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障下的美国机构开放获取发展

时间:2022-10-12 09:38:06

立法保障下的美国机构开放获取发展

摘 要 论文追踪了近期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颁发的关于机构开放获取的法案及最新发展。从实例中指出美国重视开放获取是对知识平等和公众知识权益的尊重。美国学术和高等教育界已经形成一个非常有利于机构开放获取的环境。从其经验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机构开放获取在政策发展方面还有待更加积极的行动。

关键词 开放获取 机构知识库 图书馆法规 知识权益 知识平等

分类号 G254.9

1 美国政府颁发的关于机构开放获取的法案及最新发展

过去一年是美国有关开放获取立法以及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政策大步向前迈进的一年。这一年中,美国政府和联邦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开放获取,特别是“绿色”开放获取的政策和行动。奥巴马白宫限令联邦20多个联邦机构实行绿色开放获取政策;由64 000多人签署提交给白宫的联名信呈请对联邦基金支持的研究成果提供开放获取①。此外,一些促开放获取的提案也在国会两院获得支持。继《联邦研究公众获取法案》(Federal Research Public Access Act,FRPAA)之后,《公平获得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法案》(Fair Acces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FASTR) Act)也在今年2月14日提交国会②。此提案的要点有三:①网络开放获取的滞后期为6个月;②要求研究成果以易于计算机途径采集和处理的方式来提供;③要求联邦机构考虑是否研究成果应当包括一个协议明确允许公众在具有相应署名的情况下重复使用这些成果。较之之前的法案,这个法案更加强调绿色开放获取的自由权利。

同时,开放获取立法也正在各州持续展开。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研究论文开放获取法案》于2013年8月9日起正式实施。无独有偶,纽约州和加州关于促开放获取的提案也都提上州政府的议程,而教育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更是蓬勃发展。在美国已经有17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采取了“绿色”开放获取政策。2013年7月24日美国加州大学通过实施的开放获取政策是教育机构开放获取发展的最新步骤。该政策规定从该政策实行日起,该校十大校区学者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均将完全向公众开放。

当然,开放获取也不乏反对之声,也时常受到阻碍。比如,北达科塔州的促开放获取提案没有获得通过;而密西西比州则提出了一个反开放获取提案,该提案在去年被否决之后,今年又被提上议程。尽管有争议和阻碍,开放获取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和理解。关于《研究成果法案》(Research Works Act,RWA)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③。《研究成果法案》的提出和撤销,以及围绕这个提案的讨论,导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采取更进一步措施,从而使开放获取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也更为强力有效。RWA的提案促使针对和抵制Elsevier商业模式的“知识成本”网站(http:///)的创立。这些表明美国的学术和高等教育界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利于开放获取的环境。

2 制定机构开放获取政策,建立机构知识库学术交流平台

在伊利诺伊州的开放获取法案中,明确要求州内所有的公立大学都必须在2014年1月提交关于制定开放获取政策和建立开放获取学术平台的报告。尽管法案没有明确规定开放获取政策的条款,却明确提出了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强调制定开放获取政策和建立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政策和学术平台是开放获取立法的具体化和载体。

2.1 制定开放获取政策

2008年哈佛艺术和科学教职员一致通过了第一个由教职员自主发起的开放获取政策。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开始采用开放获取政策。现有的全球机构开放获取政策可以从开放获取政策登记网站(http:///)查询。根据这个网站的统计,全球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已达178个。美国有121项开放获取政策,位居第一。这178项政策中包括联邦机构基金开放获取政策81项,其余为教育机构开放获取政策以及机构下属部门开放获取政策,比如学业论文开放获取政策。2013年是美国开放获取政策迅速增长的一年。这一年中就有25项联邦机构基金开放获取政策,7项教育机构开放获取政策以及4项机构下属部门开放获取政策。较之美国的开放获取政策的发展,中国,甚至亚洲的发展相对缓慢。表1所列为中国学术机构登记的开放获取政策现状。相对于中国教育机构的数量,显然在政策发展方面,中国的开放获取还有待更加积极的行动。

