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美育思想的缺失

时间:2022-10-12 01:08:22

论语文教学中美育思想的缺失

一、语文教育的美育思想

1.关于美与美育。美是哲学领域的重要名词。关于美,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人类思索的重要问题之一。鲍姆加登认为“美是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黑格尔认为“美指的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但无论如何,美与人类思维的产物――艺术、艺术品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体现了一种思维,对这种思维的再创造与再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的审美过程,或者说艺术是人审美的物化,而美则是艺术的精神内蕴。

而美育则是美与教育的有机渗透、结合、融合的产物。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因而中小学美育的目的自然是运用美学理论熏陶、培养学生的向真、向善、向美的感情,以及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思想。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简称,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想交流的手段。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曾有论述:“人类的语言,在于运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无穷无尽的意思。”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人类的语言正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文字是记录人类语言的符号,人类创造文字的目的就在于记录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思想。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文字所记录的作者的思维恰恰是一种艺术审美,文学作品这时也就成了我们审美的对象,是一种艺术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理解、解读作者所蕴含的感情,即吕叔湘先生所说的“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无穷无尽的意思”,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并为创造这种美打下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思想的体现就是语文的美育。

二、语文教学中美育思想的缺失

但在语文教学中,真的能够体现出陶冶情操、培养审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吗?走近广大教师和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我们不免遗憾地发现:这种理想中的思想很少甚至根本体现不出来!在遗憾与失望之余,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了现行语文教学美育思想的缺失?

是什么导致了语文教学中美育思想的缺失呢?作为有责任心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去探究,去清醒地认识它!

1.解剖式教学对美的熟视无睹。语文教师对课文的

讲解大都不外乎这种程式:文学常识、作家介绍、写作背景、生字词解释、段落划分、中心思想、写作特征等。这一程式均由教参一一列出,不必费神,自然也不必动脑,如何看就如何讲出,当然也就如何忘掉,从头至尾甚至可以不带丝毫的感情。我们的语文教师总也离不开教参的标准答案,离不开教参的标准化格式。真是一本教参打天下、一本教参治理天下了!当生动变成了呆板,当灵活变成了教条,当新鲜的嚼成了残渣,我们的语文教学却试图从中为学生寻找到更有价值的“营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文章是作家心灵的表现,作家的思想寄托在文章所塑造的形象之中。不论是意境的创设、人物的典型化,还是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甚至是词语的谴用、修辞手法的选择,无一不体现出作者的独具匠心。而如上种种,又决不可孤立分析,它们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不论如何,过分地条分缕析、层层剥皮式的课文段落及知识点的分点剖析,都不可能把文章的美完整无缺地、准确生动地让读者领会出来。

一篇美文,在段落分析与知识点的剖析中就这样被肢解、被瓜分了。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苦背老师给整理出的格套式的所谓的重点知识,这种与文章完全隔离开来的教条式、机械式的记忆已经完全取代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与对美的欣赏,这不能不让人叹息!不是文章不存在美,也不是孩子们不可造就,而是没能在孩子的心灵与文章的美中间架设一座可以相通的桥梁。至少,我们老师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阶段,而忽视了这座桥梁的建设。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读写的严重脱节导致师生美学意识淡化。读和写

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阅读就没有对语言的感悟,没有写作就没有语言素质的提高,但是在语文日常教学中,读与写又严重脱节,从面导致了师生对语文美学意识的淡化。

初、高中一般每周安排5-6节语文课,其中作文两节。这为数不多的两节课如何安排呢?仔细调查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作文课并不是非上不可的。课程紧张或复习时,作文课都要让位给“正课”。所谓“正课”,要么是分析课文,要么是复习旧课。总之,仍旧是大抓特抓“知识点”,每学期6篇作文的最低限度成了众多老师最高的标准。就是这样,学生们也不可能很快见到自己的作文本。单周用A本,双周用B本,这AB两本作文,最快的周转期也是两周,有的甚至是一个月。

这样,读失去了感悟,写又成了不见首尾的“神龙”。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难怪总是提不起来了。读与写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时再也不见有什么效果,二者陈陈相因的美学互补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概述 下一篇:做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