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期权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3 04:20:26

实物期权法论文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1

【关键词】实物期权 价值评估 综述

一、理论背景

人们在对 现代 投资决策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投资决策不同程度上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投资是部分或完全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投资必定存在初始沉没成,本来自投资的未来回报是不确定的,人们在投资时机上有选择的余地。这些特征使得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不断显示出其局限。鉴于传统评估价值方法的局限性的不断暴露,理论界与实务界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方法去弥补这种局限,从而期权定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即实物期权方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企业 价值评估方法越来越注重实用性,期权理论的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改进和弥补,那么实物期权的研究现状如何,本文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

期权定价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提出的巴舍利耶模型,而伊藤清发展了巴氏理论,其后就是卡索夫模型,期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斯普林科的买方期权价格模型、博内斯的最终期权定价模型、萨缪尔森的欧式买方期权定价模型,而1973年black和scholes的经典 论文 的发表标志了期权定价理论的最终形成,而merton、cox、ross以及rubinstein等专家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期权定价理论。

最早将期权定价理论引入项目投资领域的是教授steward myers,他于1977年首次提出将投资机会看成增长期权的思想,他认为基于投资机会的管理柔性存在价值,而这种价值可以用 金融 期权定价模型来度量,由于标的资产为非金融资产,myers教授称之为实物期权。1984年myers教授在“finace theory and financal strategy”中又讲述了项目战略的期权意义。dixit和pindyck于1995年指出“在确定投资机会的价值和最优投资策略时,投资者不应简单地使用主观的概率方法或效用函数,理性的投资者应寻求一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使项目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于是,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成了研究的焦点,joseph认为,与金融期权相比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似乎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大部分投资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寻找标准化实物期权的可能性不大。为此,timothy于1998年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构造合适的期权形式,从而使实物期权的价值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金融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而amaram和kulatilaka(1999)又提出了一个实物期权应用框架,使得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成熟。

利用实物期权研究投资时机选择问题始于mcdnald&siegel(1986)研究不可恢复投资计划的最佳投资时机,讨论延迟期权的评估,并推导出最佳投资时机的决定方法。同时mcdnald&siegel利用仿真的例子指出延迟期权的重要性,结论指出投资计划的最佳延迟时机大约是在当计划价值为投资成本的两倍时。smit&ankum(1993)则利用二项模式与博弈论来探讨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及寡头垄断市场中,延迟期权和竞争者存在的情况对于投资决策时机的影响。

三、国内研究现状

范龙振和张子刚(1996)是国内较早进行投资机会价值期权方法研究的文章。范龙振(1998)比较实物期权与 金融 期权的异同,研究 企业 经营柔性中的时间选择型实物期权。范龙振和唐国兴(1996)假设项目价值和初始投入均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在pindyck(1991)的研究基础上,拓展分析了投资时间选择期权的价值及其对决策的影响。范龙振和唐国兴(2000)在项目价值和初始投入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推迟投资时间有限的假设下,把项目投资机会看作美式看涨期权,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求解。范龙振和唐国兴(2000)把项目产品的价格运动路径假设推广开来,分别在几何布朗运动、均值回复过程和更一般的随机过程这三种情况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和二叉树法得到数值解,进而讨论了项目暂停生产的管理柔性价值及影响。

黎国华、黎凯(2003)运用实物期权原理分析了不确定性对项目投资评价和决策的影响,通过风险中性概率方法将这些影响予以定量化,并进一步对实际投资行为做出了解释。

梁铄、唐小我、马永开(2004)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肯定了实物期权理论对企业经营投资行为的现实意义。他们认为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创造和保持灵活性,为未来不利的变化做准备,为抓住机会做准备。通过将实物期权思想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使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管理有合适的思维工具。

丁正中、曾慧(2005)在二项式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三项式模型,为期权定价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的研究表明,相比于二项式模型,三项式模型的 计算 结果更加准确。

在专利权和许可证估价领域,实物期权方法同样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技术至上,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创意价值的时代,无形资产尤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2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评估; 收益法; 期权

引 言

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显著增加,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也随着升温,勘探投资的基础是矿产资源价值的评估。由于矿产资源价值的评估涉及到多种因素,如何更加有效地对矿产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就成为矿业权市场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没有考虑矿产资源的灵活性和柔性,不能准确地反映矿产资源的真实价值。实物期权可以使矿业权人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决策,提高灵活性,更能反映矿产资源的真实价值。

张能福等利用期权理论研究了矿业工程的投资决策模型,并研究了矿产资源的投资评价方法;张金锁等研究了煤炭资源价值的形成机理,并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对煤炭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评估;朱磊等利用实物期权理论研究了矿产资源的最优投资决策策略模型;孙宝静等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对黄金勘查项目的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赵建华把收益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的方法结合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以上学者利用期权的理论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把传统的评估方法与实物期权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一、理论分析

(一)收益法评估采矿权价值

采用收益法评估采矿权,利用的是将利求本的原理,首先估算待评估采矿权实施后的未来预期收益;再扣除分配给开发投资者的合理收益;最后得到剩余净利润现值之和,此和即为采矿权评估价值。与贴现现金流量法相比较,根据采矿权评估方法设计思路,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矿山的采矿权价款评估。

(二)期权方法评估采矿权价值

二、实证分析

A煤矿可采地质储量为

1 104.7万吨,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根据其初步设计,煤炭价格为420元/吨,可变制造成本为20 424.33元/吨,年固定费用为16 023.01万元,处于停产时的固定费用为3 200万元。无风险利率取2012年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7%,煤炭市场价格波动率为10%,红利为7.7%。

三、结论

矿业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矿业权评估中涉及到多种因素,如矿产品价格、矿产资源储量等因素,由于矿产品价格的不确定和矿产资源储量无法准确探明,导致矿业权价值评估充满了不确定性。实物期权作为一种研究不确定性的工具,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矿业权价值。

(一)期权评估矿业权价值更具灵活性

由于传统方法评估矿业权价值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利用期权的方法可以使矿业权人获得矿业权以后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出售和选择开采矿产资源,通过对矿业权资产的灵活使用,使投资的利益最大化。

(二)规避矿业权评估的风险

在矿业权评估方面,矿业权价值的评估风险尚缺乏研究,矿业权市场的风险是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更好地规避矿业权评估风险不仅维护矿业权人的利益,也是矿业权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永峰,陈汉林,贾承造,等.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实物期权复合模型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3):138-141.

[2] 张能福,蔡嗣经,刘朝马.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矿业工程投资决策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4(1):5-7.

[3] 张金锁,邹绍辉.煤炭资源开采权期价值形成机理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1):121-124.

[4] 朱磊,范英,魏一鸣.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矿产资源最优投资策略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2):36-41.

[5] 孙宝静,傅学生,曲明辉,等.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黄金勘查项目投资价值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30(4):108-110.

[6] 赵建华.收益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相结合的企业价值评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5):17-20.

[7]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物权行为;物权行为理论;立法选择

关于物权行为理论,我国理论界一直未达成共识。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物权行为这一概念是高度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也有学者主张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却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持怀疑态度;还有不少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理论有它历经弥久而不衰的生命力,这一理论对我国物权理论的建构同样有借鉴意义。笔者通过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解析认为.物权行为理论作为一种物权变动理论,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我国应当采用物权行为理论。

一、物权行为理论的理论内容

物权行为概念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萨维尼将交付视为独立契约,创立物权行为概念后经法学家发展形成了物权行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无论民事主体因何种原因而进行物权的变动,他们关于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均成为独立法律行为,其效力和结果与原因行为各自没有关联。从上述思想出发,德国法学家一般把物权行为理论,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原则:

1.区分原则。即在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变动的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它们的成立生效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根据。德国法学家认为,买卖合同的成立生效与所有权移转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人为拟制,而是客观事实。无论物权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成立与物权的变动都不是一个法律事实:而是两个区分的法律事实。在原因行为中,当事人享受债权法上的权利,并承担债法上的义务:在结果行为中,当事人完成物权变动,使得物权能够发生排他性的后果。在德国法上,原因行为就是能够产生请求权的负担行为,而能够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行为是处分行为。

2.形式主义原则。即物权变动的独立意思必须依据一种客观能够认定的方式加以确定的原则。根据德国法学的通说,这种表现物权独立意思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动产登记和动产的交付。但是因为物权的独立意思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故在登记与交付之外也可能有独立的物权意思。比如,一个不动产交易虽然没有进行登记,但是如果出卖人把土地使用权证书交给对方当事人,这种行为本身就可以表示出卖人关于交付所有权给对方当事人的意思。既然这个意思可以依法成立.就可以依法确定所有权已经移转给对方当事人。但是.动产的物权变动意思只能由交付这种行为来表示,除交付外,法律不认可其他的意思表刀。

3.无因性原则。也称抽象性原则,是指作为处分行为的物权行为.不问其是否基于某项有效的负担行为,而自行发生效力。原因行为的无效或者撤销不能导致移转物权的履行行为的无效或被撤销。正如萨维尼认为:物权行为应与作为其原因行为的债权行为相分离.将原因行为“抽象“出来,使物权行为无因化。如一物因一方当事人履行买卖合同而交付,另一方当事人却以为是赠与而取得,双方当事人的错误也不能否定他们所缔结的物权契约的有效性.也不能否认因此而产生的所有权移交的结果。简言之,“一个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有效的”。物权变动是物权意思表示的结果,如果物权法上的意思没有撤销.物权已发生移转,只能借助不当得利理论来解决债权上意思表示的瑕疵引起的后果。

物权行为理论是由上述三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物权行为理论的制度功能。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实践意义

1.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实现社会公正。一些学者指出,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交付后,如果买卖合同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依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及其无因性的立法观念.不发生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买受人如果再转让给第三人时,属于无权处分。基于“任何人都不得将大于自己的权利让于他人”的古罗马法原则,第三人即使为善意也无法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反之.依承认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原则的立法例,则第三人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从而有利于保护保障交易安全和维护第三人的利益。应该承认,这些学者已经恰当地看到了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在维护交易安全方面所作的贡献。

然而.反对该理论的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严重损害了出卖人的利益,有违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他们认为,依物权行为理论,买卖契约即使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对物权行为不发生影响,买受人仍然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出卖人只能依据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其地位由标的物的所有权人降为普通的债权人,不利于对出卖人利益的保护。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真会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吗?我们可以分别以契约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进行分析。契约未成立,不存在按照契约进行交付的情形;契约无效如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人,订立一个电视机买卖合同,并完成了交付。由于该买卖合同中一方为无行为能力人,所以买卖合同无效。同样根据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一方由于意思能力欠缺,其所为的交付行为也应无效。当一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分析与之同理。本文在此想强调的是,物权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个下位概念.其成立、生效与否也必须符合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正因为如此,那些认为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会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物权行为理论在实践中不仅没有损害出卖人的利益,而且特别注重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保护第三人的利益,是维护正常民事流转关系、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不论是赞同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还是反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都不会否认物权行为理论在保护第三人方面的积极影响。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建立的公示公信原则,借助于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占有交付的公示作用使物权变动具有公信力.建立了完善的对第三人保护的规则.这也符合了当达的市场经济对交易安全保护的要求。

2、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及其无因性原则,有利于明晰法律关系.便于法律适用和节约社会成本。依物权行为理论.现实交易中存在两个不同的契约,一个是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契约,另一个是物权契约。两个契约完全分开,概念清楚定位准确。每个法律行为的效力都十分容易判断,利于法律的正确适用。比如:甲与乙签定了一汽车买卖合同.合同签定后甲将汽车交付给乙,乙也按合同支付了价金,双方约定在某一日期到汽车交易管理机构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就在汽车办理登记过户手续的前一晚,汽车被盗,于是产生了一些纠纷。如果该案按照否定物权行为理论的观点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形:首先根据汽车买卖合同未登记,甲乙之间签定的买卖合同无效,因此甲应该将价金返还给乙。其次又由于乙将甲的汽车丢失.于是又发生债的关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一来,本来按照物权行为理论非常简单的案件弄的十分复杂。按照物权行为理论审理,甲乙之间的汽车买卖合同成立且生效.甲乙之间的物权契约也已成立,并且完成了交付,该合同也已经生效。甲乙只在各自的范围负责,从而大大节省了社会成本。可见,物权行为理论在明晰法律关系、节约社会成本方面的意义显著。

三、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我国物权立法应该采用物权行为理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权行为理论从实践上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实现社会公正.而且有利于明晰法律关系.节约社会成本。所以从客观上说物权行为理论是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对法律规则提出更高要求的集中反映。而就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过长期探索.我国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市场的发达促使众多市场主体的参与,所以我国存在着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的条件。

1.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规范我国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和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物权法以为建立良好的财产流通秩序提供可靠的基础为宗旨,必须应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强化市场主体严守契约的法律意识。在私有经济长期运行中以信誉求生存的经营者已树立起严格履约意识的资本主义国家。即使以登记要件主义的物权立法确实表现出了先进性和可行性,但它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要制定的物权法,虽不能独自完成制裁违约行为的重任“登泰山以小天下”,但决不可让违约者肆意妄为。这就需要在物权法中引人物权行为理论,使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实现有效的分离,在物权行为无效时,赋予债权行为在债权法上的效果。

