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时间:2022-10-12 07:26:23

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00万字。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远远低于国家教学要求,其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其二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就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小学生课外知识储存量发表了看法。

关键词:兴趣;引导;培养

一、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农村小学的义务教育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成了普遍问题,由此导致了农村小学生在面对简单的语文写作时手足无措,写出的文章空洞,无法有效地引用一些简单的事例。主要原因总结为几点,一是教育偏向于应试,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不足,大多以做题为主,完全违背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农村小学学校设施设备不齐全,有些学校根本没有阅览室供学生阅读。三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比较贪玩,无法意识到课外学习的必需性和重要性。这些因素,扼杀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1.完善学校设施,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

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要使小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有书可读。农村小学应努力寻求财政支持,建立和完善学校阅览室,增加学校图书的储备量,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求。

2.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将课外阅读列入教学任务当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一些要求,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出一些文学常识性的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获得阅读的乐趣。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中,应以学生阅读能力为参照,对于课外读物中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教师应积极解答,避免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引用一些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语文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在讲述《司马光砸缸》时,将司马光的其他一些事迹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后进一步推荐学生读简本的《资治通鉴》,有效地促使了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3.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错误的阅读习惯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知识的获取,还会降低其阅读的动力。小学生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正确阅读习惯,首先应教会学生精读的能力。好的文章段落需要细细品味,从中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其次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一些感兴趣、有用的文章段落可以在笔记中记下,巩固自己的记忆。对于一些重要的部分可以用笔标记,在重复阅读中增加印象。

小学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为了农村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农村教师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0).

(作者单位 重庆市武隆县桐梓镇中心小学校)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的探析 下一篇:精读课文就是习作教学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