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11 08:59:34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

求一题多解,拓宽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某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32400吨,今年前五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这个水泥厂今年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解法一,预计今年的水泥产量为:32400÷5×12=77760,今年可比去年增产:(77760-32400)÷32400=140% 。

解法二,设去年的每月的水泥产量为“1”,则去年的水泥总产量为 12 ,今年前5个月的水泥产量即达12,今年全年的水泥产量应为:12/5 ×12 ,因此今年的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2/5 ×12-12)÷12=140%。或12/5 ×12÷12-1=140% 。

解法三:设今年每个月的水泥产量为“1”,则今年的水泥总产量为12,因为今年5个月的水泥产量就同去年相等,因此去年的水泥总产量则为5,因此可得,今年的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2-5)÷5=140%。

解法四:设去年的水泥总产量为“1”,则去年每月的水泥产量则为 1/12 ,今年每月的每月的水泥产量则为1/5 ,今年与去年每月的水泥产量比则为:1/5∶ 1/12 ,因为时间相同,因此可得,今年与去年的水泥总产量的比也为1/5 ∶1/12 ,因此可得,今年的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5-1/12)÷1/12 =140%。

通过一题多解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通过总结,可揭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增长学生智能的目的。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善于去比较、发现和归纳数学规律。

如在教学完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上底 +下底)×高÷2 。因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这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 = 底(长、边长)×高(宽、边长)。因为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零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成了:底×高÷2 。这就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是精心设计练习。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形式要新颖有趣,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乐学善思。一种是开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省去应用题的某一个条件,让学生补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如:“草地上有24只白兔,―――。有多少只黑兔?”在老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补出了下列条件:(1)白兔比黑兔多(或少)8只;(2)白兔是黑兔的2倍;(3)白兔和黑兔共56只;(4)白兔比黑兔的2倍多(或少)4只;(5)白兔是黑兔的3/5;等。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了基础。

还可以让学生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打破题目条件全用的僵化思路,利用充要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工厂有100名工人,原计划4天做9060件玩具,现在要多做120件,同样要求4天完成。这样平均每天比原来多做多少件?”大多数学生都能排除“100名工人”的干扰,列出(9060+120)÷4-9060÷4的算式。实际上“120件、4天”才是解决问题的充要条件。

另一种是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填充问题,使问题全面化。如:“六年级二班有男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_______?”经过教师点拨、启发,学生动手画图,动脑思考,动流,提出了下列问题:(1)女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5)女生人数是全班的几分之几?(6)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提出问题,使问题具有创造性。如:“某厂计划20天生产600个零件,实际8天生产了280个,照这样计算,______?”学生提出了“实际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能否按时完成任务”等具体问题。这就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紧抓新教程开放的特点,精心设计,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四川省武胜县华封小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电工实习教学效果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