2.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继承我国本土化的法律文化传统

1929年,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采纳了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并在我国台湾地区一直施行至今。该法第758条规定:“不动产物权依法律行为而取得、设立、丧失及变更者,非经登记不生效力。”本条所称法律行为即系指物权行为而言。第761条第1款规定:“动产物权之让与,非将动产交付不生效力。但受让人占有动产者,于让与合意时,即生效力。”本条让与之合意,亦系指物权行为而言。国民党《六法全书》在大陆已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于建国初期明令废除,但法律条文的废除并不能等同于法律文化的废除。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国文化具有割不断的传统,存在着无法抗拒的继承性。法律文化同样不可能因一纸明令即可废除。因此,在制定物权法时,不能不考虑本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不能不考虑物权行为理论。

3.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不存在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难以协调的困难

关于物权变动的规定,我国现行法律大致有以下规范:《民法通则》第72条、《土地管理法》第10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第61条、《担保法》第41条、第76条。总览上述法律之规定可以清楚地看出: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移必须交付占有,而且行为自占有转移时起生效: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移必须登记,而且行为自登记时起生效。这里关于动产白占有转移时起生效和不动产自登记时起生效的规定,正是物权行为理论中物权公示原则之内容的体现。关于必须(应当)交付占有和必须(应当)登记的规定,恰恰是债权法上的义务,这就体现出了物权行为理论中分离原则的内容;如果不作这样的解释,则法律作此规定纯属累赘,因在物权变动的意义上,法律只规定动产交付生效和不动产记生效为已足。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之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对动产应交付占有和不动产应进行登记作为债权法上的效果来理解,是因为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研究在大陆长期中断之故,而立法者已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这一理论并体现了具体的法律规范之中。对此规范尽管理解尚不统一,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仅涉及对现行法律的解释而不存在与现行法律的冲突。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4

第一期,由法国的波蒂埃(Pothier)、德国的萨维尼提出了对物权与债权的区别。这二人因此可以被称为是区分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鼻祖。他们对于二者的区分分别见于以下的著作中:Pothier,Traite desobligations,1761;Savigny,JuristicheMethodenlehre,1802,System des heutigen Roemische Rechts,1840-48[4].当然,从更加严格的意义上说,我认为这二人中当以萨维尼所起的作用更大,或者更明确地说,主要是由萨维尼完成对二者的最初的区分的[5].朴蒂埃只是从间接的角度(义务体系的视角)开启了区分二者的端绪。因为他以普芬道夫的“基于他人意思的义务体系”为基础,从义务的角度规定法律关系,所以并未形成相互独立的物权与债权。因此之故,法国民法典也没有物权编与债权编的区分,而是采用盖尤士的《法学阶梯》的体例。而半个世纪后即19世纪初的萨维尼,以“自我意思的权利体系”为基础,从权利的角度规定法律关系,认为物权是调整对物的法律关系,债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物权与债权作为调整不同关系的对立的权利体系得以形成。德国民法典受其影响,采纳了物权编与债权编相互独立的潘得克吞体系[6].

第二期,对物权与债权的认识、区分进一步深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最终完成了对二者的理论上的区分。区分的焦点,从以前对物的权利(对物的法律关系)抑或对人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转到了绝对权和相对权这一点上。这一变化在德国尤其明显。最有名的,是学者温德沙特在1856年的《诉权论》中认为物权是对物的直接支配(unmittelbare herrschaft uber die Sache),而在1891年的《潘得克吞教科书》(第七版)中又进一步认为,物权是绝对权(absolutes recht),债权是相对权[7].在法国,这一变化虽然没有像德国那样明显,但仍然在悄悄地发生着,也就是说这一变化是通过另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1870年以后,法国出现了“租赁权人权论”、“租赁权物权论”的论争。这一论争虽然是围绕能否向第三人,特别是租赁权人能否向第三人主张对标的物的直接支配,以及侵害债权(尤其是引诱他人雇佣的雇员离职)是否构成侵权、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展开出来的,但其内容实质上与德国温德沙特的绝对权、相对权论相同。19世纪后半叶,法国形成了“物权法定主义”[8],这表明人们已经把排他性、优先性解为物权的属性、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895年7月24 日,日本文部省下令采纳了潘得克吞体系[9].

第三期,是对物权、债权的区分表示怀疑的时期。也就是说,物权和债权这样的二元权利体系是不是可以把财产权的内容瓜分尽净,人们对此表示怀疑。进一步说,就是是否存在着一种介于物权、债权之间的权利?或者说有没有“物权债权化”、“债权物权化”的现象?

对物权、债权这样的财产权二元体系产生怀疑,一方面是纯粹起于理论上的兴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动因,可以说是源于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现了新的法律现象。这些新的法律现象产生以后,再试图继续维持物权、债权的二元区分体系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出现挑战物权、债权二元区分体系的“中间现象”,是人们对物权、债权二元区分体系产生动摇的根本原因。所谓“中间现象”,例如“物权概念的相对化”(德国称为“物权概念的柔软化”)、“债权的第三人效力”(“债权的物权化”)、预告登记和租赁权等债权的物权化等等。正是这些“中间现象”,使人们对财产权的二元体系产生了疑惑。因此有学者说,“中间现象”可谓是物权、债权二元体系的试金石[10].的确,大陆法系财产权从上个世纪后半叶尤其是从60、70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现象。这就是上文谈到的“中间现象”。在我国,虽然没有制定民法典,民法通则上也没有明确采纳物权、债权这样的二元权利体系概念(民法通则只规定了“债权概念”),但从清季通过日本继受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系统的民法概念起,我国的民法实际上已经接受了像物权、债权、法律行为、法人等等这样一些概念。因此,从那时以来迄今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民法学者、民法理论、法官乃至律师等,是认可并接受了像物权和债权这样的基本概念的,并且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概念早已浸透到了他们的心田中。不过,对于大陆法系国家出现的“债权的物权化”、“物权概念的相对性”、“物权概念的柔软化”以及“物权的债权化”等现象,我国学者却较少谈到。一般多谈到租赁权的物权化[11].而且,对于“租赁权的物权化”,我国原《经济合同法》第23条,以及1999年施行的《合同法》第229条均设有规定 [12].尽管如此,应当说学者对其他“中间现象”,像“物权概念的相对化”、“物权的债权化”等的研究仍然是阙如的,有待于补充、加强。

应当看到,尽管晚近以来,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出现了相对化的趋势、出现了以上所述的各种“中间现象”,但可以肯定,在大陆法系乃至英美法系(事实上,英美法系国家的学说、理论也是承认物权、债权概念的)的现在乃至将来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区分物权与债权仍然是主流,二者的界线在总体上仍然是不可逾越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大陆法系民法的基本构造体系,才能不致于使大陆法系民法乃至商法的大厦陷于崩溃以至于土崩瓦解。所以,物权与债权的二元权利体系将会长期存在。“中间现象”只是这一长期存在的过程中出现的数朵浪花,它决不能改变区分二者的主流。这一点应当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从理论上对物权与债权的差异加以分析、加以说明仍然是必要的。

二、物权与债权的差异

1、发生、发达的时期上的差异

早在人类的十分久远的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或者说比这更远以前,对于无主物的先占——物权的雏形便萌芽了。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正式从法律上建立了对财产的所有权、利用权制度,也就是说建立了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乃至于习惯法上的物权制度,尽管这一时期尚未产生“物权”这个术语。而债权关系,尤其是其中的买卖关系,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出现了社会分工和产品的交换以后才产生的(侵权行为的债权关系,应当说比买卖的债权关系产生得早),所以它较起源于对无主物的先占的物权关系发生得晚。对此,英国学者波罗克曾明确地说:“不论在什么地方,合同法只在法律发展的高级阶段才出现。就是在古典时代的罗马法的最后形式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同理论”;孟罗。斯密在《欧陆法律发达史》中也说:“自古以来,无论何处,基于契约关系所生的人的债务,其发达恒较有体物的权利,为期稍迟”[13].在欧洲,从遥远的古代到近代法国民法典诞生以前,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是以物权为中心的静态生活(中世纪欧洲封建庄园中的生活更是一种田园牧歌似的平静生活),虽然那个时代也存在交换关系,但应当说是十分有限的、少量的。因为那个时代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奴隶制的经济制度,所以是不能孕育出充分的发达的商品交换经济的,尽管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也曾一度出现过被后世学者称为的“古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但它并不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以前经济生活的主流,所以称欧洲近代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生活是以物权为中心的静态生活是并无不当的。在东方世界的东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或者更广泛的地区,其近代以前的生活也同样是以物权为中心的静态生活,发达的、充分的商品经济也是阙如的。总之,在人类的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物权是财产权的核心,像媒介物权交易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不占主导地位的。进而言之,那个时代是物权君临的时代,是物权处于优越地位的时代。商品交易(物权交易)的债权之受到重视、它的广泛发生以及在财产权中占据优越地位,是人类进入近代以后的事。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类进入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债权才会受到重视、债权的地位和作用也才会凸现出来[14].一言以蔽之,债权的发生(包括侵权行为债权的发生)、发达和在财产权体系中占据优越地位,恒较物权为晚。

2、权利性质上的差异

物权与债权,作为对财产权的基本区分,其性质也是不同的。具体而言,物权为支配权,债权为请求权;物权为绝对权,债权为相对权;物权具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债权则无这些效力。对于债权,同一标的物上可以成立数个债权;债权实行平等原则;债权人对债务人把自己的责任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原则上没有追及效力。物权与债权的这些差异中,当以物权为支配权、债权为请求权的区分为最重要。也就是说,物权的权利人无须借助他人的行为,就能独立自主地行使其权利——支配标的物,并通过对标的物的支配而享受其利益;而债权性质上为请求权,债权人要实现自己的债权,非借助于债务人的行为不可。例如,物的受赠人,仅可以请求赠与人交付赠与物,在未具体受交付之前,不得支配该物。概言之,物权的本质,在于支配权,债权的本质,则在于请求权。

3、权利客体的不同

物权的客体,由其性质所决定,只能是物,且原则上只能是有体物、独立物、特定物,电气、热气、冷气、光和各种能量、能源等,只在可以管理的范围内,才能作为物权的客体;权利只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作为物权的客体,如权利质权、权利抵押权。债权的客体既不是物,也不是债务人的人身,而是债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为一定行为者”,称为给付,“不为一定行为者”,称为不作为[15].给付的场合,其对象又多数是“物”,称为“给付物”。可见,物是民法乃至商法上的最普通的客体。应该注意的是,作为债权的“给付物”的物,既可以是不特定的种类物,也可以是债权成立时尚不存在的物(如向某外国飞机生产厂家订购一架特定型号、特定规格、特定技术的飞机,就是以尚不存在的物作为债权的客体),惟法律禁止流通的物不能作为债权的客体,如鸦片、海洛因等;而作为物权的客体的“物”,如前所述,则只能是现实已经存在的特定物、有体物、独立物,并且法律禁止流通的物,也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

4、主体的不同

物权的权利主体为特定的人,义务主体为权 利主体以外的不特定的任何人;而债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为特定的人,称为债权人和债务人。

5、所涉及的利益的不同

物权因为是一种对世权,所以它不仅涉及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也涉及国家、社会乃至第三人的利益。债权则不同,它涉及的通常是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虽然也存在三个当事人订立一个合同——“第三人利益合同”和“第三人负担合同”的情形,但它所涉及的仍然是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债务人与第三人的利益、债权人与第三人的利益)。由于这样的差异,所以从近代民法起,物权采取法定主义,债权(合同债权)采取任意主义。当然,物权采取法定主义还有其他原因,可参考本书第四章第一节。

6、权利效力所及的范围

物权为绝对权,债权为相对权。物权人可以对抗除他自身以外的任何人,物权人以外的所有的人均为义务人,负有不得侵害、妨害物权人行使其物权的义务。亦即,物权的效力可以向任何人主张,故属于绝对权、对世权;债权因属于相对权,所以其效力只及于特定的债务人,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债权,故债权又被称为对人权。

7、权利效力的区别

物权的效力为对标的物的支配力,债权的效力为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请求力。基于物权的支配力,物权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追及效力。因债权的效力为请求力,故同一标的物上可以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权,各债权平等,均不具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债权也无追及效力,当债务人的责任财产被第三人占有时,无论该第三人的占有是否合法,债权人均不能请求该第三人返还。

8、在权利有无存在期限上的区别

物权中的所有权是无期限的权利,农地使用权、居住权原则上也是一种无期限的权利,某些国家的法院判例认为,地上权也可以设定无期限的地上权。债权为有期限的权利,法律不允许存在无期限的债权。一切债权,无论意定债权(合同债权)或法定债权(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债权),均有存续期限。有期限或期限性,是债权的一项重要属性。当然,物权中的地役权、抵押权、质权也是有期限的权利。

注释:

[1] [日]佐贺徹哉:《关于物权与债权的区别的考察》,《法学论丛》98卷5号。

[2]这个时期还没有产生“体系”的思想,自然法的体系的思想、体系的理论,至少是在200年以后才产生的。所以在中世纪时期,不可能把物权和债权作为一对权利体系加以对待。

[3]见“中日民商法研究会2003年年会”资料,《物权债权二分论之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濑川信久著、其木提译),第1页注释1.

