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10-13 12:41:39

培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创新思维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广播作为主流媒体也越来越专业化、系列化。主持人在创办栏目时针对性、服务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主持人节目刚刚开播的时候精心创办,收听率很高,社会反响也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越办越不如开办之初,毛病也不断出现。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节目只注重了形式的新颖、独特,而忽略了节目的内涵与深度。

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主持人必须亲自参与节目的采、编、播工作,熟悉和掌握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前期采访和调研工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深入基层,多方观察,调查座谈,舍得下工夫把前期采访与后期编辑、制作、播出紧密结合起来。全国许多电台主持人多采用开放性结构,主持人现场直播、记者通过电话报道,听众直接或间接地广泛参与。形成了具有一定空间的规模感。为保持这种气氛活跃而有序。主持人需要不断地提供背景材料,作必要的议论,引申强化重点使节目内容深化。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主持人现场发挥的能力是与平时的积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主持人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新闻敏感。高尔基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播音主持队伍殊的群体,集记者、编辑、播音主持于一身,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作坚实的后盾。是绝对不能胜任的。长期担任直播节目的主持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尴尬。那就是在记者提供很好的新闻事件之后,主持人本应作必要的引申,以强化重点、深化主题,但是临场发挥时主持人却捉襟见肘,语言颠来倒去,主次不分,思维不清晰、无条理,抓不住根本的东西,使节目流于平常。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并增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直觉能力。即对目标的思维洞察力,对事物本质的直接把握。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常遇突发事件,很少有思考过程,需立即作出判断、反应、组织语言,这一切都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没有机敏的直觉反应能力是把握不好的。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应根据听众、嘉宾不同的社会层次,恰如其分地提问,巧妙地解答。由此我们领悟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应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努力做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新思想、新见解的正确分析判断,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其次是灵感思维。灵感即创作火花。灵感来时思路开阔,反应敏捷,反之,则显得反应迟钝。人类的思维是大脑对周围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也是人时周围世界间接和概括的认识过程,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思维材料从客观世界而来。因此,提高思维能力的第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客观世界的接触和观察,大脑接受的刺激越多,反应越多,大脑中的各类信息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人的经验获得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所谓“行万里路”是直接经验;所谓“读万卷书”则是间接经验。丰富的直接经验对于人的思维发展有莫大的好处,但就个体而言,每个人的直接经验都非常有限,而经由学习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却是可以无穷尽的。每个人的思维品质是不同的。接触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思维成果。思维品质高的人往往富于创造性,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所以优秀,前提是拥有出色的思维能力。

新闻性节日不断出现新信息、新情况,要求主持人也要有新思想,在接受信息后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想法,这就是思想的过程。主持人平时注意积累知识,注意通过偶然事件去触发联想。点燃灵感之火,会使节目大为增色。如果说直觉能力是强化主持人对问题本质的把握,那么灵感思维就是处理问题的思维源,二者相辅相成。

二、知识的培养

只有学识丰富渊博,思想才能博大精深,主持节目时也才能旁征博引,见解新颖,使所主持的节目内容充实,丰富多彩。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只有多了解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风俗、习惯等情况,才能使听众和观众喜欢你的节目。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善于使用各类工具书和参考书获取知识,独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才能胜任节目主持人的工作。

实践证明,知识面不丰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采访有关专家的谈话就很难展开。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采访一住地质学家,专家谈的一些基本地质学名词主持人都不懂,以致不断打断专家的谈话,请其解释这些名词。最后这位专家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通俗的地质学科普书让主持人回去读完后再继续谈下去。

一位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对知识的培养还表现在文字功底的深浅,进而反映出他的文化素养如何。可以说,新闻节目主持人文化素养的高低,文字功底扎实与否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文字功底、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最主要的基本功之一。这种能力包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语法知识及运用能力、大量的词汇与良好的修辞能力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逻辑思维使其把话说得正确、说得合乎事理。语法研究连词造句规律。使其把话说得通顺,合乎民族文化习惯。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主持节目时主持语言更精彩、更生动,还要准确、明确、通俗。

我国的主持人发展已20年有余,基本上形成了主持人理论。有些理论专家在分析、研究主持人界定、层次、要求上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概括,尤其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纳起来对其要求具体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主持人对于问题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包括他的独特情感体验和认识事物的独特角度:二是独特的表现方法,主要是驾驭节目的能力,包括编排、播出的独特手段和方式。

编校:杨彩霞

上一篇:短些,短些,再短些 下一篇:电视直播中多机位设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