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启发叩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时间:2022-10-12 10:41:15

让启发叩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精准的点拨,通过启发和创新,叩开学生的智慧大门。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引导;创新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启发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启发方法,激起学生内心的兴趣和疑问,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指导学生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动手操作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清晰具体的表象。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中,不知不觉便学会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既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动手和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学生动手亲自操作和参与,比直接看教师的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精准的点拨――启发式教学的重点

小学数学系统性强,教师应重视对原有知识的复习,促进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学习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精心设计启发点,抓住数学问题的关键点,有效、准确地启发学生。当小学生思维被困时,教师应发挥其指导和引领的作用,通过适当巧妙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变得顺畅和开放。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并从中得出启发,最后总结得到正确的答案。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勇于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三、情境启发――启发要巧妙

因为学生的差异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有的学生不能立即得到启发,但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可结合使用其他一些手段,启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已知向未知的过渡。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巧妙地安排一个“小超市”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始思考问题,激发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启发式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将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的位置,变向学生奉送真理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我们的课堂教学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教育探索,2012(06).

[2]陈贤亮.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下一篇: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