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心理服务模式之特点

时间:2022-10-12 09:56:55

美国学校心理服务模式之特点

摘 要 美国学校心理服务从产生到较为成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他们的很多理论与实践成果已被多国学习借鉴,可以说美国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发源地。从20世纪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到特殊教育运动,再到心理卫生运动,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将学校心理服务推向更成熟的阶段。近百年来,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更加关注,美国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特定模式,呈现出一系列具有美国特色的特点。

关键词 心理服务 模式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一、人性化的心理服务理念渗透其中

从建国起,自由、独立、平等的现念在美国就深入人心,“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力”、“看到每个学生的价值”、“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是他们的信仰和承诺。学校无论级别和种类都奉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简单说就是奉行“人性化”的理念。同样,这种人性化的理念也渗透在学校心理服务模式的方方面面之中。

首先,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个性为宗旨,提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享受心理服务。“提倡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咨询服务”是美国学校咨询者协会颁布的《国家学校咨询标准》的宗旨之一。心理服务是面对所有的学生的服务,不是仅仅针对那些问题儿童和青少年,也不是专门为少数优秀学生设立的。例如,学校心理工作者在每学期开始都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种例行的常规测试,包括团体智力测验、团体成就测验等。而且全美国的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个学年的开始,入学时都要获得一些与他们个人、社会、职业发展相关的新技能。

其次,在平等原则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发展阶段不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例如,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咨询计划表,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咨询与疏导服务。

二、科学化是实现心理服务人性化的手段

缺乏手段的目的是空洞无用的。如果说,人性化的特点更多地体现了美国学校心理服务模式的宗旨,那么心理服务的科学化特点则是实现这种宗旨的手段。

第一,丰富的心理服务内容。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与学校心理学服务两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系统。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是侧重于发展与成长的服务,如美国学校辅导主任协会就明确指出:“发展性的指导是指导工作的组成部分,这个指导努力对学生成长进行有计划的积极干预,从而推动学生各方面――个人的、社会的、情感的、生计的、道德的、认识的、审美的都得到发展,并促进这些方面综合统一到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而学校心理学服务则侧重于对问题儿童喝青少年的诊断、评估。如此,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与学校心理学服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灵活的心理服务方法。美国学校为了有效地服务全体学生,实行了全方位的服务。学校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外,还有计划地在班级开设辅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的相关信息、知识与技巧;建立档案管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进行记录、监控;提供顾问服务,对学生家长、在校教师提供相应咨询,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教育知识与技能。

第三,健全的心理服务体系。经过漫长的发展和科学的研究,美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已经具备了制度化的全部特征:完整的知识体系;己获得认证的、可提供专业培养的大学院系;认证和颁发执照的专业组织与机构;继续教育体系等等。

三、由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心理服务网

美国学校心理服务是。1996年,由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撰著的《教育孩子需要共同参与》一书风靡全美,它深刻地反映了近年来美国社会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强烈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功的教育不再只是学校自身的事,而是需要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的事,学校心理服务亦是如此,下面两个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是美国政府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确保学校心理服务的组织实施。如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的规定“所有的州立法机构都应当为所有儿童提供学校心理学服务,包括评估、干预、个人和群体及体制的咨询等”,而且“各州立法机构应确保足够的训练有素的、有资格的学校心理学家提供符合学校心理学协会制定的标准的服务”,“各州立法机构应确保这种学校心理学服务以免费和适当的方式提供所有需要这种服务的儿童”。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心理服务的实施也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教育部门也会在特殊时期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提供直接干预,如2001年“911”后,纽约市教育局派出资深学校心理学家,逐校与学生、家长谈心,耐心进行心理辅导,排解人们的恐惧和悲伤情绪。

二是心理学知识在美国的普及为学校心理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西方社会,或许每个有文化的人都听说过心理学,并对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有某些见解。大多数美国大学生至少学过一门心理学课程,选修心理学课程的高中学生也在逐年增加。

(作者:李竞,武汉国防信息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晁晓旭,武汉国防信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研究 下一篇:刍议行政法中的惠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