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精确与精确的模糊

时间:2022-09-17 05:41:11

【内容摘要】模糊与精确是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一对矛盾。在新闻语言中正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可以使新闻语言更加生动准确,新闻事实更加吸引受众。反之,如果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在新闻表述上横生歧义,甚至会造成虚假新闻。新闻工作者如何在新闻语言的表述上把握好“精确”与“模糊”的辩证关系,从而确保新闻的真实,杜绝任何形式的虚假新闻,这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新闻语言;精确;模糊 新闻真实性;虚假新闻。

一、模糊与精确的哲学辨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模糊与精确的定义分别是,模糊:不分明、不清楚;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可以看出,模糊与精确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但是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两者还可以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这个问题表现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尤为明显且至关重要,乃至成为我们准确运用新闻语言表述事实、有效防止新闻失误和新闻失实所必须重视和思考的课题之一。

从哲学意义上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中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从不准确逐步走向准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模糊与清晰既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正是因为人类认识任何事物的过程无一不是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其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所以,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在语言的表述上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尤其是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度高的新闻更是如此。

新闻是客观事物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的传播,作为这一传播过程的实施者或是媒介者,新闻语言的表述往往带有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认知水平、表达习惯等主观因素,对新闻事实的再现过程中,难免对新闻事实本身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二、模糊与精确在新闻语言中的实际应用

能够在新闻语言的表述上正确把握模糊和精确的辩证关系,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丰厚的文字功底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在这方面,是大家典范。例如,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这篇社论先由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写成初稿,经中央领导同志认真修改,最后由定稿,初稿中有一句:“我们的语言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考验,一般地说来,是丰富的、精练的。”这段文字的毛病在于“几千”两字。语言由来已久,有人类就有语言,何止几千年?于是,将“几千”改为“多少”,改后看起来是模糊了,但增添了神韵,而且还更加准确了。该社论当中原来还有一句说:“代表中国文化最高成就的伟大思想家同志和近代中国的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是使用这种活泼、丰富、优美的语言的模范。”在最后审稿时,删去了两个姓名前的附加语,改后更加文风朴实、文字更加精练,也更符合实际[1]。

但在目前的一些新闻作品中却不是这样,有的编辑记者为了力求表述事实的具体和细节的生动而采用一些自认为十分精确的语言。这种动机虽然是好的,但结果却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最后事与愿违,造成了事实的不准确、不真实甚至滑稽可笑。例如,南方某报曾经大幅标题报道台北市耗子成灾,达到了人均四只。这种说法可谓精确了,但读者对此的印象却有些模糊,这样精确的数字怎么得来的?如何保证其准确可信?这两个问题回答不了,人们当然会对这样的报道产生模糊的印象了。还有报刊上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叫“零距离××”,例如“本报记者零距离采访奥运会、与×××零距离接触”等等,这种说法可谓精确,但读者要问这采访是在会场之外还是在会场之内?因为表述的相当精确,是零距离采访,既然如此,就说明记者是在奥运会的采访,照这种逻辑,到奥运会会场内的采访只能叫做“负距离”采访了。这种看似精确的说法,显然不如“现场采访”这个相比而言较为模糊的说法更为符合事实。还有某省电视台的《边拍边游》节目说武夷山上“黄色的树叶像舞动的金条”,北京某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说上海申博成功的当夜“申城昨夜无人入眠”,某报大幅标题《小草何以长成大树》,某某事件“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某某案件真相“浮出了水面”等……这些例子可谓表述精确,但读者却印象模糊。试问:金条如何能随风舞动?申城昨夜无人入眠谁能肯定?改成“申城昨夜无眠”岂不更好?有时虽然是比喻,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如果用词太精确了,往往也会造成模糊。试问如果案件浮出了水面,那么作案人员岂不都成了水生动物?小草无论怎么长也不会长成大树,如果改为《小草何以成大业》是否更为得体?类似的例子在如今的新闻语言中不胜枚举、俯拾皆是。三、故意“模糊”或者过分“精确”容易造成新闻失实

新闻素材到手后,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就是首要问题了。新华社高级编辑马成广在《浅谈新闻写作的文字修养》中说:“用语的精确不等于新闻的真实,但是真实的新闻要力求语言表达是准确的。”[2]