[4]朴蒂埃(Robert Joseph pothier,1699-1772),法国著名民法学者。曾任奥尔良初审法院评定官,于1750—1772年期间任奥尔良大学教授。该氏是法国习惯法学的大师,同时对罗马法又有精深的研究。他在研究法国习惯法中的每一个问题时都与罗马法对比,从而使罗马法与法国习惯法融为一体。这样的研究,为法国法学界提供了经过消化的罗马法私法学成果,使法国民法典的起草者们得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部历史杰作。波蒂埃的学风单纯、明晰,而且非常实证,没有受到当时德国与瑞士的自然法学派的影响,而是忠实的秉承了传统的注释法学派的学风。他对19世纪法国注释法学派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现在,学者与法官在解释法国民法典的规定时,也常常引用他的话语。其主要著作有:《奥尔良习惯法》(1740)、《新编优士丁尼学说汇编》(1748)、《债权论》(二卷, 1761)、《买卖契约论》(1762)、《租赁契约论》(1764)、《夫妻财产契约论》(二卷,1768)、《所有权与占有》(二卷,1771— 1772)。[德]Wieacker著、[日]铃木禄弥译:《近代私法史》,日本创文社1961年版,“人名索引”第436号。何勤华主编:《西方法学家列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12页以次。

[5]日本的赤松秀岳大概也是这样认为的。参见他的《十九世纪德意志私法学的实像》(日本成文堂1995年版)第291页以次。

[6]见“中日民商法研究会2003年年会”资料,《物权债权二分论之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濑川信久著、其木提译),第1页注释1.

[7][日]奥田昌道:《请求权概念的形成与展开》,第30页;濑川信久:《不动产附合法的研究》,有斐阁1981年版,第151页注释18.

[8] [日]七户克彦:《物权法定主义——比较法的、沿革的研究》,载法律学科编:《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开设百年纪念论文集》,第585页以次。

[9]见“中日民商法研究会2003年年会”资料,《物权债权二分论之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濑川信久著、其木提译),第1页注释1.日本旧民法没有采纳潘得克吞体系。日本新民法即现行民法(自1898年起施行)采用潘得克吞体系,是参考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的结果。以后经历了大正时期的“债权侵害论”、围绕民法典第177条展开的论争,以及二战以后的“租赁权物权论”等等。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对物权、债权区分论开始怀疑的声音。

[10] [日]佐贺徹哉:《关于物权与债权的区别的考察》,《法学论丛》第98卷5号,第28页。德国的“中间现象”,见赤松秀岳著:《物权债权区别论及其周边》,成文堂1989年版,第53页以次。

[11]见王利明:《合同法新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1页。

[12]《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13]参见王家福等著:《合同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以及该页注释1.

[14]这方面的材料,可参考[日]我妻荣:《近代法上债权的优越地位》(王书江、张雷译,谢怀栻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以及川岛武宜:《所有权法的理论》(日本岩波书店1987年版)二书。

[15]不作为(“不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作为债权的客体。这一点一般的教科书上多没有谈到。如双方约定:晚上10时以后不再弹奏钢琴,对方就支付一定的对价,便是以“不作为”(不为一定行为)作为债权的客体。

参考文献:

[1][日]佐贺彻哉。关于物权与债权的区别的考察[A].法学论丛·98卷5号[C].

[2][日]七户克彦。物权法定主义——比较法的、沿革的研究[A].法律学科。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开设百年纪念论文集[C].585页以次。

[3]王利明。合同法新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5

关键词:实物期权;风险投资;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B-S期权定价模型

一、引言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使得风险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备受关注。目前在常规的投资领域中,净现值方法(NPV)法仍然是最普遍的方法,许多风险投资公司也使用这种方法评估风险企业的价值。但是风险投资与常规投资的不同之处(如不确定性极大、项目收入极不稳定、分阶段投资等),使得这种传统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实物期权在处理不确定性、分阶段投资等方面恰有独到之处,因此将实物期权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以评价风险企业的价值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二、实物期权的内涵

实物期权这一概念是在金融期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由美国教授Stewart Myers于1977年提出,后来Robert C Merton、Scholes、Ross和Rubinstein等学者在期权定价方法上的贡献,使期权这种金融衍生产品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推动了期权理论在其它经济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经济领域中的一大难题――不确定性问题得以用期权的理论来解释并给予定价。

为了更好的理解实物期权,我们首先理解金融期权的概念,金融期权是指以金融工具或金融变量为基础工具的期权交易形式,其购买者向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后,就获得了能在规定期限内以某一特定价格向出售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

科普兰对实物期权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认为“实物期权是在预定的时间内(期权的有效期)内,以预定的成本(成为执行价格)采取行动(如延迟、扩张、收缩、放弃等)的权利,而非义务。具体到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来讲,风险投资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即存在序贯决策的现象。管理者的决策不仅仅发生在风险投资的起始时刻,而是由多个决策点构成,每个决策点即代表着前一个阶段的结束,又意味着下一个阶段的开始。所以,在每一个决策点,根据前面各阶段的实际结果和当时所掌握的其它有关信息,管理者都面临着新的选择,即对应着一个选择权(即期权),这是经营柔性的具体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风险投资项目由一个或多个期权所组成。不过,这些期权的标的物不同于一般金融期权形式的股票、债券、期货等,而是具体的实物资产而已。

由此可见,实物期权法与传统的净现值法的最大差别在于它非常重视弹性决策的价值问题,把管理柔性作为评估投资决策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实物期权的分类

在此,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基本的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表现:

1.扩张期权。在风险投资中,它是指风险投资公司拥有在条件有利时追加投资的机会,这种有利的条件主要是指项目投资效果好或市场条件变得有利。扩张期权相当于看涨期权,在新兴市场以及成长性的行业被执行的概率最大。

2.放弃期权。指风险投资在不利的条件下及时退出或放弃某一领域或投资的机会。风险投资在某一领域及时扩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能够从某一领域及时退出也是很重要的。放弃期权相当于看跌期权,其标的资产价值是风险企业的继续经营价值,而执行价格是风险企业的清算价值。

3.延期期权,是指风险投资在投资决策时进行等待而获取新信息的选择权。投资时机的选择在整个投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地,等待能够为决策带来灵活性。某些时候,进一步等待最佳投资时机的到来要比立即投资带来的风险小,收益大。延期期权相当于看涨期权,期权持有者即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将投资决策延迟到最有利的时机进行,也可以在投资条件变得不利的情况下退出投资。

4.分阶段投资期权。这种期权是指风险投资有权在未来的某段时间内。对风险企业采用分阶段投资策略,根据没一阶段项目的进展结果,获得下一阶段的期权或作为下一阶段决策的依据。它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期权的组合,后一阶段期权的价值取决于前一阶段期权的执行结果以及对市场前景的预测。

四、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

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可借用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一个与所要评价的实际资产或项目具有相同风险和收益特征的可交易证券,称为“孪生证券”,利用孪生证券的有关资料来作为实物资产及其价格波动率等信息的替代,通过计算孪生证券的价值来模拟实物期权的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1.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原则就是风险中性假设,根据该假设可以通过标的证券与无风险证券的组合,复制相应期权的收益特征,因此只要计算出这对组合资产的价格,就可把它作为标的金融资产的期权的价格。

该模型是在每一时期将出现上升和下降两种可能性的假设下构建的价格波动模型,它已经成为建立复杂期权定价模型的基本手段。假设一个无支付红利的股票欧式看涨期权(该股票视为前文所述的“孪生证券”),股票现在价格为S,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经过时间T,基于该股票的价格有两种可能的情况:股票价格上升到Su,对应的期权为Cu;或者下降到Sd,对应的期权为Cd(其中u>1,d<1)。在期权的有效期内,可以根据股票价格的变化情况计算期权的相应价值。其中,股票的价格和期权的收益运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单期股票价格和期权二项式变化过程

用股票和和期权合约构造一份无风险证券组合。在证券组合中,选取Δ股的股票多头头寸和一份期权合约的空头头寸。如果股票价格上升到Su,则在期权的到期日,该组合的价值为:ΔSu-Cu。如果股票价格下降到Sd,则在期权到期日,该组合的价值为:ΔSd-Cd。

要想使上述证券组合为无风险组合,则无论股票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在期权到期日上述两个取值应该相等,即:ΔSu-Cu=ΔSd-Cd,整理可得:Δ=Cu-CdSu-Sd。

当组合中股票的取值为Cu-CdSu-Sd时,所构造的组合一定是无风险组合,根据无套利假设,组合的收益一定为无风险利率。

用r表示无风险利率,则该组合的现值为:(Su-Cu)e-rT,而该组合的初始价值为ΔSu-Cu,因此:C=e-rT[pCu+(1-p)Cd],其中,上升的概率p=e-rT-du-d。

可以将以上单期的二项式定价模型推广至两期或多期,理论上讲,分的期数越多越接近于实际。

2.B-S期权定价模型。这一期权定价模型实际上采用的动态复制技术,即动态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是构筑完全对冲的组合头寸。

该模型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1)市场的无摩擦性(包括无税、无交易成本,所有的资产可以无限细分,没有卖空限制);

(2)从时刻t=0到t=T,都可以以一相同的不变的利率借贷,利率按连续复利r计算。

(3)股票无股利分配;

(4)标的物股票收益的变化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股票价格运动则遵循伊藤过程;

(5)期权是欧式期权。

根据伊藤引理得到B-S随机微分方程:ft+rfSfS+12σ2S22fS2=rff。该方程刻画了调整组合头寸保持无套利均衡的规律。解上述方程得出B-S期权定价的公式:

c=S(t)N(d1)-Xe-rf(T-t)N(d2),p=Xe-rf(T-t)N(-d2)-S(t)N(-d1)

其中N是累计正态分布函数,而d1=ln(S(t)/X)+(rf+σ2/2)(T-t)σT-t,d2=d1-σT-tB-S随机微分方程可用多种不同的解法得出相同的结果,但是有些解法主要依赖于数学技巧,缺乏明显的金融含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与金融期权的定价方法基本相同,而最关键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是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一个“孪生证券”。实际上,现实中寻找这样的“孪生证券”非常困难,这也正是实物期权的发展受到阻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有些学者也尝试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但是观点不一,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目前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

五、总结与展望

实物期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分析框架,这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它将期权与投资分析很好的结合起来,认为拥有投资权利的投资者犹如持有一份期权,可以根据未来市场条件的变化做出是否执行期权的决策,这充分的利用了信息不对称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具有的灵活的投资权利,而这些特点也恰恰是风险投资的突出特点。因此,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利用实物期权与传统财务分析工具相结合的工具,能够更准确的计算投资项目所具有的全部价值。实物期权法作为现有财务决策方法体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必将引起更多的重视。

目前,实物期权理论方法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笔者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更好的用该理论解释投资中的现象;其次,结合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博弈论等,以更接近于情况多变而复杂的现实,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三是将该理论的研究成果直观化,让更多的管理者能够从概念、思想方法、定量分析等方面接受这一方法。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设计相关软件,使该方法的应用简化、明了。

参考文献:

[1]杨春鹏.实物期权及其应用[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胡宏伟.实物期权理论分析与应用[J].财会通讯,2008,5.

[3]朱东辰,余津津.论风险投资中的风险企业价值评估[J].科研管理,2003,7.

[4]田瑛.实物期权理论综述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6,8.

[5]朱晓梅.浅析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创业经济,2005,10.

