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之中却变成了“rescue mission(营救使命),通过这一模糊词的替换,记者模糊了原词之中的贬义成分,误导民众的作用。    

    二  新闻翻译与接受理论

    接受美学建立在现象学美学和阐释学美学的基础上,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概念是其核心。“期待视野”指读者在“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要求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要考虑到文本与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否能发生“视野融合”。只有二者发生了交融,创作的文本才可以称作是被读者接受和理解的文本,也才能谈得上是文学作品的实现。“空白”在文学创作中并非一种缺陷,文学作品之中的这样一种意义空缺,意义空白,能够形成一种“召唤结构”,让读者来激发各自的想象力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因此,一个作者要想取得文本上的成功,他必须使文本与读者的预想不断出现矛盾,并产生激烈的反映,也就是要留下与传统观点相悖的空白。但是同时,译者也要在某种程度上迎合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从而促使译者和读者的“期待视野”达到最佳融合。

    三 新闻模糊语言翻译策略

    具体到新闻之中的模糊语言,接受美学观点认为读者本身存在前意识,这也是作品能够被读者所接受理解的原因。中国读者和西方译文读者在审美倾向上有较大的差异。新闻模糊语言时不能够照章直译。

    例如 Dozens of families fled the city, either left homeless by the attacks or terrified that they would be next.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March 13,2007

    或因遭遇袭击,或因害怕成为下一次袭击的目标,无数家庭逃离了这个城市。

    Dozens of 本意是指数以十记的,但是在译文之中,因为出于迎合译文读者的待视野的考虑,在中国读者眼中,数以十记的单位自然算不上大规模的迁移。因为译者采取了归化策略,将dozens of 译为“无数个”,缩小了译文与译文读者期待的审美距离,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

    例 While it tries to leave the tourists alone, the CDU has encouraged the creation of \"circles of friends\" - informal grassroot gatherings.

    —Financial Times, August 25,2005

    尽管这座城市尽量不打扰游客们,但是CDU组织鼓励“草根阶级”进行非正式的集会来形成“朋友圈”

    “草根阶级”这样一个词汇是近期才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的“舶来品”,他的含义在本意上是模糊的。本意是形象地比喻处于底层的人民,尽管这词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在中国文化之中也存在着类似于“草民”的表达。译者认为这一词语能够被中国人民所理解。因为译者采取的是保留审美差距,促使人们扩大期待视野去吸收这一概念。

    结 语

    译者在新闻翻译工作之间所起到作用在于控制好译文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因而,从接受美学视角来解析新闻之中的模糊语言,作者既能出于扩大期待视野的考虑,而采取异化策略,又能出于迎合读者品味考虑,采取归化策略。两种策略的采纳都有其考虑,不应偏废其一,而应根据具体语境,具体目的决定。

    参考文献

    [1] Channel J. Vague Languag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 Jauss H.R.1982.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Trans. Timothy Bahti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ta Press.

    [3] 朱立光. 接受美学导论[M].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小学作文指导范文 下一篇:融资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