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2-10-12 08:49:41

高校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偏差,笔者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改革做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做这种努力,旨在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健康成长,为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19-03

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促使大学生能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身和社会,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作用。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够重视政治理论课程,部分学生甚至还认为设置此课程的必要性不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既与课程教材有关,也和教师教学模式陈旧相关,还与学生受到他人影响产生片面认识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的意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方案的要求来看,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具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在实践中顺利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社会服务,并让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而获得做人的尊严感和成就感。为落实和贯彻、教育部的方案,我们需要深入实际,摸清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探索和开展教学改革,寻求高校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的路径和方法,对大学生成长作出有益指导。

一、高校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倾向

据观察,现在高校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总的来说只处于“接受”程度,学生投入的学习热情与课程的重要程度不相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笔者为探究这种现象的真实原因,特别设计了问卷对我校部分专业学生共309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表示在“中学阶段就喜欢政治课”的人数占19.7%,“不喜欢”的人数占62.1%;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置政治理论课”的人数占55.99%,认为“没有必要”的人数占29.78%;“喜欢哲学内容”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2.36%,“喜欢政治经济学内容”的比例为33%;认为“高校政治课与中学政治课内容有较多重复”的人数所占比例为76.7%;认为“政治课是说教课”的人数所占比例为48.87%,而持否定态度的人数所占比例为28.8%;认为“政治课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所帮助”的人数所占比例为46.9%,认为“没有帮助”的比例为35.28%;表示“希望政治课除现有内容外再增添一些新的内容”人数所占比例为82.2%。参加调查的大学生们在问卷的最后还写了一些自己关于政治理论课的感想,如“在大学里学习并不只是要纯粹追求从教师那里获得多少课本知识,而更希望了解教师的人生经历和产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理都是对人生的一种抽象,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许多名人说过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哲学原理的指导”,“我感觉我一直被人在灌输种种思潮”。以上数据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与期待有关,而期待和之前曾经对相关课程学习的体验也有关联。可以说,目前大学生对于高校中设置政治课的认知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观理性。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

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是,能够达到部分课程目标,但还存在着一些明显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教材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相应的区分,这就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和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较大的困惑。现阶段我国中学是分科教学,文科学生在高考中有政治科目的考查。因此,在中学学习阶段,文科学生学习到的政治理论内容比理科学生更加丰富和深刻。到了大学阶段,文理科学生都使用材,自然没有针对性。一样的教材不能同时适用于两类学习者,有的学生就提出了“教材应改编,使其富有时代特点”的说法。二是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除了教师讲解之外,师生互动的机会和学生之间辩论的机会比较少。在调查中有59.22%的被调查者提到“希望政治课教学中能有一些专题辩论会”,还有学生提出“希望减少枯燥的、讲道理式的授课方式,教学方式应该向主动化、轻松化的方向改革”。而高校目前政治课的模式一直都采用大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互动的模式多为提问、回答,这就很难给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较为深刻的探讨。三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力度不够。政治课是考研的科目之一,有些教师考虑到考研学生的需要,在授课时会模仿应试教育的模式,讲解考研习题;也有的老师为吸引学生听课,在考核时降低标准;另外由于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较低,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普遍不高。总的来说,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课程本身应有的活力,当然也就比较难达到原本的教学目标。大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方面所面临的目标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以更好地发挥潜能去解决各种问题”1],所以,教师不能将受教育者当做一个容纳(填充)知识的容器,要充分运用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思想形成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心灵的成长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教育是一种外部条件和积极的手段,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则主要是一种主动的对教育情境的反应过程。”[2]既然如此,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就要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已经基本是“90后”,他们从小就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受到特别多的表面道德行为限制,所以会时常有怀疑、挑战性的行为出现。他们说话发言有时会似乎特别“自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教师对此学情缺乏了解,就难以把握课堂教学。笔者个人认为,这是新生代大学生比较人性的表现,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要假装正经,要面对真实的生活。”即使是这样的学生,在他们内心深处,还是认为“最有威信的教师是有崇高品德的专家、学者。”[3]所以,只要教师是真正爱学生,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准,愿意引导和指导他们,他们一定会感受到这种真情,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老师的课堂教学。

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基本原则,遵守教学大纲的规定。但在此前提下,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尽量把握适宜的教学方式。要想让学生在教学中正确认识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就必须给学生一些发言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如果在学识上有深度,在情感上有包容度,就可以针对学生关注的事实进行有力引导,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事实上,大学生“把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明确而有条理看得比教态、趣味等更为重要”。[3]另外,联系现实教学是有必要的,但课堂上也不能有太多的进行社会热点讨论。因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抖包袱”,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实则是“这种浅显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不能满足大学生求知渴望深度的”。

目前,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常采用“背政治”的方式,这个学习策略显然是违背课程特点的。事实上,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份减少,辩证成份逐渐增多,”[4]导致思维成份“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个体逐渐意识到围绕同一个问题多种观点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非单一性事实”[4]。这种“背政治”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无奈和厌倦的感觉。针对这种现状,笔者曾经就理论教学的改革做了一些探索,并且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政治理论教学之前通常都采用“理论模型化”的方式,而笔者近年采用的则是“理论原型化”方式。“理论原型化”教学方式的含义为:针对特定问题(包括问题域、问题群)进行分析、解释,并且提出可操作方案而产生的一整套概念系统,阐明问题的实质、演变、影响和解决渠道。其特点是以问题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体现出问题中心性,主体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实现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而“理论模型化”是对于理论原型进行解释,使原型的精髓和价值旨趣呈现为清晰的和具体的可理解话语,其特点是对理论进行再解释,其功能在于快捷传播以影响更多的大众。理论模型化的方式有时在解释某种观点和原理时会在无形中偏离理论原型所针对的问题。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有积极作用的,在笔者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反映“高校政治课比起中学政治课更为深入、观点更为多元,课堂上的自由空气更为浓厚,是高一层次的学习,已经逐步体现与现实、历史全面辩证的结合”。

总之,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大学生尽快地建立学术意识,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使他们对于人类和社会一些偏颇的看法得到纠正。使他们在毕业离校时不只是热血青年,还是理性的有才干的青年。只有如此,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成长中体验到人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03.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4.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428.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06.

作者简介:杨乐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语文课去“肤浅化”漫议 下一篇:优化课堂教学提问 提高数学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