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反馈练习设计“三阶段”

时间:2022-10-11 10:31:08

高中地理课堂反馈练习设计“三阶段”

摘 要:一节完整的地理课往往包括导入、教师讲授、学生活动、小结、反馈练习等环节。反馈练习一般设计为5分钟左右,在授课过程中被安排在最后一环节,所以常常不被重视。有些教师在平时授课中会草草了事,止于形式,甚至舍弃这一环节。公开课中,反馈练习常作为“替补队员”,时间富裕,就多练多讲,时间紧张就快速完成,或留给学生课后去完成。又有些教师在此环节恨不得把各种类型的习题都让学生做一做,毫无目的性,效率低下,走入另一极端,导致学生忙于应付,也逐渐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地理;联系;三阶段

反馈练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毋庸置疑的延伸。它可以快速巩固学生知识、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转化和内化(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解题能力);及时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效果,从而引起反思并改进;甚至可以把考试的部分考点落实到平时教学中来,这是每位教师所不可抵挡的诱惑,所以我们必须思索如何设计高中地理课堂反馈练习。

一、精心设计反馈练习的内容

1.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课堂时间有限,用于反馈练习的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所以要科学设计内容,有典型性、针对性,突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选择典型、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做到重质减量、择优筛选。教材中配备的练习非常典型,教师在领会意图后,合理选择为己所用。忌浪费学生时间在机械的训练中,忌跑题、偏题。易混淆的知识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知识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抓住事物的本质,提高辨析能力。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会进入感知误区,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练习,让学生从体验、错误中走出误区。

例1.读某地区热力环图(图1),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

(2)比较①②③④四处气压值的大小。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但对第(2)问,大多数学生会得出的是④>②>③>①。这一错误是历年来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非常有代表性。学习热力环流形成的机制后,多数学生认为:“高气压值总是大于低气压值,④②气压值分别大于③①;海拔越高气压值越小,于是④值大小②,③值大小①。”究其原因,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师生仅仅对气压做了高低的“定性”解释,而没有任何的“定量”分析,学生也没有弄清高压与低压的界定的前提。①②属于同一平面,②③属于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定性”基础上“定量”分析即可(如图略),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高空的“高气压”是相对于同一高度其他地区来说是“高的”,而相对于同一地区的低空来说,其“量”还是小的(如图2)。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把学生理解的盲区暴露出来,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授课的效率。

2.要有层次性和拓展性

反馈练习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拒绝“一刀切”、一个标准。综合题中的不同小问的设计要有思维的梯度,环环相扣,逐步加深。练体以基本题为主、争取做到基本题要练一题管一类;还要设计一些有变化的拓展题,加强新旧知识沟通,开拓学生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安排一些高考题让他们挑战一下,激励求知欲,培养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有开放性和生活性

反馈练习结果往往是整节课有效性的一个见证。一节课下来学生会疲劳,会影响到练习的质量,此时练习设计要尽量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法不唯一,答案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利于激活学生思路,活跃他们的情绪,增强应变能力。练习也可以多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例2.地震发生时,附近正在学校上课的学生,他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答案不统一,学生很愿意思考答题,主动复习地震波传播的相关特性。出现意见不一致是还会发生小的争论,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

二、精心设计反馈练习的完成过程

1.完成过程要体现多样化和趣味性

练习的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个人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全班练习交流,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提高思维能力。练习的操作方式上可以增加趣味性:发挥创新设计,把一些常规的题目设置成新颖、灵活、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的题目,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书面练习结合活动、实践操作、课堂调查、讨论、辩论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2.学生练习时教师要耐心细致的指导

首先督促学生每一次练习都要正确对待。其次按照正常的解题思路,方法(个别题目要求绘出思维简图),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答案。学生在完成例1时就可以布置学生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这样出现错误时,纠错就会非常明确、高效。最后检查正误,提高正确率,增强学生的成功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好习惯,每节课都会对本节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做好适当的记录,为今后复习留下宝贵的资料。

三、精心设计反馈练习的讲评

1.练习完成后要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维过程、自我评价的机会

这样会增强师生互动,这样比教师讲评更有针对性有错学生也能心服口服,记忆深刻。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交换进行结果测评,通过生生间互动,回顾知识点,查漏补缺。对于练习结果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心理的荣誉感;对于结果不佳的学生,师生分析原因和提出改进的建议,让每一位学生们都感受到自己是备受重视的。

2.教师讲评和小结要及时、准确、高效

结合教学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精选有代表性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挖掘习题的内涵,总结习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一步拓宽知识,纲举目张,融会贯通,并使之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理清思路,多角度比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形式。

我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在共同备课,准备学案时,严格把好反馈练习的质量关,发挥团队力量,由每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份学案,包括反馈练习,然后放在一起研究讨论,择优选用。这样可以让每位教师在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有限的课堂学习变成有效的知识掌握。期望我的反馈练习设计方法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任红雷.高中化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评价[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Z1).

[2]罗定.曹开华.高中地理有效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0(1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学)

上一篇:基层医院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配合 下一篇:浅谈音乐器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