遗憾的是,目前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主观上刻意追求语言“精确”,客观上却造成了新闻失实。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凭空编造、虚构故事。例如,某通讯社曾经发过《徐州市十一名民兵奋不顾身抢救遇险列车光荣立功》的通稿中这样描写:“从蚌埠开往徐州的436次列车,正风驰电掣地开来了……就在他们吃力地把汽车推出轨道的一瞬间,火车裹挟着气浪擦身而过。汽车驾驶员和旅客列车幸免遇难。车上的上千名乘客纷纷从车窗探出身来,向民兵招手致谢。”这段话用词可谓精确。但是,火车在风驰电掣地疾驶中,车厢中的乘客怎么会看到车头前发生的事情呢?显然,这里明显违反了常识,出现了虚假。二是主观想象、虚构情节。新闻名篇《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在描写牺牲前的短暂时间写出了一系列的多种心理活动:“他从极度的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轻微的呼吸都会引起胸膛剧烈的疼痛……又醒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舞着他……一跃扑向了敌人的枪眼……”当时一个人堵上枪眼就壮烈牺牲了,这其中的许多细节、心理描写的词汇都是作者为了精确表达事件的经过而想象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强加给了。三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南方某报在报道我边防战士夜晚捕获敌方特工时写道:“他一下子扑上去,把敌人摔得眼冒金星,哇哇大叫。”敌人哇哇大叫我们能够听到,他“眼冒金星”我们在白天看不到,在夜晚更是不可能看到。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些虚假新闻的制造者,早就掌握了运用新闻语言表述上“精确”与“模糊”的关系来杜撰新闻的“技巧”。例如近年来的假新闻:纸箱馅包子、网络艾滋女、一根燃烧的面条等等,都是新闻要素齐全,用语“专业”,表述“精确”,数字“详实”,单从语言层面上根本看不出破绽,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胡编乱造,是“用精确的语言文字包装起来的弥天大谎”。

因为语言“精确”而造成事实“模糊”或者失实的后果,其原因一是记者对事件的了解本来不精确,或是某些事情还没有定论之时,为了表述精确而强扭生瓜、抢发新闻。如某校操场上暴雨过后发现了冰块,于是有人不加鉴别就称之为“天外来客”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报道,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查明:原来是一块普通的工业用冰,从汽车上掉到马路,又被一个调皮的学生从墙外扔到了操场。二是记者采访不深入,又想妙笔生花,于是就凭空杜撰、胡编乱造。所以,为了防止出现以上问题,新闻从业人员还需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新闻素质,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正确把握“精确”与“模糊”的辩证关系,确保用词恰当和

新闻真实双赢

为什么过分强调语言精确而造成的新闻失实屡见不鲜?这是因为记者在新闻语言的运用当中没有很好地把握模糊与精确的辩证关系,没有从二者的关系中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由表及里地推敲所表述的新闻。同时这类新闻也忽略了受众对信息的思辨能力和判别真伪的水平,从而导致新闻出现失真失信的后果。在这方面我有着切身的体会。2010年夏天,青海省格尔木河发生特大洪水,在抗洪报道之初,“遭遇两千年一遇的大洪水”信息一度先声夺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要求在抗灾现场采访的笔者解读“两千年一遇”的洪水有多大、危害有多严重。但是在采访中,我注意到格尔木有水文记录的历史不过几十年,何谈“两千年一遇”?很明显,“两千年一遇”这样的文字表述表面看起来可谓十分的精确和清晰,但实际上,这种表述又是相当的模糊和失准的。在进一步向水利部门核实后,我明确地向编辑表明了观点:对这一概念报道中不予提及,而是采用一些看起来模糊但是实际上更加符合实际的文字如“洪水滔天”“多年未遇”等词语描述,可以收到更加切合实际的效果。事后得知:“两千年一遇”这一说法仅仅是水利系统的一款软件推算出的参考性结论,缺乏证据支持。后来很多媒体对此进行了纠正。

大多数时候,新闻工作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的了解是全面的、具体的、本质的,稿件中的语言表述也是恰如其分的。但有些时候记者对一些事情,或者是事情的某些方面、某些细节往往还没有搞清楚,或者永远也搞不清楚、搞不精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要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新闻事实,当然就是削足适履、拔苗助长,难免贻笑大方了。当然,有些事情人们虽然还没有完全认清它的全部,但这样的事件并非没有新闻价值或者不可报道,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事实求是地表述。这种表述看起来语言上要模糊一些,精确度要差一些,但因其符合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而更加真实,读来更加可信,宣传效果也会更好。

事实说明,新闻语言当中,有时精确是精确,而有时精确却是模糊,模糊反而精确。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确是为了事实准确,模糊也为了尊重事实,关键在于对事实的准确把握上。本文的模糊是相对于某些看似精确实则不准确的词汇而言,并非绝对的模糊。而这种模糊,正是由于事件本身的某些细节的模糊,或因为对事实本身认识不清造成的事实尚未全部清楚的前提下,用一些与之相对应的模糊的词汇来界定事实的阶段性状况,从而使表述更为符合实际情况,而非不认真采访、不负责任、随意无标准的“模糊”。

上一篇:“血色曙光 下一篇:“题壁诗词”研究的创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