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强农惠农工作总结

时间:2022-10-12 06:03:26

农业局强农惠农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稳步进行。

认真落实种粮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水稻种植保险、种子应急储备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完成粮播面积12.55万亩。其中早稻0.2万亩、中稻8.0万亩、晚稻0.7万亩、甘薯2.2万亩、马铃薯0.5万亩、豆类和玉米0.75万亩,总产约4.35万吨。承担省农业厅粮油(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项目,在中房、碧里、松山、起步和西兰建立水稻高产栽培示范点1万亩,平均增幅6.13%。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项目和农业“五新”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加强品种试验、示范成果的应用和宣传推广,全县共推广优质、专用、高效农作物新品种15.5万亩,主要粮油作物覆盖率达98%,品种优质率达96%以上。全县全年发放种粮综合直补金654.42万元、良种补贴金175.95万元;全县水稻种植保险投保面积8.9万亩,投保率100%,今年受“天兔”影响稻田受灾损失较重,150多户参保农户共获得30多万元的保险理赔款。

2、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果蔬生产基地。

我县蔬菜生产在抓好大宗蔬菜品种的同时,重点加强设施大棚蔬菜和山区反季节蔬菜发展,目前全县共发展大棚蔬菜835亩。在西兰乡甘厝村建立了200多亩山区反季节栽培蔬菜基地,全县建成毛豆、黄色韭菜、茭白等基地5000亩。全县全年完成蔬菜播种9.1万亩,预计产量12.95万吨,产值4.85亿元。

我县水果生产,主要是结合低产劣质果园改造加强山地种果,全年完成低产劣质果园改造1.8万亩,新植果园850亩。近年来,全县因土地开发、转产转业失管等约减少0.55万亩果园。根据果园分布情况,重点抓好科技示范片建设,主要有脐橙52、优质橄榄、东魁杨梅、晚熟龙眼和早熟梨等示范片5000亩。全县水果总面积4.35万亩,总产预计4.2万吨,总产值1.65亿元。

3、全力抓好名优茶生产,提高茶农生产效益。

通过政策宣传和生产指导,发动群众发展茶叶生产。现有茶园面积达4.2万亩,预计年产量达5850吨,产值1.35亿元。主要工作:一是抓开发、扩规模,稳固发展茶叶基地。积极宣传我县农业六大产业发展政策,去冬今春新发展茶园650亩、旧茶园改造370亩。二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为茶叶结构调整提供优质良种。主要是建立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和“七境茶”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立金观音、铁观音繁育苗圃,为我县及周边县市提供优质茶苗。三是积极开发名优茶叶生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扶持开发名优茶生产,并打造“七境绿茶”、“恒溢铁观音”、“罗川七境红茶”、“罗湖云雾红茶”、“红尖子”和“河洋工夫”等品牌,促进茶农增收。四是在抓好2012年现代茶业县建设的同时,继续积极申报农业部现代农业示范县项目,今年又获500万元资金扶持,力争通过项目建设,推进我县茶产业壮大升级。五是加强茶业生产科技培训,建立了科技示范户70多户,并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4、狠抓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我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基地化栽培、专业化销售,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链;通过推行农业“五新”集成示范推广,以秀珍菇为主打品种,促进多菌类可持续发展,引导企业申报商标,打造品牌,拓宽销售市场。据统计,全县集中生产年规模100万袋以上的企业有7家,50万袋以上的有53家,30万袋以上的有73家,15万袋以上的有179家,形成了一批专业大户和专业村,并建造了703座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固定厂房。加强菌政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我县食用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全县建成20多个新品种栽培试验基地,为食用菌业可持续发展储备后续品种,食用菌产业发展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今年争取了省农业厅食用菌产业县示范建设项目,在起步镇上长治村建立200多亩高标准钢架菇棚。据统计,全县全年完成食用菌1.63亿袋(或平方尺),销售鲜菇9.6万吨,实现产值7.2亿元。

5、以优化品种为重点,推动畜牧业发展。

在做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的同时,以优化布局、突显特色为重点,促进近郊生猪工厂化养殖、环湾水禽蛋品规模生产和沿海山区牛羊兔鹅等草食类动物规模化养殖格局的形成,大力推动集约型畜牧产业形成与发展。根据《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规划》和《县畜禽发展规划》,引导全县畜牧业生态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狠抓福田牧业、东泰牧业零排放标准化大型养猪场和下廪羊等地方特色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场等建设工作,壮大企业规模,稳定我县肉品供应市场。推动山地养鸡、养羊、养牛等立体种养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养殖模式,目前全县已发展生态农场50多家同时,狠抓动物强制免疫工作。3-5月份和9-10月份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了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全年共完成禽流感免疫85万羽,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免疫9.5万头,牛口蹄疫0.35万头,羊口蹄疫1.35万头,动态免疫率100%。据统计,全年出栏生猪9.1万头、牛0.3万头、羊1.3万头、兔4.8万头、禽类83万羽,实现肉蛋奶产量1.83万吨,产值2.35亿元。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和监管工作执行情况。

