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提高导学案的实效性

时间:2022-10-11 08:05:36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提高导学案的实效性

导学案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我校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借鉴和学习“洋思”的教学经验,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导学案。导学案的应用,实现了思想品德课堂上“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彰显了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以导促学”为有效思想品德课堂奠定了基础。

一、导学案的设计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主要是我讲、学生听。教室里只能听到我的声音和学生哗哗翻书或记笔记的声音,每堂课我都是固定的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时间长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逐渐地降低,而我也变得对学生越来越不放心,生怕哪个知识点遗漏影响学生答卷。导学案的设计,体现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及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学生知道自己在哪个环节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能积极地去做,自觉自愿地去学。每一节导学案,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依据课标,我认为更重要的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编、用导学案时,就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展、整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恰当的材料和问题,或者创设模拟化的情景,给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运用导学案之后,我的课堂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学生不再沉闷,平时不愿意学习的,也在拿着导学案思考。导学案使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

二、导学案的使用贯穿课堂的整个过程

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任务比起语、数、外还是要轻松一些,为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也避免因学生每天要应付其他学科的预习而将思想品德学科的导学案搞丢了或出现抄袭的现象,我将导学案当堂课下发,当堂课完成。我的导学案设计的模式几经改版,现在是: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梳理归纳—拓展延伸—学习反思六个部分。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当堂课的任务都能完成。

【举例】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二节《珍惜学习机会》导学案的部分内容:

交流互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后组间交流)

假如遇到下列问题,你打算怎么办?

做作业时,遇到难题怎么办?

考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上自己不大喜欢的课,怎么办?

上自己不喜欢的老师的课,怎么办?

梳理归纳:(学生找出本节课的一个关键词,并用一句话说说理由。在关键词中提炼知识点,教师适时进行情感的升华)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很好,学生真正感觉到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了,并且对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导学案的设计

以前,由于我们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师很少,一个年级只有一名教师,很少有集体备课的机会。总是自己想怎么上课就怎么编写导学案,自己想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就让这些知识点在导学案中呈现,想让某个知识点重点掌握就在导学案中多出现几次。现在,我们教研组坚持尽量简单化的原则,用最简单的形式呈现最重要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不杂不乱、目标明确,老师使用也得心应手、方便快捷。

几年来,导学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为引导学生自学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提升了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何其重要。我知道,一节真正有效的课、高效的课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更要有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作支撑。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上一篇:关于英语习题讲评课实效性的几点反思 下一篇:紧扣教材 演绎精彩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