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时间:2022-10-13 07:39:44

让品德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摘 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生活实践,体验生活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生活;情感;体验;道德

品德生活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喜欢,进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具体的生活内容,依托其现实生活,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深化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能力,从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一、联系生活实际,实施品德教育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受得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教师不难发现,教材本身的编写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对于不同地域的学生来说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如果教师纯粹使用教材上的内容必然会由于学生对这些地方的陌生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和再加工,创设学生熟悉而又真实合理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寻找婴儿时期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袜子等物品,与现在自己的相关物品进行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真的长大了。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语言与情境相结合时,学生的学习就变得轻松、主动、有趣起来。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感知语言知识,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并且使用语言,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浓郁了。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道德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用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道德规范去衡量别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对道德认识的提高又直接起推动作用,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调节作用,是连接“知”和“行”的中介和桥梁。

首先,教师在把握每课情感教育内容时,必须认真研究每课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情感因素,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相关教育内容,以道德情感教育原则作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整体涉及贯穿情感教育的线索,并选择行之有效的育情方式,落实道德情感教育。

其次,选取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而进行的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感染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道德情感实施定向培养的过程。构建生活的课堂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力求从儿童实际出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理解儿童所面临的各种生活问题。如,在教学《好好走路》这一课时,安排一个学生扮演一个迷路的小女孩——放学后捉蜻蜓忘记了回家的路,急得直哭,请同学来帮帮她。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有的出主意说,给家里打电话,要他爸妈来接;有的说把她交给警察叔叔,请叔叔送她回家;还有的说,先把她带回自己家,再叫大人帮助联系他的家长。在热情活跃的情境中,学生懂得了放学后不要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的道理。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也就是说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情境,把课堂生活化,把课堂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品德,让课堂成为儿童学习交往、成长的理想时空。

三、体验生活过程,指导道德行为

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是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观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基于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变为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让儿童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认知去认识世界,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生活,参加生活实践,体验生活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如,教学《夏天的小虫》一课,笔者设计了人人争当“昆虫小博士”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捕捉、饲养、观察昆虫的过程中,走进昆虫,自己去比较,去思考,去认识昆虫,在活动中体会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

上一篇:浅谈语文学法指导 下一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