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0-13 03:59:50

基于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教育要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要人而异,教师在决定教什么、如何教时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目标及认知规律,要从大学生的学情出发注重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的\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到“教”与“学”的转换,变“要我学”成为“我要学”。本文以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本科生学情调查为出发点,以访谈的形式对本科学生在学习信念、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学校适应、学习收获方面的表现进行调查,提出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规划能力的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与时俱进,教学相长等一系列的看法,希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学情调查;学习态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03-03

大学生学情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投入与学习成果的获得,包括大学生的学习信念、学习方式、课堂体验、学校适应和学习收获。大学生学情调查即是对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具体表现的信息收集与评估。这些要素对评估大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学情发展概述

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学生学习与发展在西方高等教育先发国家逐渐成为高教研究及质量保障所关注的重要议题。2000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学后研究中心和调查研究中心与全美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开展合作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启动,此后每年对高校学生举行一次全国性年度调查。自2009年起,厦门大学自主设计问卷及开展了首次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清华大学引进美国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对中国大学生展开调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开展了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这三项调查都以全面或局部了解我国大学生的学情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升院校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

二、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学情分析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作为海南大学二级学院,地处海南省儋州市,属老少偏贫地带,定位是应用型本科,相对于普通本科校院对学生有更高的应用性和实践技能要求。本次调查针对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包括大一(2015级)至大四(2012级)四个年级,通过语音、视频、当面问答等形式,对学生分为一次或多次进行随机抽样访谈调查。访谈问卷调查样本总量为400份,经过录音以及记录整理,有效调查结果为384份,有效率为96%。有效访谈结果中,包括:大一学生72份,大二学生69份,大三学生97份,大四学生146份。

访谈问卷问题设置覆盖大学生学习信念、学习方式、课堂体验、学校适应、学习收获五个方面的内容,共20道题目。其中,涉及学生学习信念2题,包括对个人学习目标与学习主动性的提问;涉及学生课堂学习行为5题,包括对师生关系、课堂体验、同学交流的提问;涉及学生学习方式和策略4题,包括对个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以及知识理解的提问;涉及学校环境及学校归属感6题,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对学校设施的满意度调查,包括对学校设施、学校心理归属感的提问;二是对学校生活融入程度的调查,包括对同学关系、学校活动参与的提问;涉及学习收获的题目2题,包括对个人技能掌握程度和个人发展自评的提问;最后包括一道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的提问。通过调查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学生学习态度普遍积极,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观念。在“学习信念”和“学习方式”类别的访谈中,69.79%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目的在于为课堂作业、课堂测试以及学校统一进行的各种类别考试做准备;29.95%的学生提到,自己的学习行为来源于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计划以及职业生涯相关计划。54.95%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行为和过程出于自我主动学习认识和取得成绩后的心理满足感,这种学习行为稳定且持续;但仍有45.05%的学生承认他们的学习行为来自学校课程、辅导员、授课老师和学校考试的压力或约束。数据表明,学生对专业考试或学校考试较重视,对学习的态度普遍积极。但就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角度来看,近一半学生的学习行为较被动,有待加强。

2.学生学习习惯多样化,考试导向学习意识较强。在“课堂体验”的访谈调查中,41.93%的学生认为他们专业课程设计和老师的教学内容符合他们的真实需求;52.86%的学生认为,有些课程符合他们的真实需求,有些则没有实际意义。37.76%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跟进教师的教学内容且认真听课记笔记;51.04%的学生表示他们不能与教学进度同步,通常上课会玩手机或自学甚至逃课。在“学习方式”类别的访谈调查中,64.84%的学生倾向于老师画好知识或考试重点后回去自己突击背诵,47.92%的学生表示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能够做到完全理解,并且喜欢课下反复思考。

综上学生对学习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具有多样性;同时,大部分同学出于拿奖学金、保研、出国等目的,根据自我学习需求情况去对待不同的课程,学习意识大体以“考试”为导向。

3.学生对师生交流普遍重视,但实施度较低。在“课堂体验”类别的访谈调查中,79.69%的学生认为师生交流很重要,只有48.18%的学生曾与老师在课堂或课下进行较多的交流。其中,在认为与老师交流很重要的学生中,有38.89%的同学很少或几乎没有与老师有过接触。据进一步了解,他们因性格内向、老师工作忙等原因在没有特殊或紧急的事情不会去找老师交流。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重视师生交流,认为师生交流很有必要,但出于各方面原因,师生交流的频繁程度并不高。