[6]廖健,梁春阁.风险投资中的资产评估[J].生产力研究,2006,2.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6

关键词:能源项目;投资决策;贴现现金流法;实物期权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4-0037-06

能源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决定能源项目投资效益的第一步就是对能源项目的价值评估。目前,有多种价值评估和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包括以贴现现金流法为主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和实物期权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假设条件和应用效果,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能源项目,有必要对各种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和比较研究。

一、能源项目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

(一)传统决策方法

能源项目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主要是贴现现金流法(DCF),通过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能源开发项目的各种利益和成本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并对这些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成本和效益转换在同一时间比较资金的使用时间。DCF评价方法主要有净现值(NPV)法、内涵报酬率(IRR)法、效益费用比率法。

1.净现值(NPV)法

净现值法是指某一能源项目在整个项目开发周期中每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贴现率计算,得到净现值,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PV代表该能源资源项目的净现值,CIt为该能源项目在第t年产生的现金流入,COt为该能源项目在第t年产生现金流出,r为贴现率,n为该能源项目寿命周期。判断依据:只有当NPV>0时,该能源项目才能进行投资开发。

2.内含报酬率(IRR)法

内含报酬率法是使某一能源项目在整个项目开发周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等于零的折现率,它能反映项目为其所占有资金所能提供的盈利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IRR为内含报酬率,CIt为该能源项目在第t年产生的现金流入,COt为该能源项目在第t年产生现金流出,r为贴现率,n为该能源项目寿命周期。判断依据:设投资者要求获得的基准收益率为i0,则只有当IRR≥i0时,该能源项目才能进行投资开发。

3.效益费用比率法

效益费用比率法是指某一能源项目在整个项目开发周期内所产生的效益现值之和与费用现值之和的比值,记为CI/CO。计算公式为:

CIt为该能源项目在第t年产生的现金流入,COt为该能源项目在第t年产生现金流出,r为贴现率,n为该能源项目寿命周期。判断依据:当CI/CO>1时,能源资源开发项目才具有经济可行性。

(二)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缺陷

以贴现现金流法为主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动态反映能源项目的经济价值。但是它也有着天生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考虑不确定性与投资价值的关系

能源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投资和发展面临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利用净现值法对能源项目投资决策的计算步骤是:首先,确定项目开发周期中每年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然后,根据能源项目的风险大小确定贴现率;最后,计算出项目的净现值,判断是否进行投资。由于预测能源项目长期的现金流很难,且能源项目未来现金流量容易受能源价格、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国家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当能源项目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越大,净现值法则越不可靠。

2.确定贴现率具有主观性

净现值法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贴现率,贴现率是受到企业资本结构、行业风险、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影响,反映了项目所具有的风险,贴现率的高低会影响投资者对能源项目的投资决策。然而,能源项目折现率往往是管理者依据自身经验而确定的数值,反映着管理者的预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容易忽视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项目

从长远看,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事关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物质保障。若仅以贴现现金流法对项目进行评估,可能会因净现值为负或内含报酬率低于基准收益率而否定该项目投资,对国家经济、人民生活、企业经营带来长远损失。因此,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注意考虑项目具有的长远战略价值。

4.忽略了投资者的柔性管理

在能源项目具有的不确定性越大的情况下,投资者的积极主动管理就显得越重要。在项目投资实施的过程中,投资者可根据能源项目的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项目做出相应调整,即柔性管理。而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是假设未来的管理均在项目开始投资时就已确定,从而忽略了投资者的柔性管理。

5.忽视了项目投资决策的不可逆性和可延迟。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资本投资具有可逆性,认为市场条件没有预料的好,可以很容易撤出项目,收回初始投资。而现实中的投资项目一般流动性差,存在沉没成本,特别是能源项目,一旦投入,就不容易撤出。例如,最初的能源勘探成本将无法收回,成为沉没成本,而已建设的一些工程或购置的特种设备也无法按原价进行出售。

二、实物期权法的特点

由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无法较好地处理柔性管理和提高能源项目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投资价值,实物期权理论便逐渐进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视野。实物期权理论是金融期权理论在实物资产期权的延伸,是对传统净现值法的改进,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不确定性。实物期权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考虑标的资产的净现值与不确定性所隐含的期权属性。传统投资理论中,认为不确定性会降低资产价值,但实物期权理论认为,如果投资者能有效管理投资项目,则不确定性将会增加项目的价值。 Arrow和Fisher(1974)首次提出了实物期权思想,他们认为在不确定环境下不可逆投资决策中延迟投资是具有价值的。[1]1977年,Myers第一次提出了“实物期权”(Real Option)一词,他认为柔性管理和金融期权具有一些类似的特点,如对一项实物资产的看涨期权是赋予企业拥有按约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而非义务;同时,看跌期权是赋予企业拥有按约定价格出售资产的权利。[2]期权价值的核心就是其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如同金融期权一样,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时,利用实物期权理论扩大收益和限制损失。但与金融期权相比,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非独占性。金融期权具有所有权的独占性,而实物期权则不同。虽然有些实物期权也具有独占性,但在多数情况下,项目的投资机会可能被多个竞争者所拥有,即实物期权可以被多个投资者拥有,也意味着实物期权具有竞争性。(2)非交易性。期权的交易性包括两方面,即标的资产的交易性和期权本身的交易性。对于金融期权来讲,由于标的资产和期权都在是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具有一个比较有效的市场。而实物期权则不同,其标的资产几乎不存在交易市场,此外,实物期权本身也不能单独进行交易。(3)先占性。由于实物期权的非独占性或竞争性,率先执行实物期权往往可以获得先发优势,取得战略主动权,从而实现实物期权的最大价值。(4)先后相关性。对于金融期权来说,期权到期时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和执行价格,与其他因素无关。而在多数情况下,企业或项目开发所拥有的各种实物期权之间存在先后相关性,即一个实物期权的执行价值不仅取决于当时自身的特征,而且还与其它尚未执行的实物期权有关,即实物期权具有复合性。[3]

三、实物期权的类型及计算方法

(一)实物期权的类型

实物期权理论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实物期权的总价值(ENPV)是实物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的净现值(NPV)与实物期权的价值(OP)之和,即:ENPV=NPV+OP。能源项目所隐含的实物期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延迟期权

当项目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出现较多问题,决策者认为该项目的前景不容乐观时,决策者有权推迟投资,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技能,直到外部和内部问题减少到决策者可以控制时再进行投资,从而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这项权利就是延迟期权。例如,当能源价格未来趋势不明确,投资决策者有权决定推迟能源开发。只有当能源价格上升幅度足够大,决策者才会投资;如果能源价格发生持续下跌,将会放弃投资项目。因此,未来能源开采项目具有的投资机会价值为max(V-I1,0)其中,V类似于期权到期的市场价格,表示项目预期的现金流现值,I1类似于期权到期时的执行价格,表示项目投资支出。其投资条件为:V>I1,即只有当项目预期的现金流现值V大于投资支出时,投资才具有价值。

2.扩张投资期权

能源项目投资者拥有根据项目实际进展和市场情况来决定在未来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的权利。扩张投资期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例如,当能源价格或其他市场条件优于预期,则投资者可以通过再增加成本IE来扩大生产规模(x%),这类似于支付执行价格IE,得到初始规模额外的x%的扩张期权,其价值为V+max(xV-IE,0)。

3.收缩投资期权

收缩投资期权是与扩张投资期权相对应的实物期权,即项目投资者有权在未来时间内减小项目的投资规模,以降低投资风险。如投资能源项目后,能源市场条件变得比预期的差,则投资者可以将生产规模减小c%,类似于看跌期权的标的资产是项目初始规模c%的那一部分,执行价格为潜在的执行成本(IC),价值为max(IC-cV,0)。

4.放弃期权

在未来时间内,如果项目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的成本或市场条件变坏的情况下,投资者有权放弃对项目的继续投资,以控制继续投资的可能损失。例如,当投资能源项目后,由于能源价格非常低或其他原因,投资者可以向放弃投资,以清算价值为执行价格的放弃期权。该期权可以看作是投资项目的现值为V,执行价格为清算价格或最优转换用途的价值(A)的美式看跌期权。该期权可以使管理者得到的价值为max(V,A)。

5.增长期权

项目投资者通过初始投资获得成功后,获得未来成长的机会,而拥有在未来一段时间进行新的投资机会的权利。例如,由于技术进步,在能源开发项目中发现了新的资源或新的副产品,这是基于投资者做出最初的投资,否则不能获得发现新资源或新的副产品的机会。

6.转换期权

项目投资者拥有根据市场情况转换项目的投入要素或产出品的权利。以石油冶炼为例,若把石油冶炼设备设计为可以选择使用多种能源(例如燃料油、煤气或电力),而且还可以将原油转化为多种产品(例如汽油、润滑油或聚酯),则投资者可根据其投入要素和产出品的价格波动,选择在未来将投入转化为最便宜的投入,或将产出转换为将来最有利可图的产出品。

7.复合期权

能源项目投资的每一阶段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先后相关性。每一阶段的投资都赋予投资者拥有对后续投资的一个期权,其价值是以后阶段的价值,其成本是进入下一阶段所必须的投资成本支出。

(二)实物期权的计算

1.假设前提

(1)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即能源投资市场是充分自由且有效的情况下,项目中所嵌套的期权的获取或是放弃不会产生成本。该假设基础是建立在无套利原则之上的。(2)能源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设任意一种能源价格p,在风险中性环境下有以下随机过程:

其中,σP为能源价格变动的瞬时标准差,dZP为维纳过程增量,并服从N(0,1)分布。(3)无风险利率r为确定的常数。(4)标的资产不分红。 2.实物期权的计算方法

实物期权价值主要有三种计算方法:偏微分方程式法、模拟方法与二叉树法。

(1)偏微分方程式法

偏微分方程式法是指以偏微分方程和其边界条件为基础对期权价值进行数学表达的一种数学方程,它将连续变化的期权价值与可参考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联系在一起。最具代表性的是Black-Scholes公式:

其中,

C为看涨期权的价值;S0为标的资产现在的价格;K为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r为无风险收益率;σ为标的资产收益率的方差;T为期权合约的有效期;N(d1)、N(d2)分别为标准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小于d1、d2的概率。

(2)模拟方法

模拟方法是将资产价格从当前价格到未来期权到期日之间可能的价格变化路径给列示出来,确定每种路径终点的最优策略,并计算其收益。然后将这些收益值进行平均,再将平均值贴现到现在得到期权的现值。最常用的是Monte Carlo模拟方法,它能够处理实物期权应用中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复杂的决策规则以及期权价值与标的资产的复杂关系,而且模拟分析由新增加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计算量比其他数值方法小。

(3)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在一个多阶段的二叉树模型中,假设在每个时间点,标的资产价格都有两种变化可能(上升或下降)。t=0时,资产具有初始价值S0,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t=1时,资产价格上升为Su概率为p,价格下降到Sd概率为1-p;在t=2时,资产的价值可能为Suu、Sud、Sdd,以此类推。

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中,可根据到期日的结果分布,沿着二叉树倒推出实物期权在t=0时的价值。

四、实物期权在能源项目中的研究与应用

实物期权方法最早应用于石油、天然气、铜矿等自然资源领域,随后在企业价值评估、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与破产及研发项目评价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论述实物期权方法在能源投资项目的研究与应用。

国外学者对实物期权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都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Tourinho(1979)首次运用期权定价技术对油气储量价值进行评估。[4]Brennan、Schwartz(1985)首次将资产定价方法与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联系起来,在充分考虑矿山经营灵活性的基础上,从矿山最优化开采的角度建立了矿山投资价值评估方法,但该方法由于其微分方程过于复杂,无法获得解析解。[5]Paddock、Siegel和Smith(1988)在Brennan和Schwartz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应用期权估价法的经典模型,将此方法应用于评价对油气资源何时开发,是最早的实物期权在油气投资决策中应用研究。[6]随后,Frimpong和Whitinng(1997)从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角度出发,建立了矿山价值的评估方法。[7]Kemma(1993)以壳牌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期权估价法在实践操作方面进行了研究,这是首次在公司决策应用的尝试。Pickles、Smith(1993)利用二叉树模型对石油资产估价进行了研究。Beliossi(1996)以Lasmo公司为例,对Paddock,Siegel和Smith(1988)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了评价油气公司价值的方法。Amram和Kulatilaka(1999)阐述了实物期权在四步解决过程:构造应用框架;期权定价模型的实现;结果的检查;必要时进行再设计。这四个步骤使得实物期权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8]Dias、Antonio(2004)研究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在油田开发时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时机。[9]Cortazar、Gravet和Urzua(2008)扩展了Brennan和Schwartz模型,利用LSM模拟方法进行求解,该模型考虑了便利收益的随机变动,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产品价格和便利收益的随机变动行为上。[10]

国内学者对实物期权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陈小悦、杨潜林(1998)最先引入实物期权的概念,将期权定价理论引入实物投资领域,介绍了实物期权的基本分类 , 并使用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对实物期权进行估值。[11]柳兴邦(2002)引入实物期权方法进行油气勘 探经济评价,并对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实物期权方法更适合油气勘探经济评价工作。[12]张能福、蔡嗣经(2002)对矿山投资项目中的投资时间长、价格波动大等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不确定因素常常导致现金流量法低估矿业工程的投资价值,运用期权定价理论评估矿业工程投资机会是合理的。[13]高世葵、黄大忠(2004)综述分析了油气勘探项目的各种经济评价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实物期权法,并用实物期权评估了石油勘探项目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柔性管理的期权价值。[14]张磊、胡城翠(2007)对煤炭资源实物期权价值进行分析,验证实物期权方法比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投资评价方法更能提高煤炭资源资产的价值。[15]黄生权、陈晓红(2006)根据矿业投资项目的投资特征 ,分析了矿产品价格和成本的随机性,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建立了矿业投资最佳时机决策模型,并运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16]王晓丽(2010)通过采用GARCH(1,1)模型对B-S期权定价模型中的波动率参数进行预测,可以更精确地对期权进行定价,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并购决策。[17]李松青(2010)认为以DCF法为主的各种矿业权价值评估方法对矿业活动的不确定性考虑不周,不能科学的对矿业权价值进行评估,实物期权理论可以研究矿业权价值评估问题。[18]张雪梅、戴桂锋(2013)根据实物期权理论对传统净现值定价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延迟期权定价模型,并结合矿业投资价值评估阐述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和方法。[19]

五、结语

本文在论述有关能源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传统评估方法和实物期权法,现将当前评估方法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总结如下: (1)传统项目评价方法未考虑项目的高风险性、高投入性以及不可逆性,忽略了项目投资的灵活性价值。传统项目评价方法低估了能源投资项目的价值,对投资项目不能科学合理的评价,会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以净现值为代表的传统决策方法对于不确定性较高的项目的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2)能源项目投资隐藏着多种期权性质,这些期权并非相互独立、互无关联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同期权之间构成了复合期权。在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能源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时,关键在于发现和挖掘出项目中所隐藏的期权,只有正确判断其隐含的期权性质,才能对项目投资决策做出正确的评估。

(3)实物期权的理论研究已逐渐趋于成熟,其运用范围也逐渐得到扩大,一些学者将实物期权的思想方法运用到投资决策、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并购、股票定价等方面。

总之,实物期权的柔性操作策略所具有的价值,正逐渐被学者和投资者所重视、研究和应用,相信实物期权方法在投资决策、价值评估、资产定价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row K J, Fisher A C.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uncertainty, and irreversibili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4: 312-319.