一般来说,开放获取政策可以有不同层次和类型;提供开放获取的文本可以包括学位论文,本机构教职研究人员获得本州政府基金支持的研究成果,研究所收集的数据等等。本机构教职人员包括全职、半职,甚至临时聘用的人员。开放获取的研究成果可以涉及研究进度报告、专业会议演讲、实验室笔记,初步数据分析,甚至用来生成最终手稿的电话记录或其他信息,以及专利等都在政策涵盖范围之内。各机构的政策根据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兄弟院校的实践经验。开放获取政策登记网站所列政策,分地区和类型两种。类型包括联邦机构基金开放获取政策,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多校区开放获取政策和隶属部门开放获取政策等。众所周知的NIH开放获取政策为基金机构政策。加州大学的最新采取的政策为多校区政策。

表1 中国开放获取政策现状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开放获取政策登记于2010年10月29日。在政策宣言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馆员协会指出为了广泛传播学术成果,他们致力于将学术成果在符合开放获取原则的基础上能广泛获取①。

2013年6月俄勒冈州立大学教职员工一致通过了该校的开放获取政策。这项政策在版权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俄勒冈州立大学对教职员工无论于任何形式发表的学术文章享有非唯一性的使用权,并且给予其他方同样的使用权,条件是只要不以营利为目②。

2.2 建立机构知识库作为传播、保存、交流的学术平台

有了明确的开放获取政策,每个机构都必须有相应的学术交流平台来支撑和实施该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本文之前已经指出,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绿色”开放获取,即以机构知识库的形式来支撑该机构的开放获取,共享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比如加州大学的“eScholarship”③和伊大的IDEALS(Illinois Digital Environment for Access to Learning and Scholarship)④。加州大学开放获取政策中明确了该校的学术成果将通过“eScholarship”机构知识库来。知识库的首页,明确地指出该知识库是向全校提供的学术出版服务,以“向学术界传递一个动态的研究平台”为服务宗旨。知识库按学术成果的类型分类,分专著、论文、工作报告、会议演讲及已经发表的前期著述。

伊利诺伊大学虽然尚未制定机构开放获取政策,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建立机构知识库:IDEALS。而且可以预期,在伊州法案通过后,伊利诺伊大学很快会有相应的行动,包括成立法案规定的专题组。伊利诺伊大学的知识库是在2004年的白皮书的基础上建立的,该调查报告由学校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和校图书馆共同准备。报告建议从两个方面推动学校的学术交流:一是建立一个可靠而易于使用的机构知识库来保存,提供本校师生的数字学术成果的持续获取;二是发起全校关于开放获取的讨论,从而提高全校师生对于开放获取的认知。知识库建立后,图书馆聘用了专职的图书馆员来管理和推广。在2010年,学校通过了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所有的学位论文都会上传至IDEALS。从伊利诺伊大学知识库的页面我们可以看到,伊利诺伊大学已经采用了学位论文的开放获取政策,自2010年以后,所有的硕、博士学位论文都可以在伊大的知识库中获取。

3 妥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完善在开放获取环境下的学术出版机制

重视知识产权以及开放获取环境为主的学术交流是网络技术社会新型的知识传播模式,其灵魂是知识平等。首先,任何开放获取形式都要有明确的版权声明以及关于知识库投放与正式出版的妥善处理。学术自由是开放获取政策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开放获取政策在力求尊重作者享有的学术自由,给予他们选择学术成果的出版形式自由的同时,提倡和鼓励提供公众获取。一般的政策处理包括允许学者要求豁免,或可以在出版商不允许提供开放式访问时允许撤销,或者不在政策中指定学者必须提供开放获取。但是随着开放获取政策越来越为教育和研究机构所采纳,作者在出版前提供终审定稿的开放获取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如2013年7月刚通过的加州大学开放获取政策规定,作者在与任何出版商签订出版合约之前,首先要授予加州大学开放获取协议。

其次,政策中会明文规定开放获取的研究成果应允许公众在提供署名的情况下作任何非商业的用途。这就使得所有教学人员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尊重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得到更广泛的获取,进行重复使用,或者为未来的出版进行修改提供了可能性。伊利诺伊州的开放获取法案则规定州内所有公立大学和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人员必须将他们的同行评审出版的最后定稿提供开放获取,而且,论文作者必须提供一个不可撤销的全球协议,同意在提供署名的情况下公众可以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任何合法的使用。

