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

时间:2022-10-12 07:17:55

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

课堂如一个舞台,语文老师就是这个舞台的主持人,课堂能否精彩,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引导,所以,当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要学会做好语文课堂的“主持人”。要做到这一点,需注意几点: 赏心悦目的装束,精彩的导入语, 抑扬顿挫的声调, 成熟的课堂驾驭技巧, 语言幽默,知识渊博。

炫目的灯光下,主持人神采飞扬,满怀激情地将观众的目光聚集于一身,这样的情景让人向往亦让人产生激情。其实,语文课堂也如一个舞台,语文老师就是这个舞台的主持人,课堂能否精彩,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引导,所以,当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要学会做好语文课堂的“主持人”。

一、赏心悦目的装束

中学教师交往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模仿性强,喜欢评论、模仿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教师的仪表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感染力,教师的仪表风度对学生是一种“无言之教”,教师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敬意,一种喜欢你、愿意与你交往的情感;师生关系就会和谐融洽,学生也会以一种相敬相容的心理和态度,接受教师的言教。 

实践证明,教师的着装、举止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效果。比如,上传统教育课着装宜朴素,上美育课应讲究协调和整洁;假如要讲一篇悼念内容的课文,最好是穿上冷色调的服装。再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或郊游时,服饰选择可以艳丽、活泼、轻便一些。再说,教师的着装风格,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服饰审美观点,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年龄与学生跨度小,对青少年学生影响就更大了。一句话,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好自己的穿戴、发型,尽量做到得体、整洁、美观、大方,这样既有益于塑造自身的美好形象,增强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使学生愿意接受你的“传道授业解惑”。 

教师上课的姿势、情态准备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有端庄的站态、自然的坐态、得体的手势,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憎、恶、怨等眼神和表情,表达教学内容和思想感情,目光要有神,眼睛视线集中在学生身上,有亲切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切忌坐着上课,有的学校就明确规定教师除非生病或是监考不允许坐着上课。有句话说得是十分贴切的:艺术家不必一定是教师,而教师必须是艺术家。 

二、精彩的导入语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千种教法。在教法上语文教师一定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语文课堂理科化,我们可以语文文本剧情化,我们可以教学内容音乐化,我们甚至可以学陶行知先生将语文生活化、学徐志摩将课堂自然化。让教法灵活多变,才有助于还语文以诗情画意。

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有丰富的情感。

语文教育既是言语智慧的教育,也是情感的教育。语文教育同样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技术理性甚嚣尘上的今天,更需要疏浚语文情感教育的源流,用真情之水浇灌学生的心田。无论仁人志士之拳拳爱国心,还是花前月下之殷殷儿女情,也无论仰观宇宙之哲思,俯察品类之妙悟,抑或逍遥山水之遣怀,隐逸田园之悲歌......都是情感酿造的佳品。语文教师既要是理性的智者,也应是性情中人。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而这一点,更直观地表现在每一堂课的导入上,精彩的导入语,可以让学生迅速集中精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抑扬顿挫的声调

要使语文课有魅力,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用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去激发学生的激情。一上课,语文教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一种激动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激情永不变,上小说,用激情去讲故事情节;上诗歌,用激情去朗诵;上作文,用激情去点燃激情……激情是属于语文课堂的。

主要有那些方法可以表达老师的激情呢?刚一进课堂,老师可以利用学新课前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激情;也可以很自然地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与学生一起商量有趣的话题;也可以送学生几句富有哲理的话或者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开始学习新课,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老师范读一些有感情的课文,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情趣,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通过中国汉字的特点或者联系一些典故给学生讲述历史小故事,使学生受到启发,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在新课的学习中,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关键是老师要精心准备,调动一切资源,使自己的备课富有个性且能够充满情趣。在新课学习结束时,教师要拓展学生的认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去写感受;让学生模仿写一些散文诗歌;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类似事例等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趣味。

四、成熟的课堂驾驭技巧

晚会的主持人往往在每次主持活动中,都务必调动观众的积极参与,语文课堂亦如此。要使语文课有魅力,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驾驭课堂,让我们的母语课堂绽放无限光彩。语文课堂要有激情要有趣味要有魅力,教师要运用自己的能力,在课堂上“察言观色”,“深入浅出”,不断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在教师讲解某一项内容过长过于知识性容易让学生感到疲乏劳累时,不妨及时加入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一些有启发意义和趣味的小故事,如告诉学生“姚明说:‘累死也比输球好’”“心理学家认为:成功的人总是先把心摔过去,然后自己再跟着过去”。

语文课堂特别容易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对语文课堂的驾驭必须要心中有底,要不断为提高课堂效率而拓宽自己的课堂面,利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段来“添油加醋”,组织出高质量的语文课。比如学生累了,可以休息几分钟,可以讲一个小笑话,可以拿适当的题材幽默一下。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注意恰当调控学生情绪一个良好的教师,在任何时候,只要走进课堂,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讲解,启发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授。

教师是调节学生情绪的调控器,只有你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唤醒、激励和鼓舞他们,用满腔的热情和诚挚的爱,崇高的情去浇灌学生心中的“盐碱地”,那么不久的将来,在田园一定会硕果累累,鸟语花香,桃李满天下…… 语文教师还要讲究课堂抽问技巧,适时抽问。实践证明:要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就要细心读书,寻疑读书,带疑读书,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因而,不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

五、语言幽默,知识渊博

“舞台”上的老师,应该做一个象主持人那样的人,用精彩的语言吸引观众,用丰富的知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到这样,语文老师必须要有宽厚的历史和哲学知识,文史哲不分家,所以语文的内容应涵盖祖国的历史和哲学的知识,这样国文课堂承载的内容更为丰富;语文老师要有高超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堂语言的组织对语文老师尤其重要,国语老师的语言应该至少有诗情画意,至少有自然潇洒的风度;语文老师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与学生一起创作,能展开想象,驰骋自己的思想,能够让学生羡慕你写出优秀的作品,进而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语文老师要了解社会最新潮流思想,理性的掌握学生中存在的最新文化潮流,并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

不管怎样的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作为语文老师,尤其是现在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激情,用语文老师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激情,从而创造出出色的语文老师和出色的学生,如此我们的母语课堂就会绽放光彩,我们的国文就会承上启下,祖国的语言就会源远流长。三尺讲台就是语文教师的舞台,让我们所有的才华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展示吧!

上一篇:高一历史新课改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