[2]Myers S C.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7, 5(2): 147-175.

[3]张维,安瑛晖. 期权定价理论在企业项目投资估价中的应用[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3):247-252.

[4]Tourinho O A F. The valuation of reserve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 option pricing approac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9.

[5]Brennan M J, Schwartz E S. Evaluating natural resource investment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85: 135-157.

[6]Paddock J L, Siegel D R, Smith J L. Option valuation of claims on real assets: the case of offshore petroleum lease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8, 103(3): 479-508.

[7]Frimpong S, Whiting J M. Derivative mine valuation: strategic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competitive markets[J].Resources Policy, 1997, 23(4): 163-171.

[8]Amram M, Kulatilaka N. 实物期权: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战略投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9]Dias M A G. Valu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assets: an overview of real options models[J].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4, 44(1): 93-114.

[10]Cortazar G, Gravet M, Urzua J. The valu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American real options using the LSM simulation method[J].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08, 35(1): 113-129.

[11]陈小悦,杨潜林.实物期权的分析与估值[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8(3):6-9.

[12]柳兴邦.油气勘探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初探[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4):89-91.

[13]张能福,蔡嗣经.应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的煤炭资源投资价值评估[J].煤炭学报,2002(3):329-332.

[14]高世葵,董大忠.油气勘探经济评价的实物期权法与传统方法的综述分析与比较研究[J].中国矿业,2004(1):28-32.

[15]张磊,胡城翠.煤炭资源实物期权价值计量[J].煤炭经济研究,2007(10):37-40.

[16]黄生权,陈晓红.基于实物期权的矿业投资最佳时机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2006(4):65-67.

[17]王晓丽.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

[18]李松青.矿业权价值评估DCF法与实物期权法比较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3):96-98.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7

内容提要: 传统的物权债权区分理论遭遇现代性困境,物债区分相对性理论应景而生。解读方法存在问题,并不当然地表明解读对象本身也存在生存危机。物权债权仍然是两种彼此独立、明确界分的财产权利,但须理清方法逻辑,而不必弱化后作为权宜之计,或者彻底否定后推倒重来。物债区分的真正基础不在于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区别,而是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划分。物债区分是财产权的基本而非周延性分类。所谓的“债权物权化”和“物权债权化”的诸种例证皆可以在物权债权相互区分的体系中找到应有的定位。

一、物债区分相对性理论的生成

在传统的德国法系民法中,作为财产权的主要构成部分,物权和债权有着严格的界分。但是关于物权债权区分标准,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各国立法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对于内容、效力和客体,究竟何者单独构成或者结合起来构成了区分物权债权的标尺,究竟在这些标准之中何者为最为本质和核心的标准,一直众说纷纭。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财产权利关系的法设计日益复杂化,新型权利不断涌现,出现了所谓“权利爆炸”的景象,由此带来了物权、债权逐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物权与债权界区的模糊化。[1]

然而,困境不仅仅源于新型权利不断涌现所带来的对即有解释框架的冲击。在中国这个大规模的实验场上,诸种范式私法体系和民法制度相互碰撞、抵牾而生的难解之局,通过对我国民法制度史的疏证,不难看出民国时期主要效仿德日[2],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因而可以说我国民法的制度体系总体上属于德国法系的范畴。《民法通则》的体系结构即为典型例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恢弘历程,也是中国民法展开胸襟海纳百川,深沐欧风美雨的三十年。丰富多样的法制资源一方面让我们得以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也令我们想运用既定的体系框架去涵盖所选取的具体制度时面临着尴尬。比如,《物权法》中诸多条文规定物权登记效力时采登记对抗主义,[3]这就与德国当今的主流观点“物权的最大特征是其绝对性”[4]背道而驰,难于进行体系

法学理论的分歧,甚至误导,加之生活事实的日益复杂化,使一些学者撰文对物债区分理论提出质疑。有人惊呼物债二元财产法体系将要崩溃,物权债权之间不再具有清晰的界线,“以至使人们试图在学说上对二者加以区别已变得毫无意义及根本不可能……物权和债权这一理论上的分野,实已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所打破,而次第趋于合流。”[5]一些学者把这些现象概括为“债权物权化”和“物权债权化”,用以形容物权与债权在概念上的模糊。这便是物权债权区分相对性理论。

就整体框架而言,有学者认为,物债区分理论存在先天不足。在德国,绝对权/相对权的区分论是在自然法论和请求权观念的影响下确立的,在现实的生活事实和法律保护之间设置了抽象的权利概念,将权利关系只视为人与人的意思关系,并由此从权利概念出发,从逻辑上判断法律保护的有无。因而难以产生观察该权利、法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并给以与之适应的法律保护的态度,造成了对多姿多彩生活事实法律保护不充分的情况。[6]另外,这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非都是典型的权利。在权利的色谱中,处于物权和债权两大典型权利的夹缝中的那些权利,就是物权与债权划分的模糊地带。[7]并且,随着权利公示制度的完善与公示技术的发展,债权公示的可行性正在逐步提高,债权在很多情形中也能产生涉他性效力。另一方面,物权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中都具备涉他性效力。支配权与请求权之间也不具有截然的区分,债权与物权在本质上都是支配权。其区别仅仅在于支配的客体不同而已,以是否具有支配为依据区分物权与债权的理由并不充分,由此其能否继续充任未来民法典财产权利体系构建之基础值得深思。[8]推衍到极致,甚至有学者认为,物权的本质是债权,理由在于物权由债权转换而来,债权的局部也可以转换为物权(不动产租赁权的物权化是契约部分内容的强制),“物权法定是将债权转化为物权的技术手段”。中日两国的立法实际上是在将债权转换为物权。[9]物权和债权的区分只具有形式意义,而没有实质差别。

“物债区分相对性”的支持者还指出,在具体制度方面,“债权物权化”的现象,如租赁关系的涉他性效力(或言买卖不破租赁)、法定优先权、[10]预告登记之下的债权,[11]和“物权债权化”现象,如登记对抗主义下未登记的物权、[12]具有债权属性的担保物权[13]等,都充分说明了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

基于对物债区分相对化的认识,学者们提出许多所谓的解决之道。较为温和的方案是在认识论意义上保留此分类的同时,必须在实证意义上将其弱化:设定一切权利都具有剩余性,因此权利应该“反向认定”,分别按具体标准考察权利的权能,并改变传统意思自治标准,以“当事人的知晓”为标准决定交往秩序的平衡。 [14]有人提出,要将财产权利体系改造为排他性财产权和非排他性财产权的二元划分。[15]还有人认为,基于现实考量,可以保留传统的所有权(物权)制度,但应引入更高层次的财产权概念,对新型财产权利赋予它与所有权(物权)和债权平等的地位。[16]最为激进者,认为应当彻底取消物债区分,而改为采纳英美的财产法制度。[17]果真如此么?笔者认为,物债区分相对性理论是一种失败的理论尝试,因为它错误地理解了物权的本质,也未能把握物权与债权的真正区别。

二、学说汇纂体系下的物权债权区分理论

作为大陆法系重要分支的德国民法,是以罗马法的《学说汇纂》为基础的法律体系,逻辑结构非常严密,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物权和债权的严格区分,此种财产法框架源自对物诉讼和对人诉讼的诉讼格式划分。[18]事实上,这纯粹是古罗马裁判官为求便利诉讼所做的技术安排,[19]在罗马法的全部立法文献中,立法者始终未提出“物权”一词,只是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物权类型。[20]但是,这种诉讼程式的划分“以及中世纪日耳曼法为了有效地实现土地控制,将权利束缚在不动产上的多种物权性实践,对于后来物权债权划分的形成,既铺垫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构成了后续思维发展的路径依赖和前见限制。”[21]

从罗马法复兴运动到近代自然法学思潮,逐渐明确形成了对物权与对人权的二元划分。[22]如近代自然法奠基人格劳秀斯,已把权利的类型主要划分为 beheering和inschuld,即对物权与对人权。[23]由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在对物权与对人权划分的认识基础上,法国的波蒂埃、德国的萨维尼进一步提出了物权与债权的分类。[24]萨维尼主要是通过客体的区别,论证了物权与债权相分立的正当性。[25]从其背后更根本性的社会经济理由来看,个人支配和契约的分化促进了物权和债权分类的形成。而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二者的区分从对象标准转向了效力标准,即对世生效抑或仅拘束于相对人。[26]德国对罗马法的继受非一朝一夕达成,在长期实务经验的累积过程中,超越了罗马法的个别条文,而继受其法的根本精神。[27]德国法学的集大成者温德沙伊德(wind-scheid)从罗马法上的actio出发提出“请求权”的概念,进一步将物权与债权分别理解为对一切人的请求权和对特定人的请求权。[28]温氏的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民法典对于债法与物法的体系划分,就是建立在绝对权和相对权相互区分的基础之上。[29]但是,通过对德国私法学说史的梳理可知,物债区分的基础问题,在学理上始终莫衷一是。[30]而这一原则在日本也受到了挑战。日本法在继受潘德克顿的过程中,表面上是采纳了潘德克顿的物权债权区分理论,实际上却是吸收了法国法的物权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的理论,将物权与债权的本质区别定位为物权为支配权、债权为请求权这一基点。[31]日本学界的主流学者几乎一致认同物权债权的区分标准主要是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划分。[32]此即依权利的内容所作的划分。

物权债权相互区分的确立,从纵向的维度来看,大致是沿着早期主要依客体区分,过渡到主要依效力区分,到近期出现了主要依内容而区分;[33]而从横向的维度而言,即存在依客体、效力和内容之间的交集来确定区分,也存在着主要依效力或内容而判定的立法实然,在学说上也多有歧见,这都为之后对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质疑埋下了伏笔。但是,这也至少证明了物债区分的基础并非当然的就是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分,对此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般而言,物权的经典表述为“对有体物的绝对支配权”,债权为“请求特定人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相对权”。[34]然而在中国的语境下,物权和债权的区分立法,以及对登记对抗主义和应收账款质押的承认,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此时,无论是削足适履地去摒除与传统物债区分理论不相契合的具体制度,还是因噎废食地欲从立法上根本取缔物债的区分,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最为恰当的做法理应是尝试用新思维去解读现状,对物权债权区分理论进行再证成。卡尔·拉伦茨在其《法学方法论》中谈到,法学理论是由多数—彼此具有推论关系,而此种关系本身又可满足起码的一致性及可检验性的要求之—陈述所构成的体系。具备“正当性”的法学理论不仅应在形式逻辑上无矛盾性,而且要有可检验性,即法学理论必须以现行法规范、被承认的法律原则以及部分体系为依据,对之为审查。[35]据此,下文分两个层面再证成物债区分理论:第三部分侧重从正反两方面以形式逻辑推理方式证成物债区分的合理性,第四部分则意在检验是否能用重新诠释过的物债区分理论将一些特殊的具体制度在物债区分的财产法体系中恰当归位。

三、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总体性证成

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物权债权区分理论对过渡性或边缘性财产权利的解释合理性不强。但这并不当然地表明解读对象本身也存在生存危机。从学理上讲,物权与债权彼此独立,两者可以明确界分,前提是要理清方法逻辑。

(一)物债区分合理性的立论基础: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划分

虽然法学理论证成的过程是演绎推理的过程,但是在逻辑推衍之前必须明晰该理论之基础概念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推理、验证的原点。物债区分理论之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物权和债权究竟以何为标准进行划分。只有厘清了这个基础问题,才可以此为根据,找寻物债区分合理性的根据,并通过批驳“物债区分相对性”理论的种种错谬来论证物债区分的合理性,以及支撑“物债区分相对性”若干例证的重新定位,从而完成对物债区分理论的再证成。

物权债权的区分是从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的区分演化而来的,由于诉永远表征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背景下的对物权概念也就必然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转圈,[36]从而容易将绝对权和相对权作为物债区分的基础。但如果将视域放宽至物债区分的理论和立法实践的历史脉络之中便可看到,德国法系民法“前见”的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区分标准在认识上存在着极大的歧见;从来没有形成明确的结论。所谓“德国法以降以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划分作为物债区分的基础”云云便值得商榷。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真正基础应是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划分。这一结论实际说明:物权的本质是支配性而非绝对性;债权的本质是请求性而非相对性。

