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个性 调动情感

时间:2022-10-11 05:17:39

培养个性 调动情感

摘 要:本文提出了从才情个性化和才情表达等方面“培养个性,调动情感”,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魅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魅力 个性 情感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对学生个性和情感发展的训练要求更高。基于这种考虑,本文提出了“培养个性,调动情感”的课堂教学对策,通过个性才情展示和情感阅读训练使得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

一、高中语文课堂魅力的体现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里的真人其实就是指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而言必须要形成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过个性化课堂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优势,形成系统化的课堂训练方式。个性化的课堂魅力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语文学科是最能凸显学生个性的学科。学生的个性既有一般年龄特征的共性,又有个别的差异性,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信念和世界观等,它制约着人所有的心理活动,是产生积极的心理动力。

除了个性化教学之外,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展现课堂魅力的关键所在。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即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情感激发作为重点,保证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情感变化,形成情感体验。因此,除了使学生充分地感知、品味到文章中的情感美,并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以外,独立创作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情动而辞发”,学生自己拿起笔来,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一个反馈的过程能够使课堂教学形成内部教育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堂魅力实施对策

(一)才情个性优化。

高中语文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语文基础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展示,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语言创作、欣赏、理解才情。一方面通过才情展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语言组织、理解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优势化才情,也是为高中语文课堂增彩的重要途径。如何发展个性化优势才情,需要从这两方面来考虑:

1.才情互助。

学科教学之间有互通作用,尤其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涉及到的学科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多才多艺是语文能力的最佳表现途径。例如,在语言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影视、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等知识都是学生展现的内容。学生如果在某一方面知之甚深,自然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出其超凡的才情。为了形成这种独特的才情训练,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共同培养知识广博、才艺丰富的秉性风范,站在信息教育的平台上,高效地接收优质信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学生的个性化表现,给予学生才情展示的机会。例如,可以开展阅读才情设置,对各类小说、诗歌进行个性化阅读,并表达内心的个性化理解;开设演讲训练,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讲,将自己内心对某些事情的感想展现出来,演讲内容可以涉及艺术、军事、科技、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以此来体现才情的互助特点,让学生懂得知识的丰富对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2.才情表达。

学生的才情表达能够表现出课堂的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请同学们进行才情表达:用名言进行阅读点评,用一段话进行阅读体会书写,等等。这些才情表达,使得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能够运用直陈、婉曲、幽默等多种方式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课堂成了学生展现个性魅力的舞台,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得课堂教学更为精彩。

(二)情感启发深刻。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情感教育,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需要情感教育。对各种艺术形象的构思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这些都是具有感情的东西。例如,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长大后成为了美国著名作家。作者自身的经历就是情感教育的良好材料,通过对作者的了解,能够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情感倾向性。在这种情况下来学习作者“三天活动的安排”,会激起读者情感的浪花,更好地理解作者想通过三天的历程展示自己内心的渴望,表达对世人的劝诫。她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幻想,警示人们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但是学生毕竟不是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利用想象。想象是丰富情感的重要手段,借助想象可以扩充作品的想象空间。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语言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表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和创造,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生能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就能与作者产生感情世界的沟通与共鸣。想象之后,学生对失明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现有生活的幸福有了更为明确的社会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以个性教学和情感教学为土壤和根系,强调对学生个人才情的鼓励和开发,启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有魅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波.对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些思考[J].中学语文.2010.(18):68-69.

2.路云成.阅读改变人生――谈高中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文教资料. 2010.(20):34-35.

上一篇:职高语文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下一篇:关于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