最后,建立开放获取环境下的学术出版机制。开放获取运动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术交流、学术出版的新趋势。传统的出版模式限制了公众研究投资的反馈和学术交流。伊州政府的开放获取法案特别提到,之所以要实行这样一个法案,是因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术成果由于出版商的出版协议所定条款而限制了这些成果的开放获取。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未来的学术出版必须包括开放获取这一形式,而开放获取的学术出版模式也应当由学者而不是出版商来定义。许多关于开放获取出版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开放获取出版已经成为主流出版的重要部分。

4 重视开放获取是对知识平等和公众知识权益的尊重

开放获取政策注重的是学术成果的推进和发扬,以及学术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州大学的开放获取政策开宗明义:“为了全面推进学术研究。”伊利诺伊州的法案也明确指出,立法的目的是要“最大化地实现学术研究的社会和经济的利益”,强调州内公立大学所聘用的教职和研究人员,他们所获得的研究经费的支持,以及这些研究成果面向公众的传播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公益目的。旧金山加州大学教授、图书馆和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席理查德・施奈德在谈到加州大学的开放获取政策时特别强调了公众研究投资的权益。他提到:“加州大学全范围采用开放获取政策是全球开放获取运动一个重大的飞跃,也是对纳税人研究投资的理所当然的回报。纳税人终于可以第一手获得他们所热衷投资的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开放获取为能够有效掌握、分享合作研究成果及其知识产权权益提供了妥善的合理的途径。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反映了美国对教育平等,尊重知识,学术自由的民主思想的一贯坚持。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开放获取,不仅强调即时、全面的开放,更注重研究成果的长期保存和使用,即所谓的深度开放。在伊利诺伊州的开放获取法案别强调指出:“由公立大学教师发表的研究文章应该尽可能提供深度获取,所谓广泛的可获得性是指一个给定的研究文章的深度获取(包括即时提供获取,切实可行的长期保存以及免费的公共访问,并能允许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再使用),同时提供广泛获取。”

总之,开放获取是来自学者、研究者的呼声,他们愿意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在使公众获得最大利益的环境下传播,在能够激发和有助于未来研究的条件下分享。从而通过这种形式的学术传播和交流,加速科学研究进程,促使开创性的研究和发现,最终对促进知识进步,鼓励新思路和服务做出贡献。

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是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的先行者,我们很钦佩科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巨大贡献。高等院校方面,厦门大学的机构知识库已至臻完善。近年来,CALIS的CHAIR项目也开始致力于机构知识库的合作开发。2013年3月,笔者在亚洲学会年会东亚图书馆委员会举行的开放获取主题讨论会上,将我们对国内机构知识库情况的调查作了报告。我们的调查发现:①中国机构库发展相对缓慢,自2006年至2013年3月,只有71个活跃机构库①;②缺乏体制化的努力;③完善成熟的机构库较少;④发展很不平衡稳定;⑤尚在尝试阶段。而且,大部分机构库是限制性获取,并非真正的开放获取。因此,机构知识库在目前阶段尚处于初级发展,对于学术出版和交流并不具有实质的价值。2013年7月,David Wojick在回应出版商关于建立“CHORUS”的提议时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获取应该是即时、永久的在线获取,对所有人免费。”他认为,任何有滞后期的开放都不是真正的开放②。我们认为,中国机构知识库的目标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获取,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性质:①无条件的、即时的、全面长期的开放;②注重学术成果的即时、全球传播;③重视开放获取教育和提高对开放获取的认知;④推进政府、机构的相关法律及政策的建立。

开放获取的全球发展需要广大学者和研究者的支持,因为最终是否提供开放获取的选择是由每一个作者来实现的。加州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型公立大学,其教职员每年收到的研究经费大约占美国所有的科研经费的8%,加州大学十个校区8 000多个教职人员每年发表的著述多达4万多。所以,加州大学这一决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将有助于开放获取的深入。可以设想,如果全球每个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像加州大学一样要求所有教职员的学术成果开放获取,那学术出版和交流将是怎样一个全新的情景。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持续推动开放获取,推广开放获取的教育并建立一个促进开放获取的环境。

蒋树勇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副教授、中国研究馆员。钟 静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

(收稿日期:2013-10-30 编校:邹婉芬)

上一篇:大英图书馆版权管理的实践及思考 下一篇:基于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图书馆大数据分析平台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