作为民法典体系基础之一的物债相互区分的财产法体系最初是依形式逻辑规则建构之抽象、一般概念的体系。“物权”这个概念正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抽象化所形成的,且涵摄特定领域范围的生活现象。物权的概念自产生以来就长期被作为“抽象一般的概念”理解,而抽象概念是由若干孤立的要素结合起来所构成的。依逻辑法则,“最高”概念可以包含大部分其他(添加了不同要素的)概念,前者的内涵最小,因其仅借少数要素而被描述,反之,其外延最大,拥有最宽广的适用领域;最低概念之内涵最为丰盈,因其具有大部分的要素。[37]就物权而言,首先,物权必有支配状态。所谓直接支配,是指权利主体依自己的意思对标的物直接行使权利,无须以他人的意思或行为作为中介。例如,土地所有人可耕种其土地,地役权人可使用供役地。物权意义上的直接支配,有的是全面的(如所有权),有的是定限的(如他物权);有的是有形的(如留置权),有的是无形并经法定程序的(如抵押权);有的由权利人任意进行(如地役权)。在物权当中肯定存在对物的直接支配,这种直接支配的利益实现方式就是支配权的行使。其次,物权不一定都具有绝对性或其客体都是有体物,尽管较为典型的绝大多数的物权都具有这两种特性。物权中意思支配的法律效力,可能具有排他性后果,也可能为否。即使具有排他性后果,又存在排斥一切人和仅仅排斥相对人等种种可能。如果权利在例外情形下不具有绝对性,也不能因之而认定其并非物权。物权的客体既可能是有体物,也可能是无体物。不管是否承认知识产权属于广义物权,至少权利质权属于物权是无由否认的,而且对此也不能以“例外”为借口搪塞过去。何况现代工商社会已非风车磨坊的时代,无形财产支配权甚至已超越有形财产权,而成为市民社会财产权利的主要形态,要想维系物权法作为财产归属和利用基本法的地位,就必须有所应变。由此不难得知,支配性乃是物权的“绝对必要构成要素”,缺其不成立物权。而绝对性、客体有体性和优先性等只是物权的“相对必要构成要素”。要成立一项物权,在具有支配性的同时,可能再加上相对必要构成要素中的一种、多种或全部。 [38]在“抽象一般的概念”的意义上,物权作为民法体系的基础性概念,有宽广的涵摄范围,支配性是其唯一根本构成要素。

然而单纯提取公因式并不够,因为合并同类项而形成的抽象概念,在帮助提纲挈领的同时,会随着抽象程度的升高而愈发空洞,在某些情形下由作为规整基础的价值标准及法律原则所生的意义脉络不复可见,而其正系理解规整所必要者。[39]是故,概念的内容必须可以将作为规整基础的,其与决定性原则之间的意义关联,以浓缩但仍可辨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意义上的概念被称之为“规定功能的概念”。[40]就此而言,物权的概念并不应仅仅借省略不同物权之间的差异,确认其共同处而获得的,而更应是借找出物权的特殊意义内涵及其功能而得出的。以绝对性作为物权的判断标准,脱胎于以诉的选取来为权利定性,明显是“倒果为因”。法律建构不应停留于粗糙的直观认知,正常的形式逻辑是先有一项主观权利,再根据此项权利的性质提起相应的诉讼,而不是相反。对于一项权利而言,重要的不在于它可以针对一切人、特定人还是相对人,而在于权利本身的具体构成为何。权利的内容或权利行使的行为特征,而非权利的效力,被作为权利的实质对待。任何民事权利都以一定的利益为内容,权利的实现即意味着利益的实现,但各种权利的利益实现方式并不相同。物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权利主体对物的直接支配而实现其利益的。在物权的诸项权能中,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体现支配性的积极权能,比体现绝对性的消极权能更能反映物权的特殊意义内涵及其功能。在“规定功能的概念”意义上理解物权,支配性仍是其唯一本质要素。

物权是支配权、支配状态的下位概念。有学者指出,支配权早已超出了物权的范围,具体而言包括对物的支配权(如物权、基于债务关系的支配权)、对精神产品的支配权(知识产权)、对自身人格的支配权(人格权),以及对财产权利的支配权(如权利质权)。[41]笔者也认为,广义的财产支配权包括物权、知识产权和权利质权。[42]如上升至支配状态的概念层次,则除了物权和基于债务关系之非物权的支配权之外,还包括没有基础权源或基础权源不明的支配状态,即事实占有。依其支配状态的基础关系不同,各种支配之排他效力的强度上有所区别。一般而言,物权最强,基于债务关系之非物权的支配权次之(在其范畴内又因基础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事实占有最弱。相同的是,无论什么情况下的支配状态都是与其基础关系相分离的。由此可见,物权乃是经由立法者在众多对财产的支配状态中选取某些特定的支配状态改造为物权,其他的支配状态则要么确定为效力弱化的支配权,要么仅是提供临时保护的支配事实。物权的核心内容就是支配性,支配性对于物权而言不可或缺。

综上而言,支配性是物权的唯一本质构成要素。用逻辑的术语讲:支配性是物权的必要条件,即“有之未必行,无之必不行”的条件。明确这一点是证成物债区分的关键,即辨析何者才分别是物权和债权的本质属性,我们不需要找到一个权利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这是做不到的:依据物权法语境中的一个重要原理“物权法定主义”,一种法律关系符合物权的本质属性,且包含其他相应的构成要素,仍然可能由于立法者的无视,而不能称其为物权。比如德国有土地债务,日本有温泉权,这些权利在各自国家都是物权,且契合物权的特征,但在现时中国绝无肯认为物权的余地。因为支配性和请求性分别对于物权和债权而言,符合“有之未必行,无之必不行”的条件,所以皆是对应权利的本质属性。要言之,物权和债权最本质的区别来自内容(内部关系)而不是效力(外部关系);物债区分的真正基础确实在于支配性和请求性。

另须澄清的是,“相对必要构成要素”是从相应权利人的视角观之,如物权于特定情形可能需要具有绝对性要素,但是从相关权利人的视角来看,则不称其为“特征”,如相较债权而言,就不能说绝对性是物权的特征,因为债权完全可能具有绝对性,而物权也可能没有绝对性。因此,具有绝对性的权利固然不能武断地定性为物权,也同样不能径直推断是所谓“物权化”。同理,“债权化”云云,也是言之谬矣。

(二)物债区分合理性的根源:物债区分的不周延性

为何物债区分相对性的学说会长期大行其道呢?笔者认为,这源于一个认知上的错误。“由于潘德克顿法学将财产法分为债法与物权法两部分,所以人们往往试图以债权与物权这两种权利形式来涵盖一切财产权利,一旦出现债权与物权的区分模式无法容纳的情形,就称之为‘债权物权化’或‘物权债权化’”。[43]在新型或者新近引入的财产权利种类之中,固然存在部分财产权利,如知识产权,有可能通过在物债区分二元结构之内加以整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财产权利类型难于恰当归位,进而容易产生对物债区分二元结构的质疑。

也正是由于对财产权利体系二元结构的单一化认识,造成了我们长期对许多权利的性质判定不清。试举两例说明之。其一,股权的性质。在股份公司中,所有人对其所有物的支配权,转化为对财产权价值形态享有收益权为主的股权。关于股权的性质,理论界主要有股东所有权说和债权说两种观点。对于股东所有权说,无法解释的问题是,股东个人实际上丧失了对公司财产最终处分权。在传统所有权理论中,这种核心权能的丧失使股东的“所有权”至少是很不完整的。对于股权债权说,存在的问题是,股权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分配股息、红利的请求权,而主要表现为股东的表决权、新股认购权及股份处置权等,这些均超出了债权的范围。其二,信托财产权的性质。英美法中信托人将信托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或处理,受托人取得该项财产的处分权,信托人或受益人则享有信托利益的收益权。对于受托人和受益第三人享有的权利属何种性质,英美法通过“多重产权”获得了与其传统理论一致的解释,而大陆法系学者则一筹莫展,始终无法自圆其说。有观点认为,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受益人则享有针对受托人的债权。[44]这种解释的不妥之处在于,受托人的权利只限制在财产管理的范围之内,并不能随意处分信托财产,这与民法的“所有权”相差很远。另一种观点认为,受益第三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而受托人则仅享有权限。[45]这种解释又存在新问题。受益人根本无法占有、使用、处分信托财产,也不能收取收益,而只能接受收益分配,受益人也明显不享有民法上的所有权。而依委托人的意图,受托人绝非仅仅享有权,民法上的结构与信托法律结构完全不同。与其将股权和信托财产权利胡乱归位,不如退回原点重新审视,事实上股权、信托财产权等都是区别于物权债权的他种财产权利类型。[46]

由此可知,生活事实对于概念体系而言,从来就具有剩余性和部分不可化约性。借抽象概念建构一个封闭、无漏洞体系的理想,即使在“概念法学”的鼎盛时期也从未完全实现。[47]只是一直以来以绝对权和相对权这样一组对偶闭合的概念作为物债区分基础的认识,遮蔽了事实真相。实际上,债权与物权的区分本身并不是对财产权的周延分类,其并不能涵盖一切的财产权利形式,股权等皆属于物债之外的他种财产权利类型。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债权与物权区分的不周延性”。虽然物权与债权无法涵盖整个财产权利体系,但就两者内部的区分本身而言,则仍然是清晰的。物权债权区分理论合理性的根源恰恰在于物债区分的概念体系是明晰而具有开放性的。

(三)物债区分合理性的反证:“物债区分相对性”学说批判

坚持物债区分合理性者,在中国大陆民法学界中仍位居主流。而面对质疑时,学者要么一笔带过,要么避而不答;回应也是简单地说物债基本区分仍在,相对化只是支流,或言基于继受现实,推倒重来成本太高,在论证上都颇为潦草。也就是说,学界对此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成。不予理睬、自说自话绝非应对良策,直面批评开展反批判、在澄清式和建构式诠释下对物债区分理论予以再证成方为正道。

所谓“色谱论”不能成立,物权债权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模糊地带”。颜色之间有过渡地带,但却不能由此否认各种基本色之间的区分。谁也不能说,蓝色和黑色之间存在蓝黑的过度色带,蓝色与黑色就只具有相对性,蓝、黑两色的概念需要弱化或取消。而且所谓过渡性的颜色其实就是原色之外的独立颜色。同理,也不可由物债之外存在他种财产权利而推知物债之间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据学者考证,在传统民法作出对物权和对人权二元划分之前,就已经出现“向物权”等过渡性、边缘性权利状态,[48]何以其后还会创设出物债二元划分的财产法体系?这是否反证物债二元划分与这些过渡性、边缘性权利状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另外,通过对物权确立的考古来看,论证物权的本质是债权的若干理由之一,“物权由债权转换而来,债权的局部也可以转换为物权,物权法定是将债权转化为物权的技术手段”,其本身就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物权可以依法律行为之外的方式取得,比如先占等,并不一定是债之履行的后果。物权也并不是由债权转化而来,而只是于特定情形,依法政策上的考量,将某些债权产生的支配状态改造为支配性财产权利的结果。至于物权的本质是债权的论断,则更为荒谬。即使债权是由物权转化而来,也绝不能说子体的本质是母体。物权和债权的区分既具有形式意义,也具有实质差别。那种认为债权与物权在本质上都是支配权的说法也是错误的。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人身具有不可支配性,而人身与人的行为是难以区分的。所谓的不支配人身,只支配人的行为的说法,有诡辩之嫌。

由物债区分相对性推衍出来的解决方案,比如废除物债基本区分,而改采排他性财产权和非排他性财产权的区分来划分财产权体系,也是源于误读。物权为什么需要公示,而债权一般无须公示?不是因为物权是绝对权(或者债权是相对权),而是因为物权的种类特定,既便于公示且数量有限。并且由于法技术手段的限制和一般只涉及相对双方,债权不可能也无需要进行普遍性公示。可见,先有支配,再有公示,而不是相反。何者需要公示,不是随性而为,而是依性质而定,公示权利和非公示权利的划分难以成为财产权利的基本划分。

四、“物债区分相对性”若干例证的重新审视

既然物权与债权具有明显的区别与差异,那么,如何看待“债权物权化”和“物权债权化”呢?所谓物权债权化、债权物权化是一些学者在传统物权理论不能充分解释生活现象时所作的一种巧辩。“债权物权化”的逻辑缺陷主要在于将涉他性等同于物权性,在某些特定债权具有涉他效力时,就认为其具有物权属性,这些债权就物权化了。而“物权债权化”则错误地将物权定位为对世权,由此出发,有学者便认为对世性的丧失或降低,会导致物权具有债权属性。此种观点只看重表面现象,缺乏对本质的深刻洞察。德国式的物债二元划分,由于高度的抽象与概括性质,具有非常广阔的解释空间与适应能力。

