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文物与“实物档案”说

时间:2022-10-13 04:28:55

实物\文物与“实物档案”说

摘 要:“实物档案”说,一直为档案学界所关注。“实物档案”说是否具有科学性,不仅关系到档案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而且也关系到档案收集范围的界定。

关键词:实物;文物;档案;馆藏

一、“实物”与“实物档案”的界定

“实物档案”说,一直为档案学界所关注。档案界许多人对“实物档案”的提法和档案部门收集实物的做法争论不休,对实物、文物、档案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各抒己见。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准确地给档案下了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这样对实物是否纳入档案的问题,应该说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和依据。只要是“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即可列入“实物档案”。

二、实物档案收藏的现实必然性

档案馆收藏实物问题的争论不是偶然的。实物收藏与档案部门增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识有关,与档案部门创新服务机制、开拓服务功能有关。确切地说,档案馆收藏实物档案有着现实的必然性。

首先,实物档案是档案馆追求相对完善的馆藏结构的需要。多年以来,如何丰富馆藏和优化馆藏,一直是档案部门经久不衰的话题。当前,似乎更多的话题集中到如何优化馆藏这一方面,于是引出“实物、文物”与“实物档案”的鉴定问题。但是无论是丰富馆藏,还是优化馆藏,都有一个完善结构的问题。所谓完善结构,最主要的还是内容上的完善,譬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司法等;还有是来源上的,譬如政府、工商企业、社团、社区、私人民间等;当然包括形式上的,除了文字、声像,就是实物了。事实上,只要属于重要归档范围内的内容,不论何种形式,文字、声像还是实物,都应予以收集、归档,不能因为载体形式的不同而随意割舍。

其次,实物档案的收藏也是档案部门创新服务机制的需要。近些年,许多档案部门都把举办档案展览作为服务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档案部门服务创新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档案馆功能的开拓。举办各种展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实物档案载体的多样性和生动直观性,以及它特有的记录性和教育性。目前已有许多档案馆设立了校史馆、博物馆、展室等,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达到以史为鉴,学史育人的目的。因此,档案馆大可不必拘泥于理论上的纷争,而将实物拒之门外。

三、档案馆实物档案收藏的现状和特点

档案馆收藏的实物档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有物品的广义上的“实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广阔丰富的内涵性,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具有原始记录性。实物自身带有的原始内容,不同文字题词记载着不同文字内容,如各种庆祝活动中留下的签名簿、名人字画、横幅、牌匾,单位印章及法人印章等;用不同材质制作的刻有获奖单位、姓名、时间和主办单位字样、内容的奖杯、奖牌、奖状、纪念碑等。

第二,具有实用性。如注明使用人情况、时间和用途的各类票证,馆藏近代银行档案全宗中的纸币样张、金属货币等,还有各单位获奖旗帜、奖杯、奖牌等,均在各展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三,具有全宗性。它们与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具有同一来源,如我馆收藏的各届研究生、本科生录取名册、成绩单与毕业照、获奖证书一一对应。

第四,具有灵活性。有些具有原始收藏性的实物,由于它载体庞大,不便于档案馆馆内收藏,如我校兵器博物馆陈列的兵器,如坦克、大炮、导弹等,由于这一载体的特殊性,不可存入档案馆馆内收藏,所以我校成立了校兵器博物馆,专门陈列这些兵器实物和文物。

档案馆收藏实物档案应注意的是:(1)把握实物的收集范围,尤其是与馆藏档案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实物应重点收集,使之与已有的文书档案和声像档案得以相互印证;(2)实物收藏,要以档案部门能否保管、是否易于保管作为收藏标准之一;(3)实物收藏切忌范围大而无当,一定要根据馆藏的实际,形成特色和系列。

四、实物档案的利用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实物档案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观性、可视性;二是实效性。

档案工作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档案利用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以我校的“兵器博物馆”兵器展室为例,我校陈列的兵器品种达630余种,共计2250件,一来丰富了我校实物类档案的馆藏,二来又成为了广大兵器爱好者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据统计,实物档案利用率居各类档案之首,以我校“兵器博物馆”为例:2011年接待90余个团体,13200人;2012年接待160个团体,13152人;2013年接待128个团体,10424人。为配合宣传作用,我校还专门为“兵器博物馆”设立了解说员,由我校国防生兼职,既起到了实物档案的宣传作用,又提高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由此看出,实物档案的收藏是必要的。它不但具有实现档案价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实现了以史为鉴、学史育人,记住昨天、开创明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家议.“实物档案”说[J].中国档案,1995(4).

[3]刘相彩.实物档案不是档案[J].中国档案,1995(4).

[4]姜之茂.谈档案部门的博物意识和实物收藏[J].中国档案,2001(1).

上一篇: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论教师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