1、抓好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利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结合12316农业服务热线,在城关多尔惠购物广场和乡镇集市开展了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展出图片和实物向群众讲解如何识别假劣农资,发放相关农业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建立了“放心农资示范店”,并规范各项销售制度。二是举办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班,对和经营户讲解有关农业法律法规,并开展优质农资企业及产品推介,展示假劣农资对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危害,强调守法经营的必要性。三是以杂交水稻种子、农作物常用农药、高毒禁用农药、复混肥、有机肥、兽用生物制品、违禁兽用药品等产品为重点,对农资市场展开拉网式全面执法检查,并针对我县食用菌、渔药等用量大、或有明显质量嫌疑、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执法抽检,共进行种子、农药、兽药等产品标签抽查50种,质量送检32种,合格率90.6%。通过查看了台帐,检查库存和货柜商品,未查到甲胺磷、毒鼠强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化肥、农药价格基本合理。据统计,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25人次,纠正违法违规行为6起,立案查处6起,结案6起,共处罚没款33443元。

2、加强农村经营管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一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强化账前审核,把好村级财务入账关,据不完全统计,退回不合理开支67笔,金额295094元,手续费完备退回补办的156笔,金额6074361元;加强对村集体资源资产公开发包(出租)的监督管理,建立了资产和资源出租或发包台账,开展2012年合同履行情况核查,有175份合同,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金额667273元。并责成限期整改,目前已收回31150元;开展财务检查,抽查了白塔、飞竹、洪洋、起步等乡镇部分村财务,对存在问题沈厝、飞竹、旺岩、皇万等村发出了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二是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共有15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指导规范化建设,促其健康发展,并培育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列入县财政补助。推荐绿阳农家蔬菜合作社等参加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推荐巾帼食用菌合作社承担省级示范社建设项目,推荐岐峰村参加省级一村一品项目评选活动。三是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乡镇都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流转服务中心,培训了相关人员,对各村土地进行了调查摸底。全县二轮土地承包面积134992亩,可供流转面积2414亩,已流转土地面积6311亩(其中农业用途3745亩、工业用途2566亩)。四是及时处理事件,确保社会农村安定稳定。今年共审理3件群众案件,并及时提交有关部门解决。

3、农民负担监管得到进一步增加。我局减负部门与县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一是开展减负工作检查。组织有关人员抽查了部门乡镇,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二是开展了向村级组织收费清理整顿活动。在各乡镇自查的同时,县农业局和县纠风办组织人员对洪洋、松山、白塔3个乡镇进行抽查,没有发现违纪违规问题。三是认真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规范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管理。四是继续落实减轻农民负担“五项制度”,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督促做好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油价补贴等资金的发放工作。我县减负工作受到省减负检查组的好评。

4、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一是抓好种植业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全年完成生产环节蔬菜、水果、茶叶、稻谷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累计720件,合格率99.72%。二是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规范报检制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宣传、培训,提高法制观念和报检意识,并开展了生猪“瘦肉精”专项整治,抽取样品3916头份,未发现使用“瘦肉精”行为。三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生猪等标准示范区建设,培训从业人员500多人次,规范种养规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四是认真做好“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引导企业和基地重视“三品”认证,提升农产品品质。目前,全县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达到29个,分别是:“秀珍菇”获农业部地理标志品种保护、“七境茶”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源生态有机蔬菜有限公司5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华源菌业秀珍菇获绿色食品认证,益升食品3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益升食品、海林食品、正宏牧业等企业19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5、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认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准确预警信息。今年共编印《病虫情报》650多份,有效地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加强植物检疫性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抓好调运、产地的检疫,认真做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普查工作,强化农作物病虫预警监测,确保了植物病虫害防控安全。据统计,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26.35万亩次,防治29.15万亩次,挽回损失5305.5吨,实际仍有损失2035吨。

三、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科技培训与指导。

(一)加强农技干部队伍建设。在加强农业干部队伍继续教育的同时,今年我局加大了对农牧业村级农民技术员的使用、管理和培训工作,继续聘用400名农牧业村级农民技术员,做到每个行政村有2名以上农民技术员,全年共举办农民技术员培训班19期,受训1235人次,实现入户指导1935人次,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

(二)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农业“五新”技术培训为导向,邀请省农业厅、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教授,对农业技术人员、龙头企业技术负责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加工能手等技术骨干进行集中上课和现场实践,让他们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操作能力,起到了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示范带头作用。全年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8期3268人次,进村入户指导3650人次,组织科技下乡35场次,发放科技资料3.5万份。

(三)推行农业技术干部联户指导制度。全县成立种植业、畜牧业两个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组;共聘用7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7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2014年围绕粮食、食用菌、茶叶、果蔬、畜牧5个主导产业建设农民田间学校6所,建立农业示范基地5个。

(四)依托新建的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强“12316”农业热线服务工作和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建设,面向农民免费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农业信息查询和农业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为农民排忧解难。全年累计接受群众服务热线电话、来访件436件次,其中技术性咨询求助385件次;组织农技人员前往现场处理1056人次,为农民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50多万元。

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强化绩效管理。

通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行政风行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绩效管理工作,提高“三农”服务水平,树立良好部门形象。一是结合“四个万家”活动,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和党员技术骨干挂村抓农业示范点制度,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3个乡镇,全局共有30名干部与30个示范点开展结对帮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为农户(或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帮助。二是认真对待“12345”网络诉求件和事件,全年回答和处理“12345”网络诉求件15件,做到及时查阅,及时处理回复。

上一篇:财务信息化高校财务论文 下一篇:营改增税制高校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