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转变

时间:2022-10-12 09:47:08

论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转变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逐渐发生变化。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危机和生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深度报道生存转变的参考路径,为媒体有效提升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提供参照。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信息爆炸 深度报道 生存转变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愈发多元化,获取信息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似乎更受人们青睐。《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3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整体增长仅为6.4%,其中报纸广告同比下降8.1%。电视媒体虽然仍占据市场领导地位,但互联网快速增长已经和电视并驾齐驱,未来几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一定会远超电视。

传统媒体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重中之重。20世纪以来,无论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还是门户网站,都加大了深度报道的人力和财力投入,纷纷开设深度报道栏目或版面,以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扩大影响范围。

一、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危机

深度报道该如何适应这个愈发急躁、愈发功利化的社会,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无论是在国外和国内,随着新闻的“爆炸式增长”,长篇、有深度的新闻难以为人们所关注,媒体的焦点也逐渐转向新闻的“叫座率”,即是否能够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以便带来更多广告效益。面临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带来的强烈竞争压力,传统媒体生产的深度报道举步维艰。

(一)深度报道运作周期呈现出不适应性

深度报道并不是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罗列就可以完成的,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往往要进过数周甚至数月的采访和调查才能完成,凝聚着多个记者的心血和精力。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网络上新的热点层出不穷,等报道出来以后,事件已经冷却,公众的视线已经放在新的热点上了。

深度报道的运作要求记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并不是每一篇深度报道都能够被人关注,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长此以往,记者也会觉得疲惫和无奈,并产生懈怠心理,也有记者会转向报道运作周期短、收入高的新媒体公司工作。智利著名的调查性报道记者Alejandra Matus在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的一次研讨会上曾指出:“如今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工作的持续性,谁在今后会愿意做这样的工作,甘愿冒着危险进行调查,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枯燥的文件?”

(二)碎片化阅读习惯冲击深度报道消费

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时间日益宝贵。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会化媒体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碎片化的信息。受众逐渐习惯于在社交媒体上获取“短、新、快”的消息,阅读意识逐渐弱化,认为简单浏览“what”即可,而深度报道着重的“how”、“why”则是一种时间浪费。

同样的时间,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考虑时间和效率,免费的快新闻消费品似乎更加诱人。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习惯于阅读网络上的短新闻,养成了一种“碎片化”阅读习惯,即便有时想阅读一些有价值的深度报道,也难以静下心来。

(三)信息的娱乐化对深度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构成挑战。

由于深度报道在理解上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较为乏味(例如一些政策解读性深度报道)。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更多层次的受众,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追求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在深度报道的表达上尽量软化、通俗化,在新闻中加入娱乐元素――或用电影、电视剧的手法来拍摄新闻调查节目, 或用小说或散文的写作方式来完成深度报道,这种感性的表达在突出故事性的同时也谈化了新闻的真实性。如果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忘却了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专业理念,只顾吸引眼球,反而会失去更多的受众。

二、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存在价值

2012年圣诞节,一封灰色的“讣告”宣告了美国第二大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印刷版的终结。作为美国纸媒黄金时代的黄金媒体,《新闻周刊》的深度报道曾一度改变美国政治走向。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和新媒体冲击,2009年,《新闻周刊》启动改革,放弃了当年赖以扬名立万的深度、国际报道,将重点转向观点和评论,“这使它难以区别于信源狭窄的网络和社交网站评论者”。这种改革并没有带来多少成效,反而加剧了它的亏损,最终沦落到放弃印刷版的结局。

这一反例恰好证明了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于传统媒体而言有多么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深度报道的带给媒体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一)海量信息,深度报道去伪存真。

在新媒体开放性、虚拟性、碎片化等特性冲击下,人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发声,但在众声喧哗中,“去中心化”反而使人找不到方向感。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增加了受众筛选、辨别、求证的难度,一般公众没有能力和条件去调查取证,核实大量广为散布的信息真伪。

“如今受众不缺乏信息,缺乏的是在对信息深入解读的基础上的有价值和思想的观点。”如果不想囫囵吞枣的接受信息,受众会选择通过专业、严谨的深度报道来满足需求、解答疑惑。

(二)社会转型,深度报道带来情感满足。

在这个经济与文化全面转型、社会变动剧烈的时期,受众需要媒介的深度报道来满足他们的“安全感”、“情爱感”和“阅读感”。

深度报道对事件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产生原因的微观分析与解释,有助于消除社会变化加剧时期受众的忧虑因素和不安全感;深度报道具有情感上的补,在传播学意义上讲,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如果与读者的解读立场相契合,就可以在情感上与读者形成共鸣。

(三)合理引导,深度报道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须经由受众而体现出来,因此,受众的乐于接受与否,愿意认同与否,是考量传播效果需顾及的因素。”一般来说,深度报道对受众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受众认知层面上的传播效果。深度报道不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实,还告诉事实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事实变化的走向以及人们如何应对,因而深度报道能够有效地消除人们对事实认知的不确定性,增强对环境的了解,从而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判断力和行动的针对性。

2、受众态度层面上的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相对于“短、新、快”的新闻消费品更具有说服力,深度报道从“why”和“how”这两个角度证实了自身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报道中包含专业、权威的解读,使得读者从内心接受并赞同媒介讯息,从而能够强化或改变读者原有的对事实的立场和态度。

