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10-12 09:10:54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高中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他们有个性,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高中语文在《先秦诸子散文》这本选修教材的阅读欣赏中,教师要深挖先哲们的思想核心,下足功夫引导学生通过充满兴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增长见识,开启智慧,涵养德行和砥砺人格。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欣赏中,在注意语言知识积累运用的同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学生高尚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先秦诸子散文》这本选修教材的宗旨在通过先秦诸子论著的学习,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二、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在本课程中,我们主要是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一些重要典籍,作为教师要深挖先哲们的思想核心,对这些思想精髓了如指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他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在今天《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我们中学生的“礼”。我们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今天的“礼”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即不分等级、远近、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首先,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次,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老子确立这一核心,是为了给现实人生确立一种根本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最终要取法的是道。

孟子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一、是性善说。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常之心,这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充这四端就足以保四海,否则不足以事父母。人性中其余更多的部分跟禽兽没什么差别。美德就来源于这一点不同于禽兽的东西,所以,保持和发扬的功夫至关重要。讲到这一点学生都觉得很经典,都愿意把自己和禽兽区别开来。我经常给学生渗透的一个美学观点是:“世界上最美的美是羞涩之美。”如果一个人连羞涩都不懂,那么他和禽兽也没什么区别了。二是民本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要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再过几年大学毕业不少同学都将走入社会,成为国家各条战线建设的中坚力量,不少同学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方官员,要永远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爱民,民才爱你。三是提倡仁政,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容易成就王业,具体措施就是发展生产使百姓有足够的财产养生送死,而后推行教育,向百姓申明孝悌等伦理规范,使他们养成善德。孟子还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今天我们提倡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缘于孟子的“人和”思想。怎样才能达到人和呢?就社会成员个体来说,给人以爱和敬是十分重要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不就达到人和的境界了吗?人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在全世界我们追求“和平”、讲究的是“和平共处”;在夫妻关系上,我们追求的是“和谐”;在家人之间,我们追求的是“和睦”、做生意的时候,我们讲究的是“和气生财”、面对困难我们选择“和衷共济”。“和”可以使我们民族战胜一切困难,具有强劲持久的发展力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一个不和的集体即使无限庞大,也像一盘散沙一样软弱。一个不和群的个人即使能力卓越,也往往有失败的结局。

荀子有极强的人文意识。他强调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异。他认为人的高贵之处,在于能依据礼义,组成有序的社会群体。其他万物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是人可以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

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其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回应着把生命当作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戕害。

三、结语

总之,先秦诸子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无比宝贵的遗产。这些经典著作流派众多,智慧卓绝,魅力无限。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把握,充满了对天人关系的宏大锐敏的思考。哲思之深、影响之远。这些经典著作是我国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根。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珍视。作为教师应下足功夫引导学生通过充满兴味的学习,来增长见识,开启智慧,涵养德行,砥砺人格。

上一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