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

时间:2022-10-11 11:32:26

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

摘要 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和创造因素。

关键词 创设情景 比较辨析 操作实践 分层练习 发展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成长动机说”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良好的思维是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创设数学情景,启迪思维;善于抓住时机比较辨析,训练思维;在富有挑战性的操作实践中,深化思维;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拓展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

一、创设情景,启迪思维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及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其进入到较为理想的求知和思维状态,并经历从无疑到有疑,再到释疑的心理过程。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分两步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生疑,第一步出示算式“516÷3”,学生通过笔算知道516能被3整除之后,教师变换各个数字的位置将516变为561,156,165,615,651,让学生一一将它们分别除以3,学生会发现,不管怎样变都能被3整除。第二步,教师让学生列举很多自然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学生越发感到惊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展开这一课题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比较辨析,训练思维

比较辨析是探求事物间联系的思维过程,包括求同和求异两种类型。小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刚开始比较,容易发现事物的相异点,并逐步从比较明显的差异发展到比较细微的差异,然后才能发现事物的相同点或相似点。起初只能直观地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还不善于判断本质的差别,渐渐地才会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区分简单事物的本质差异。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是训练思维深刻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通过求同和求异的判断,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分清方法优劣,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提高思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创设新颖别致的辩论环节,不仅使认识得以深化,还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面对一个个新问题,学生领略了问题情境的冲突性与挑战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们始终沉浸在思考的乐趣之中。通过辩论,澄清是非,并初步学习“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等思想方法,使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不但达到了认知技能领域的目标,更为可贵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操作实践,深化思维

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实践操作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学习变成学生的精神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他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他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和脑的这种关系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内化操作的本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操作的要义不仅在于动手活动,更在于探究明理。只有带着思辨去操作,才会真正触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而设计有挑战性的操作活动,关键是让学生产生认知失衡,形成问题意识,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师要多设计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从现有的材料入手去积极思维,寻找到思维的支点,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好奇、不服输的心态下,在富有挑战性的操作体验中获得思维的有效发展。

四、分层练习,拓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沿“阶”而上,这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练习是数学学习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载体,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直接的途径。练习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影响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还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深化程度。因此,在教学中练习的设计应该从基本训练开始,进行阶梯训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提高。

课堂练习无论是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从而促进思维的不断深化。

上一篇:让孩子在成长中体验成长 下一篇: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同课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