(一)“债权物权化”现象的再定位

学界对“债权物权化”现象的论述,多以租赁关系的物权化、所有权让与合意的预告登记为范例,下文分别研讨之。

1.租赁关系的物权化。“租赁权”常被论者当作一项独立的权利。一般认为,租赁权是承租人基于租赁合同而对标的物进行使用、收益的债权。[49]但是,租赁权这种说法本身并非一项严格的法律用语。所谓的“物权化”大概有两个意向维度,一为具有物权的某些属性,另为存在向物权转化的趋势,或者说根本就已异化为物权。事实上,“租赁关系物权化”的典型例证“买卖不破租赁”是使租赁契约发生法定的债之承担。在德国法上,租赁关系不需借助不动产登记手段即可“物权化”(产生对抗效力),不难推想,德国民法仍然是坚守租赁关系的债权性质,认为其并不具有登记能力。且各国法律并未给予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用益权利以用益物权的身份,只是赋予债之关系下的支配状态以对抗效力,承租人不可以以租赁权受侵害为由向第三人主张租赁权的效力。由此可见,与优先权一样,所谓的租赁权(“买卖不破租赁”)也并不能说明债权物权化,因为这些权利都是基于对社会政策的考量而赋予特定债权以特殊强化的效力,并不具有变成物权的趋势,或者具备物权的某些特征。使债权变成物权,那就更不可能。实际上这些权利的效力不仅强过债权,也强过物权。难道说效力强于物权的权利还是物权?这无疑是说不通的。 “租赁权”究竟是指租赁债权还是租赁关系下的支配关系呢?事实上,这两者中可能物权化的只有租赁关系下支配关系。如果不认为它需要物权化,那么显然不存在债权物权化;如果承认它需要物权化,物权化的也只是这种支配状态,而租赁债权仍然没有物权化。这样看来,租赁权物权化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租赁权’与其说是一项独立的权利,不如说是租赁之债的效力,它既非以租赁物为客体,自身亦无独立存在的价值。此亦说明,借助‘租赁权’概念而表述的‘租赁权物权化’ 命题,意义实在有限。”[50]

2.预告登记下的债权。预告登记是指为确保债权在特定当事人之间的实现和未来物权对第三人的排他性效力而进行的提前登记。[51]德国法上的预告登记有多种。[52]在诸种预告登记类型之中,实际上只有所有权让与合意预告登记具有“物权化”的可能。究其制度成因,在于买卖契约签订后至买受人经登记成为所有人之间,常存在一个时间差,在此时间差内,提供给买受人(即所有权让与之请求权人)一项临时性担保手段,限制或禁止物权人的再处分权,以保障其所预期的所有权的取得。不可否认的是,预告登记其实是对即将取得的物权所进行的一种期前保护(或者说物权期待权),获得对抗效力的债权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手段,存续时间也颇为有限,登记的最终目标仍然是保护将要取得的物权,预告登记不过是物权的预留登记。预告登记本身可以看做是对本登记所载物权的限制,因此预告登记可以被纳入保全登记或限制登记的范围。也就是说,预告登记是“以限制物权人的处分权为手段,以保全债权人的债权为目的”。预告登记仍然属于物权性质的登记,准确的说,是对物权人的处分权进行的限制登记。

然而就学界的一般讨论而言,所谓预告登记的性质,更为确切地说,是指经预告登记保障的权利之性质。所谓的“预告登记体现了‘债权物权化”’说的也是预告登记下的债权具有了物权的特性或根本就已转化成了物权。笔者的看法是,预告登记下的债权仍缺乏支配性,既缺乏事实上的支配,也因预告登记权利人对标的不构成间接占有和不具有处分权,而缺乏法律上的支配。[53]物权的标的物必须具有现在性、独立性和特定性,而债权的标的,可以由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决定之,只要其标的合法、可能、能够确定即可。预告登记的标的物并不以现存、独立和特定的不动产为限,其可以针对尚未建成的不动产进行登记,此点也与债权完全吻合。并且,预告登记还具有从属性。原债权无效,则预告登记无效。[54]另外,在预告登记中,权利人尚未取得物权,其所处的法律关系根本就不存在原因关系与物权关系的区分。预告登记权利人及其权利本身仍然完全处于该债务关系之中,其权利的实现当然受到此种债务关系的制约,也受到相关债务抗辩的影响,其在此种债务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当然只能是债权请求权。

由上可知,尽管预告登记是属于物权性质的登记,但是预告登记所要保全的是对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债权请求权,此项债权请求权不因经预告登记具有涉他性效力而物权化或成为物权。预告登记制度不能证明“债权物权化”的理论。

(二)“物权债权化”现象的再审视

所谓物权债权化现象,是指某些物权丧失了一些物权特征,降低了其物权的效力,转而具有债权的特征,具体包括登记对抗主义下未登记的物权、具有债权属性的担保物权等。这里就上述二例略加评析。

1.登记对抗主义下未登记的物权。作为第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旗帜鲜明地采纳登记对抗主义模式。公示并非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没有经过登记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仍然合法生效,只不过不能产生对抗第三人之效力。[55]我国大陆及台湾的现行法上,对物权的变动虽以登记要件主义为原则,但兼采登记对抗主义。依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动产抵押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等皆采登记对抗主义。在登记对抗主义效力下,无论标的物的占有是否发生移转,在未为登记之前,这种物权变动仅在当事人之间生效,而对于善意第三人的物权主张却是毫无对抗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是不完全的或者是受到限制的,受让物权的人取得的物权也是不完全的。故而登记对抗主义下的物权究竟是不是物权,深值思量。

显而易见,登记对抗主义下的物权不属于对世权。可是,对世性涉及的是物权的外部关系,而物权的本质和重点在于其内部关系,即支配性。在德国法上,抵押权等担保物权的实现只需要一个“物上执行名义”,即可强制执行而变价受偿。“物上执行名义”可能是基于法院判决,还可能基于担保合同中所约定的执行条款,这时只要证明抵押权已经到期,并从法院或公证人处获得可执行证书。[56]也就是说,担保物权可以不经法院裁决而要求执行,体现了支配性。而债权则需要经过法院判决方可强制执行,表明请求性。这就说明,即使在不涉及到(善意或恶意)第三人的情形下,物权同样是有意义的,且是能和债权相互区分的。登记对抗主义下的物权,支配一方面体现在可以不经相对人协助而实现权利,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排他性,虽不能排除不特定的第三人,但是排除设定物权的相对方也是排除。如果设定物权的相对方对物权行使进行干涉,物权人可运用物权请求权,要求其返还原物、排除妨害等,而若只是债权的话,则一般只能请求损害赔偿。比如一个未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在存续期间内无理由而将土地收回。如认为是物权,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要求返还原物;如认为是债权,则其只能要求发包人赔偿相应损失。更有甚者,所谓不得对抗,并非不发生效力,而是指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在当事人之间业已完全有效成立,在对第三人的关系上亦非绝对无效,仅该受让物权的当事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主张物权变动的效力而已。并且,尽管登记对抗的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但必须在第三人主张物权变动的效力不存在时才发生对抗力问题,而并非因未登记之事实而自然发生。至于对抗恶意第三人,更不待言。[57]所以,未登记而不具备对抗要件的物权与债权仍然是存在实质性差异的。登记对抗主义下的物权仍然可以在概念法学体系中的物权法中找到自己应有的定位,登记对抗主义下的物权并不是物权债权化的表征。

2.具有债权属性的担保物权。对于担保物权的性质,存在着“物权说”、“债权说”、“中间权利说”、“优先权说”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由于担保物权是支配权,所以担保物权属于物权。其一,担保物权性质上究竟属于物权还是债权,主要看担保物权的实现是否需要借助于他人行为的协助。就质权和留置权而言,由于担保物处于担保物权人的控制之下,因而,当被担保债权届期不能清偿时,担保物权人可以径行将之变价,无须征得担保物所有人的同意,也无须担保物所有人的协助,其权利就可以实现,因而显然为支配权。稍有特殊的是,抵押权的行使是在抵押权人不占有抵押物的情况下进行的,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变价需要法院的强制力协助。但是,抵押实现诉请法院乃是立法者为规范权利的行使,衡平当事人利益,防止权利滥用之戕害而设定为例外。民法上所讲的请求权的实现需要得到他人行为的协助,是针对民事关系中的义务人而言的,只有义务人才是相对人。而法院并不是抵押关系的主体,当然也就谈不上相对人的问题。法院应抵押权人的请求,对抵押物实施扣押行为,以帮助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完全是国家运用公权力对私权的保护,如果说这种公权力的运用就是他人行为的协助,就可以认定该权利为请求权,那么,在现代社会,任何民事权利的最终救济,均有赖于国家公权力的帮助,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划分将不复存在。其二,大陆法系国家民法理论的通说将物权分为价值权和实体权,担保物权为价值权而非实体权。担保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主要指的是对担保物货币价值的支配而非对实体的支配。无论是质权还是留置权,权利人对担保物的占有惟有公示的效力,如果动产担保能找到更好的公示方法的话,权利人对担保物的占有将变得毫无意义。同样,在抵押的场合,只要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了控制,那么虽然抵押权人不占有抵押物,也不妨碍对抵押权物权性质的认定。

【注释】

[1]余能斌、王申义:《论物权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马俊驹、曹治国:《守成与创新—对制定我国民法典的几点看法》,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5期。

[2]参见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初版序。

[3]《物权法》第24、 127、 158、 188条等,皆此适例。固然有人对登记对抗主义大唱“挽歌”(参见黄铭杰:《“登记对抗主义”的挽歌—评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六五八号判决》,载《月旦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但登记对抗主义绝非该作者所言的形同具文,成为橘越淮成积之笑柄,详细论述见下文。

[4][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5]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6]参见王茵:《不动产物权变动和交易安全—日德法三国物权变动模式的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7]参见刘保玉:《物权体系论—中国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设计》,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8]刘德良、许中缘:《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质疑》,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

[9]申政武:《物权的本质论与物权法定原则—近代日本法与现代中国法的双重视点》,载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90页。

[10]刘保玉、秦伟:《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及其相对性问题论纲》,载《法学论坛》2002年第5期。

[11]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12]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版,第22页。

[13][日]加贺山茂:《论担保物权的性质》,于敏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5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76页。

[14]冉昊:《论“中间型权利”与财产法二元架构—兼论分类的方法论意义》,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15]李强:《财产权二元体系新论—以排他性财产权与非排他性财产权的区分为视角》,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2期。

[16]参见梅夏英:《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17]参见顾培东:《法学与经济学的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18]然亦有人认为,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区分观念,即以物权和债权为不同逻辑构成,并从这样的权利概念区分中推导出不同法律保护形式的思考方法,与罗马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罗马法尚未以权利概念为体系基础,不存在这样的一般性构成。在罗马法这种诉权体系下,区分物的诉权和人的诉权,与其说意味着基础性权利的区分,毋宁说表现的是法律保护和诉讼形态(方式)的区别。同注[6],第38页。

[19][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2005年修订版),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67页。

[20]徐国栋:《罗马私法要论—文本与分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21]同注[14]。

[22]同注[14]。

[23]金可可:《对人权与对物权的区分理论的历史渊源》,载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466、 478-496页。

[24][日]濑川信久:《物权债权二分论之意义及其适用范围》,载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25]金可可:《债权物权区分说的构成要素》,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萨维尼还认为,尽管不得不承认债权与物权在相对人方面的区别,但此种区分会混淆家庭权与债之间的本质区别,因此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他从论证其新法律体系这一中心任务出发,认为不能以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区分来作为债权与物权的本质区别。参见金可可:《私法体系中的物权债权区分说—萨维尼的理论贡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6]同注[14]。

[27]参见戴东雄:《中世纪意大利法学与德国的继受罗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339页。

[28]参见朱岩:《论请求权》,载《判解研究》2003年第6期;金可可:《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金可可:《温德沙伊德论债权与物权的区分》,载王洪亮等主编:《中德私法研究》(2006.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174页。

[29]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德国《民法典》依效力、内容和客体三重标准建立了财产法体系中的物债二元区分结构,但效力是最主要的区分标准。

[30]法律的出台并不一定会湮没学术的激辩,许多德国学者就提出了与温特沙伊德不同的观点。依金可可的归纳,对于物权的本质特征或判定物权的标准,在德国学说史上,计有绝对性说、支配性说、长期性说、强制执行效力说、破产效力说等,即便在绝对性说与支配性说内部,也各有不同见解。参见金可可:《基于债务关系之支配权》,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31]同注[6],第50-51页。

[32]参见[日]我妻荣:《新订物权法》,有泉亨补订,罗丽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9-11页;[日]田山辉明:《物权法(增订本)》,陆庆胜译,齐乃宽、李康明审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日]近江幸治:《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渠涛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33]同注[14]。

[34]同注[25]。

[35]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26-327页。

[36]参见金可可:《论支配权概念—以德国民法学为背景》,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37]同注[35],第318页。

[38]有学者认为,应将物权和债权分别还原为构成要素的结合,一组构成要素为支配权和请求权,另一组构成要素是绝对权和相对权。然而,本质的不同是,金可可认为,要成立物权或债权,一定必须同时具备两组构成要素中各一项特定要素,且这两组构成要素同等重要(同注,金可可文)。然而笔者认为,第一组构成要素为本质要素,物债成立必具其一,而第二组构成要素则为非本质要素,一般情形物债成立也分别具有某一要素,但并非一概如此。

[39]同注[35],第332页。

[40]同注[35],第355页。

[41]同注[36]。

[42]具体论证可参见温世扬:《财产支配权论要》,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43]同注[25]。

[44]周小明:《信托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45]同注[44],第34页。

[46]尚须注意的是,信托财产权是英美法系的产物,而后为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所继受,并产生系统性难题。除了将信托财产权定性为物权债权之外的他种财产权利类型之外,解决之道还可能为从根本上否定该项法律移植的合理性。参见李培锋:《英美信托财产权难以融人大陆法物权体系的根源》,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5期。

[47]同注[35],第330页。

[48]同注[14]。

[49]常鹏翱:《物权法上的权利冲突规则—中国法律经验的总结和评析》,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50]朱庆育:《“买卖不破租赁”的正当性》,载王洪亮等主编:《中德私法研究》(2006.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1页。

[51]于海涌:《论不动产登记》,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52]同注[4],第416页。

[53]参见金可可:《预告登记之性质—从德国法的有关规定说起》,载《法学》2007年第7期。

[54]参见程啸:《试论<物权法>中规定的预告登记制度》,载《中国房地产》2007年第5期。

[55]参见于海涌:《法国不动产登记对抗主义中的利益平衡—兼论我国物权立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之选择》,载《法学》2006年第2期。

[56]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下册),申卫星、王洪亮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173页。而在中国大陆,无论担保物权、债权,都必须通过诉讼才可能获得强制执行。以至于在司法实务中,如果不涉及到第三人的情形,物权和债权实现的情形没有太大区别。但这无法证明无对世性的物权与债权无异,而只能说明我们对此的法律规制,大有问题。比如抵押权的标的物可以由债务人提供,而需要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时候毕竟是例外情形,那么不存在第三人时,这种抵押权究竟有何意义?且和债权有何分别?

