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时间:2022-07-28 12:06:47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摘要:消费差距逐渐增大,表现在大学生中的贫困生与富有生在消费上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使学生之间的消费出现了分化。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教育等从社会学视角来改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措施。我们认为,应该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大学生消费的环境,以及转变其消费观念等几个方面着手来引导他们正确消费。关键词:社会学;视角;大学生;消费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161-0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在消费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大学生这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观念上与以往相比更是有明显的变化。其消费已不仅仅是体现在生存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购买名牌与时尚产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生现在的这种消费行为,会发现其主要受三点因素所影响,即文化、社会与家庭。法国社会学知名学者玛克・格蓝诺威特对消费行为有很深的研究,并对此提出了“入嵌”论:他认为消费行为不能仅从纯理性的方面看待,而应将其看成是嵌入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理念下的一种经济行为。有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一些大学生在心理上有炫耀的倾向。这些人想以消费品牌商品来表明自己的富有。美国学者钒伯伦在他写的《侑闲人》一文中阐述了“炫耀类购买”的含义,他觉得富有金钱的人消费奢侈品的目的并不是真正为了生活所需,而 是为了向社会其他人证实自己的富有。 一、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现状研究 (一)消费差距逐渐增大 消费差距逐渐增大,表现在大学生中的贫困生与富有 生在消费上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使学生之间的消费出现了 分化。一些富有的学生穿着品牌衣服,手拿时尚手机,出去 游玩往往以车代步,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而另一些来自生 活拮据家庭的贫困生面临连学费也交不上的窘境。这种分 化对贫困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刺激。当他们看到那些富有 同学的消费后,心理上会感到有些失衡,进而影响了他们 的性格:在性格上往往有过度的自卑或过度的自尊,并显得

敏感、孤僻,有强烈的金钱欲望。 (二)消费比例不平衡 大学生消费比例不平衡是指在人情方面的消费比例高。这里所说的人情消费是为大学生相互之间,及与老师、朋友之间的消费。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非常崇尚礼仪,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注重通过礼物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大学生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在与人的交往中,往往习惯用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近些年来,大学生用于人情交往的礼物越来越贵重,价值也逐渐升高,高额的人情消费成了大学生消费的主要部分。

(三)大学生消费具有依赖性

大学生消费具有依赖性,这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期,不属于就业人群,本身并没有经济收入,他们的消费资金主要是个人家庭来提供,对家庭的依赖性强。购买高档的消费品对大学生既没有实际上的用处,又使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不少学生还因此形成了依赖的性格,丧失了独立自主的精神。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代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的休闲方式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在周末看电影、打球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方式,例如举办舞会、上卡拉ok 厅、咖啡屋等。同学之间交往的礼物价值也逐渐增加,有名表、皮具、高档手机等等,都价格很高。笔者还发现,大部分同学购买高档礼物的经费都是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挤占,不足部分由家里补足的。如此高的礼物消费,严重影响了其他方面的消费,有的同学常常当月透支下月的费用。

(四)追求享乐与过度消费

据调查,有不少大学生在消费上存在着透支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近些年来在校园中弥漫的享乐主义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追求享乐而不考虑自己家中的现实经济状况,购买一些对自己作用不大的高档消费品,如名表等。

这些大学生的消费已超出了个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加重了家庭的负担,甚至有的家庭出现了为举债供大学生高档消费的情况。

二、从社会学视角来改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措施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全民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物质方面的购买力增强了,消费观念也改变了。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处于落后的状态,与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没有营造出和谐的文化环境。从而使许多人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难免受到影响,在消费上出现浪费的现象。因此,需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才能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使他们摒弃错误的消费观念,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window.location.href = "/Login.aspx?Url=/Text/Article.aspx?titleid=xllx20150272-1";

上一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下一篇:论廉政建设的路径及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