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思想熏染结合教学一例

时间:2022-10-13 01:15:33

作文与思想熏染结合教学一例

语文教学的全部内涵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打好学生做人的基础,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全部内涵落到实处并能彰显个性化发展特质的重要途径。究其根本,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和一种态度:两种能力即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一种态度即对待生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怎样“做人”。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功用应立足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做人和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本次作文教学我决定选取环保这个话题进行设计。环保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留给我们的最沉重的话题,也是当今社会人人必须勇敢面对、反思并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引导学生正视、反思这个话题并能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我认为这是当下高中生最值得做的。为了增加本次作文教学教育意义的厚重感和感染激发学生的写作情绪,我对文题的表述采用了列举事实的叙述和设问评议方式。拟题如下:

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中东部地区几近“全军覆没”,104个城市重度污染。有报告显示,近年来地球环境全面恶化: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全球有超过3亿人生活在空气混浊的城市中;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城市;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气候反常现象,天气灾害日渐频繁;全球森林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全球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化学杀虫剂使用量超过270万吨;全球40多种鱼类因捕捞过度而濒临灭绝;现存物种中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平均每小时有6―9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颗极微小极普通的行星,也是迄今所知唯一能真正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若地球环境以此趋势继续全面恶化,人们或许要问:人类这一生物物种还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多久?人类当自惊醒!

请根据上述材料按要求作文: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大胆深入思考,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角度和写法可以灵活多样,表达方式依行文需要而定;③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在这个拟题中,我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开放类作文的写作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存环境的情感。

在给学生出示了作文题之后,我发现课堂气氛变得凝重起来,一扫往日的浮躁――显然,学生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我明白了,这些文字深深触动了学生的良知。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于是,我抓住了这个宝贵的瞬间,对学生进行了及时的点拔:“同学们,读完这段文字,相信你们跟我一样有难以平静的心情,因为这里有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大家请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性句子:‘地球环境全面恶化’,然后是触目惊心的数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人类当自惊醒!’这句话怎样理解呢?先请大家观看一个视频。这是迈克・杰克逊的一个MTV(音乐电视),名叫‘EARTH SONG’(地球之歌)。”(画面开始是阳光普照、露珠闪烁、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清晨美景,世间和谐而美好――接着出现于画面的是代表工业文明的机器开进了森林,污水流进了河流,黑烟笼罩了天空――人类的邪欲之火焰也熊熊燃烧起来:战争毁坏着家园,枪口对准了飞禽,利器射向了走兽――世界沉没在了血腥之中!自然终于暴怒了,对人类开始了强有力的报复,大风、沙尘之后,整个世界死一般的寂静……善良的人们开始了忏悔,祈求上苍的救助,撕心裂肺般的苦痛之后,上苍帮助人世间时光倒流,重返和平美好如初的世界。)

播放结束后,课堂气氛更为凝重,学生的神情都极为严肃,有些学生的眼中含着闪闪的泪光。我不失时机地用沉重而平缓的语调对同学们讲述:“同学们,这个MTV中的画面同文题中的文字材料一样,都令我们深思。画面中那一个接一个撞击我们心灵的人类行为与文字材料中那一串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联系起来,我们吃惊地发现:地球环境的全面恶化是我们人类自身造成的,是人类自身在无限膨胀的欲望驱使下,对大自然进行疯狂掠夺和肆意破坏造成的。文题材料中的那句话:‘人类这一生物物种还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多久?’这是一个极其沉重的反思设问,它所指明的是什么呢?”(在此处,我留出了比较充足的课堂时间,要求学生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小组间展示。)

在学生们大胆热烈地争论展示之后,我作了如下表述:“作为自然界最高等动物的人类,在向宇宙无限地伸张着自己的聪灵智慧的同时,当看到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的时候,当看到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的时候,当野生动物的最后一声悲鸣不再在沼泽上空回荡的时候――是否也从某种意义上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呢?人类的确当自惊醒了!这就是这段材料的主旨――一个震撼人心的话题,也是我们写作这个文题所要围绕的中心。如果说迈克・杰克逊的《地球之歌》是以极其理想的方式作为结局表达人类的一种良好愿望的话,那么我们所处的现实则要显得惨淡和冷酷的多。”

在完全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题目要求:文体不限,内容广泛,可写角度多,创新机会多;“大胆深入思考”分明是提醒在理解大前提、大范围的情形下,要敢于和善于创新。我将思考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自己,在引导学生交流思考结果后,我发现学生大多是从两个方面四个问题入手的:(1)地球环境全面恶化――怎样恶化(现状),为什么恶化(原因);(2)人类当自惊醒――为什么惊醒(原因),惊醒后怎么办(行动)。

一节课后,文章交上来了。批阅之后,我惊喜地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极富热情、胸怀正气、有鲜活个性并擅长表达的高手。从文体上看,有叙有议,有虚构,有想象,有小小说,有散文,有短剧,也有书信,日记等。从内容上看,有以叙述、描写为主借他物之口揭示环境恶化现状和根源的,如《旅鸽的故事》、《小鸟飞飞奇遇记》、《大鲸鱼欢欢的遭遇》等;有以描述典型生活场景和人物活动揭示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危害的,如《为了健康的活着》、《我所见到的“雾都”》、《最后的家园》等;有以夹叙夹议的随笔形式反思人类恶行的,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切莫毁了我们的家园》等;有以大量事实和深刻透彻的建设性分析为主寻求解决办法或发出号召的,如《人类家园规划之我见》、《爱我家园,从我做起》、《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环保,请从身边做起》等等。这种局面可真谓内容上“百花齐放”,文体上“各显神通”!

综观这次教学实践,我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1.作文教学与其它语文教学相比,更应时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人为本,通过完善人来完善文,以完善文来完善人,使文发于人,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活力和创新精神。

2.要善于搜集写作素材,要善于进行创新设计。语文教师应多方面吸收新鲜信息,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灵感,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创意。学生能创新须先教师具备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的习得须在实践中进行。

3.一次成功的写作往往是积极投入、热情参与的结果。因而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点燃创作的,创设浓烈的情感氛围:写作应让学生在激情中进行。

4.写作是情感经验的表达。在平时的生活积累中,应培养学生的成人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将自己充满良知的灵魂植入广阔的人类社会中。

总之,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景,把学习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这才是本次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上一篇:妙用“错误”,展现智慧与情怀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创造性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