4.学生在自我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能力不足。在“学习收获”的访谈调查中,43.2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已有的学习中具备了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在这些学生中有89.76%的学生表示他们有信心利用大学学习的知识技能找工作或这些技能对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有帮助;53.6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和掌握的技能非常迷茫:有的不确定大学里教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完善他们的个人发展或帮助他们找到心仪的工作;有的同学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今后从事怎么样的工作,没有做过规划,目前的学习只是为了拿到大学文凭。除此之外,3.12%的学生表示上大学没用,没学到什么。从以上数据得学生仍然缺少一定的自我规划意识和能力,学校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能力的项目需要增加和落实。

三、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改革对策

通过对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在校本科生调查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方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改进意见。

1.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规划能力的实践活动。尽管每个专业在新生入学时都会进行专门的入学教育,但是见效不大,因此教师应当尽早给学生拓展一些思路,向其普及相关专业及就业前景的基本信息,做好引导性工作,使学生在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之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与规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明确所学专业日后的发展前景,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设定总体战略目标,然后用目标倒推法对目标进行细化,精确到每一年、每一阶段。

能否利用自主学习意识进行深层次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应当先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具备哪些能力,欠缺哪些技能,可挖掘的潜力有多深,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再从学生就业、社会需求的角度开设实操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提高学生技能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匹配度,解决技能与岗位不匹配的矛盾,同时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2.优化课程设置,让学生课程选择更加灵活。很多学生在为学校提建议的问题中提到“想让自己上的课程更加灵活”、“课表过于固定,想上更多自己喜欢的课”。在访谈中也可以发现: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或者认为有些课程对自己没有意义的学生,在课堂上持消极态度,并且学习目标只局限于通过考试。因此,学校应该提供更多可自由选择的课程和实践课。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就业方向和个人兴趣选择实用的计算机课程,熟练办公室软件的操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参加相关实习模拟和求职模拟课程;已经获得四级和六级的学生适当减少英语常规课转为参加其他英语针对性课程(如专业八级或托福课程)。学校可以参考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来判断社会未来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在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两者相结合,开设一些充满干货、满足各方需求的课程。这种基于满足双方意愿而开设的课程,促使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三位一体”的良好合作共赢局面。

3.改革教师授课形式,增加课堂互动。保证一定程度和频度的师生交流,对学生学习方式和课堂体验均有正面影响。这更加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辅导并提供建议,组织与授课内容相近的教学实践活动活樱从而激发学生采取深层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已经在专业课和公共课上增加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包括小组调研、课堂展示、情景模拟等。不同形式的师生交流活动也应该开展,例如:设置教师答疑课;将平时表现以更大的比例纳入期末考核;增设校长信箱、教务微博等。海南大学已经设立了及时反馈机制,每学期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师评价和对授课教师的教评工作也为学校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诉求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4.丰富课堂内容,以结合案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学习就是改变大脑的过程,即让N个原本没有联系的脑细胞之间发展出新的联系,构成新的网络。教师上课时可多引入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这些案例与师生们息息相关,比抽象的公式、数字、空洞的文字更容易和学生产生联系,从而促进脑细胞之间产生新的联系,更利于学生接受、掌握知识。营造一个丰富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多接触新事物、与不同的人交流,同样可以促进脑细胞的增长,师生双赢。

5.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与时俱进,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做出适当改变。教师不应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评判、对待其学生。而是转为任务导向型,以学生能够输出所学为目标,把学生的学习动力由应付考试、教师、学校转换成内驱力――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效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教授专业课程之外,也应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在高效学习方面给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如课余时间跨领域研究大学生心理学、高效的学习策略和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更高效地投入学习。平时也应多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关专业的前景,与时俱进,不能“新瓶装旧酒”。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才能在学生面前更有说服力。同时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互相尊重,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赵蕾.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H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2013.

[2]朱新荣.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0.

[3]韩晓玲.基于NSSE-CHINA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4]蒋甜甜.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and significant to educat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pparently,teaching methods vary with each individual. The teachers should consider 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to meet the students' needs interests,goals and cognitive law.From where the students stand,the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dopt suitable methods such like inspiring,guiding and encouraging the students so as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same ti

上一篇:通识课程《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的建设与实践 下一篇:“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