[57]参见屈茂辉:《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研究》,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下册),申卫星、王洪亮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日]我妻荣:《新订物权法》,有泉亨补订,罗丽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5}.[日]田山辉明:《物权法(增订本)》,陆庆胜译,齐乃宽、李康明审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刘保玉:《物权体系论—中国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设计》,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8}.于海涌:《论不动产登记》,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9}.梅夏英:《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实物期权法论文篇8

关键词:用益物权;光船租赁;债权

船舶的物权属于特别物权,与民法调整的普通物权一样具有物权的共同属性。但我国的《物权法》是在2007年制定实施的,而我国的《海商法》在1992年就制定实施了,那时我国法律中的物权概念还没有形成,所以海商法对于船舶的物权语焉不详,"《海商法》第二章规定了船舶物权的相关内容,但并没有采用船舶物权的称谓,而是以''船舶''代之" 1。 由于《物权法》是新制定的法律,物权的概念在中国刚得到认可普及,学术界的目光都投入对普通物权的研究,在特别物权的研究上还比较稀少,所以作为特别物权的船舶物权,梳理一个完整的物权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从《物权法》看船舶的物权的不完善

现有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物权法,一般都按照一个清晰确定的划分逻辑即"完全物权----限制物权"。我国2007年制定的《物权法》也是依照这个逻辑划分编制起来的2。我国《物权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因此在这样清晰完整的物权体系框架下来研究船舶的物权就有了理论依托和支持。

如上所述,《物权法》是按照"完全物权(所有权)----限制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逻辑划分物权的。而《海商法》中船舶的物权则是所有权、抵押权、优先权和留置权。"以我国《海商法》的具体规定为依据,存在我国《海商法》中的船舶物权主要是《海商法》第二章规定的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船舶优先权以及船舶留置权。从性质上讲,除船舶所有权外,其他均属担保物权"3。可见船舶物权只包括作为完全物权的船舶所有权和作为担保物权的船舶抵押权、优先权和留置权,在我国《物权法》中关于物权的划分逻辑下,船舶的物权显然缺失了用益物权。 "因此,对于以船舶为客体的物权---船舶物权,除应存在船舶所有权与船舶定限物权之划分外,理论上也应存在以船舶为客体的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之分类"4。

所以确立船舶用益物权是对船舶物权体系的完善,对以船舶为客体的理论和实务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船舶作为用益物权客体的理论依据

船舶是特别物权,要研究船舶的物权,首先给研究《物权法》中的物权以及用益物权,为船舶作为用益物权的客体寻找理论依据。

我国《物权法》第117条是用益物权的定义:"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从这一条款可知,无论是不动产还是动产都可以成为用益物权的客体,但是《物权法》中只规定了四种用益物权的典型类型,即土地承包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其他法律规定了包括《物权法》第123条中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养殖、捕捞权等至少六种用益物权类型。从这十种用益物权的类型来看,都是以不动产为标的,没有一种是关于动产或者是准不动产的规定类型。

用益物权这一随着物权的确立而得到关注的复杂的权利类型,《物权法》制定时在法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以至于《物权法》颁布后,仍有很多学者比如梁慧星教授曾对《物权法》中规定的用益物权的类型提出质疑5。但参加我国《物权法》制定的孙宪忠却认为《物权法》第118条等条文,对于设立更为广泛的用益物权类型提供了可能。另外孙宪忠还认为《物权法》第117条的规定,在动产之上设立用益物权的可能性,在立法上并没有排除6。

至于船舶的属性,船舶是动产,但由于船舶自身价值巨大以及在物权公示原则上实行不动产的登记规则,船舶被描述成为"特殊的动产"、"动产作为不动产处理"等,《物权法》把船舶认定为"准不动产"。

如上所述,无论是《物权法》第117条,还是参加立法的专家,都没有排除在动产上设定用益物权的可能性。那么作为"准不动产"、"特殊动产"的船舶自然在理论上找到了设定用益物权的根据。

三、是否存在船舶用益物权的争论

对于船舶是否存在用益物权,至今学界还在讨论,有些人认为根据《海商法》第144条,光船承租人就承租船舶所取得的权利已经具备船舶用益物权的基本特征,完全可以被定义或规定为一种船舶用益物权。

《物权法》第117条是用益物权的定义:"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对比《海商法》第144条:"光船租赁合同,是指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不配备船员的船舶,在约定的期间内由承租人占有、使用和营运,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由此对比可初步得出,在光船租赁形式中,承租人对出租人的船舶,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这样看来似乎可以得出光船租赁是船舶的用益物权的表现。

但有些学者却提出许多质疑7:

首先是根据大陆法系中的物权法定原则,既然《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十种用益物权的类型,其中并没有船舶的用益物权,所以光船承租权不能是用益物权。

这一点在本文第二部分已有涉及,即虽然大陆法系遵守物权法定原则,但我国的《物权法》是个新法,特别是"物权"这一概念的认定,更是历经长达9年的争议。虽然此法对用益物权的类型进行了明确的指定,但作为参与立法的专家孙宪忠在他的《物权法立法尚未解决的十六个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到了用益物权类型还应该发展8。所以如果不承认物权法定的局限性,势必不能与时俱进的分析物权,难免使物权趋于保守和僵化。

其次是从用益物权的客体上,用益物权的标的大多限于不动产。这一点在上述第二部分也已解决。"对此本书作者不予认同。在设计这个条文时,立法工作机关曾经征询过本人的意见。我的看法是:虽然用益物权在当代社会主要以不动产为标的物,但是用于经营的大型动产,比如船舶、车辆甚至一些大额存款等,因为有稳定的收益,因此负担用益物权照样可能。"9

这一点上再赘述一下:《物权法》第117条已明文规定用益物权的设立包括不动产和动产,立法专家也声明并没有排除大型动产,比如船舶等负担用益物权的可能性。虽然《物权法》中只明确规定十种用益物权的类型且标的都是不动产,但若仍以物权法定和用益物权的标的是不动产为理由来反对在船舶上设立用益物权,显然力度并不大。

最后也是比较有力度的质疑是:探究用益物权的历史和各国立法例,基于租赁而产生的租赁权不能作为用益物权,即光船租赁权实际上是对船舶的债权利用权。在这一点上,学界对租赁权是属于债权、物权、债权的物权化以及租赁权与用益物权是否无本质区别上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对于租赁权和用益物权的区分,有些学者仍然认为租赁权必定属于债权,而有些学者已经超前的认为租赁权必定就是物权,比如:"在形式上租赁权和用益物权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实质上讲,笔者认为把租赁权视为物权更具有经济、社会价值。与其对租赁权的性质囿于通说而对其物权性质遮遮掩掩,还不如我们勇于承认,租赁权就是物权。而且,由于租赁权是使用他人之物,就应该属于用益物权范畴。10"从另一方面讲,用益物权最常见的应该就是通过租赁方式来实现的,比如土地租赁,就是通过租赁来实现对他人土地的用益物权。"特别是在土地利用的一元方式下,租赁可以成为惟一的他人土地利用方式" 11。

比较折中的观点是租赁权的物权化,"该说源自德国。德国最早确立了"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则,赋予了租赁权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效力,以至于被学术界奉为债权物权化的典范。该说认为租赁权仍属债权,但法律赋予其对抗租赁物之买受人(或者还包括抵押权人)的效力,属于物权化了的债权。该说是目前关于租赁权性质的通说,其实质仍是债权说。循此说,许多国家立法都将租赁关系列入债权编予以规定,同时又规定买卖不破租赁等特殊规则。12"

可见对于船舶的用益物权这一讨论上,争论最终落脚到租赁权是债权还是物权是光船租赁权是否能被认定为用益物权的关键。

四、光船租赁权属性的争议

光船租赁与一般的租赁权相比,更加具有物权化属性。"光船租赁关系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但具有某些物权的特点。13"如上所述,学界通常认为光船租赁权毕竟还是租赁权,是一种债权关系。

如果说上一种观念属于"保守派"的话,那么持有光船租赁属于用益物权甚至租赁权就是物权的应该属于"激进派"了。

且看"激进派"的观点:

首先把用益物权的特征和光船租赁权的特征对比可得出14:

1.用益物权是他物权。用益物权的标的物,是他人之物,权利人对他人之物享有支配权。光船租赁权是租赁他人之物而得以对所租赁船舶行使法定权利,也属于他物权。

2.用益物权是限制物权,即权能内容有限制的物权。用益物权的权能中包括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能,不能包括对物的处分权。光船租赁权同样符合限制物权的特征,在租期内,船舶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从出租人转移给承租人,但船舶的处分权仍属于作为船舶所有人的出租人。

3.用益物权是有期物权,用益物权的设定,从法理上来说一般是有期限的,期限届满后标的物复归所有人。光船租赁权也是有期限的,以一定的租期为限,租期届满后复归出租人,而且租期往往较长。

"其次从法理上分析。光船租赁权完全具备物权之共性效力,即''物权三效力说''认为的物权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及物上请求权,这是因为:

1.光船租赁权具有排他性。在同一租赁物上,不容许成立第二个租赁权,即出租人不能在同一租赁物上同时设定第二个租赁权,因为在有效租期内出租人无权把租赁物移转给第三人占有。

2.光船租赁权具有优先性。在租赁权设定后,出租人又在租赁物上设定物权,该物权的行使不得妨碍租赁权。比如,出租人与第三人在租赁物上设定抵押权,"买卖不破租赁"原则仍比照适用于抵押物的强制拍卖,即"拍卖不能击破租赁",租赁权可对抗后设定之抵押权。

3.光船租赁权具有物上请求权。租赁权受任何他人(包括出租人)之妨碍或有妨碍之虞,承租人得以请求他人排除妨碍或预防妨碍。同时,物上请求权派生出物上追及力,不论租赁物被辗转于何人之手,承租均得追及物之所在,而直接支配租赁物。另外,依租赁权派生出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出租人转移租赁物所有权未事先通知承租人的,承租人可主张该行为对承租人无效,可请求法院撤销之,即使于强制出售情形,亦不能剥夺承租人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15"

由上述可知,光船租赁作为用益物权的认定已经超出了租赁权是否被物权化的范畴,必须立足与租赁权能否归为物权上,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五、结语

其实"保守派"和"激进派"的焦点最终落脚到租赁权归属究竟是债权还是物权的争论上。而对于光船租赁,无论有多少条论点论证其作为用益物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仍然无法突破租赁权作为债权的基本认定。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租赁权仅仅作为债权的认定显得过于简单和绝对,德国的"买卖不破租赁"使租赁物权化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过分绝对的把租赁权界定为物权还显得不成熟。也许随着《物权法》的发展,最终会对租赁权的归属有一个定论。

所以我认为只有当租赁权的属性界定明确时,光船租赁权作为用益物权才能被确定下来,同时船舶的物权体系才能完整起来。

在我国光船租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租赁形式发展到融资租购形式,当事人之间也不再是简单的债权法律关系,而是越来越复杂化、人性化、物权化。在现实中,由于船舶的特殊性,船舶用益物权的明确对于保障当事人利益,保障船舶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志文 《论物权法框架下的船舶物权》 载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11月

【2】孙宪忠 《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第117页

【3】司玉琢主编 《海商法》 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8页

【4】司玉琢主编 《海商法》 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8页

【5】"梁慧星教授对《物权法》基本条文的讲解" 载于中国仲裁网 2008年1月17日

【6】孙宪忠 《中国物权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第134页

【7】李志文 《论物权法框架下的船舶物权》 载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11月

【8】孙宪忠《争议与思考--物权立法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17页

【9】孙宪忠 《中国物权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第135页

【10】宋刚 《论我国用益物权的重构--以租赁权性质展开》 载于《河南社会科学》 2005年3月

【11】宋刚 《论我国用益物权的重构--以租赁权性质展开》 载于《河南社会科学》 2005年3月

上一篇:企业市场论文范文 下一篇:风险投资行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