3、受众行为层面上的传播效果。深度报道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这三种报道形式既互补又相对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事件,受众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通过对事件的全局分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日常生活行为与实践的指导。

4、社会层面上的传播效果。深度报道的社会影响是其传播效果的最终表现形式。深度报道所强调的“深度”和“广度”概念,突显了作为新闻理念而存在的深度报道的社会价值――通过社会议程设置,实现其舆论的引导、话语权的持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等功能。

(四)深度报道是塑造传统媒体公信力、影响力、权威感的关键。

深度报道对事件全局性的把握使得报道更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塑造媒体的公信力。于受众而言,他们也更愿意阅读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媒体的报道。因此,深度报道对媒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深度报道中专家的观点和作者的意见,在提升媒体权威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功能。

公信力是传统媒体最基本的优势。深度报道得到有效传播,有利于提高媒体的传播威信和信誉,使得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利用深度报道寻找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

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转变

面临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和采写方式的创新,突破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迫切问题,深度报道该如何克服自身缺陷,得到更为有效地传播?

(一)合理运用大数据,拓宽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大数据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大数据时代”的提出者维克多曾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但在现实生活中,大数据的这种传播理念显然很难被人们所接受,对于深度报道而言,数据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或者一种获取信息的形式,“从数据中发现的结果可转化为任何形式的新闻报道。”

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深度报道质量的提升,报道中呈现出的数据可以使深度报道更为真实、客观,增强报道的说服力;深度报道还可以根据数据进行重大趋势的预测与分析,这样的预测准确程度较高,能够有效提升深度报道水准,对社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影响。但是,这也要求深度报道的记者具有更强的数据呈现、分析与解读能力,有的时候,还需要与业内数据分析师进行合作,选择精准的信息。

(二)由被动跟风转向主动设置议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曾提出过,“在互联网信息真伪难辨的情况下,媒体记者不仅仅是根据网络热点信息写新闻,而是要对网络信息去伪存真,为网民情绪扶正抑偏”。

如今国内报业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往往一个热点在网上被曝光,各大媒体跟风报道,且内容、角度缺乏新意,容易引发受众的审美疲劳。这就要求媒体本身来寻找突破口,主动发掘线索并设置议程。媒体在报道主题的选择上更要多下苦功,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作为深度报道题材,媒体需要寻找能够延伸和拓展的事实,选题既要从大处着眼,挑选那些在全局上有重要作用或具有独特意义的事物,又要从小处着手,从贴近受众生活的诸多具体事物中进行选题,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

如今,《新京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以深度报道为优势的报纸凭借着全面的线索监控、准确的选题、快速的反应,将各种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能够做到迅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刊发相关的深度报道,引发舆论聚焦和讨论。

(三)了解受众需求,提供不可替代的深度报道

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这是速读时代传统媒体不愿看到的事实,但面临这一现状,媒体难以改变受众,只能在自身深度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方式上做文章。

在传统媒体统治大众传播的时代,深度报道追求“内容为王”是正确的选择,但现在深度报道不能只考虑“内容为王”,更要注重新闻理念和技术理念并举,铸就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天的数字新闻生产过程中,媒介所提供的内容与提供方式同样重要,内容质量与服务质量同样重要,满足内容需求和满足服务要求同样重要,内容获知体验与服务全程体验同样重要。”

在这个服务型社会,想要做出让受众满意的产品,就应该努力洞察、了解、满足受众的需求,将用户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与受众加强互动,根据受众的反馈,了解并满足受众需求,是提升深度报道传播效果最好的方式。传统媒体不但可以定期进行市场调查,还可以在数字平台上与受众进行长期互动,观察出受众的偏好、态度、日常关注的焦点,也可以根据互动中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深入挖掘。

此外,深度报道还应兼顾年轻读者和年长读者的需求。年轻读者是重中之重,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便捷和易读度。传统媒体不能简单地把深度报道内容平行移动到数字领域,而应该在数字平台上提供一些可读性强、易于传播的深度报道。同时,传统媒体应该利用自身积累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年长读者和忠实读者,并向他们提供更为严谨、深刻的报道。

无论深度报道形式如何,捍卫公民的权利,消除公众的疑惑是其首要任务,也是其存在的意义。目前看来,内容为王、技术为王、渠道为王相结合将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深度报道还是其他形式的报道,都应该努力根据“新条件”、“新要求”创造出“新价值”。

注释:

新浪传媒.2014传媒发展报告:移动互联网渐成主角[EB/OL]. http://.cn/m/2014-04-21/113929978356.shtml.

周佳.谁杀了《新闻周刊》[N].第一财经日报.2013,7.1 01:35

李良荣,仇逸.不失真、不失语、不失调、不失品[J].新闻记者,2013,11:11-15.

丁柏铨.报道题材、报道方式与传播效果关系探析[J].中国出版,2012,1:3-9.

徐锐,万宏蕾.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3,12:71-74.

孙志刚,吕尚彬.《纽约时报》付费墙对中国报纸的启示[J].新闻大学,2013.3.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上一篇:利用班级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下一篇:武则天的光荣和梦想:女主当国及其合法性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