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悟体育课堂中合作的魅力

时间:2022-10-11 03:11:54

让学生感悟体育课堂中合作的魅力

当今的孩子大多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这样的生长环境使他们与生俱来就形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人人都应该为我”的思想观念,而这样的观念导致他们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玩伴相处时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人际交往,尤其不懂得合作是通往成功的有效路径。

新《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其中社会适应目标就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何谓合作?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怎样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其感悟合作的魅力呢?这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进行课堂内容的编排以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悟这种合作精神。

教师要有意识地编排课堂内容。以训练学生的跑为例,方式有多种,诸如排成队、有序地绕操场跑。再比如接力跑,即以队为单位,每队四人,每人跑完相同的距离后,用接力棒或接力带进行传递,相互配合跑完全程的集体径赛项目。这前后两者相比,同为“跑”的训练,后者接力跑很显然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接力跑的训练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体育赛场上,“个人英雄主义”固然能出成绩,但是,合作精神亦不可缺少。没有了接力时两个人的协调合作,就不可能在接力跑中优先取胜。

在体育课堂中,除了必要的体育技能训练之外,一般还会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有助于学生放松身体的游戏。这时,作为体育老师,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关合作的游戏。例如,在《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中就有这样一个游戏,名为“快快跳起”。游戏是这样的:由体育老师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间隔2~3米,排成一路纵队,前后距离一大步。游戏开始时,各队第一名学生与第二名学生各持短绳的一端,面对本队队员站在队前,向排尾跑去。每个队员则依次瞅准时机迅速跳起来,让绳子从脚下通过。持绳队员到了排尾后,第一个学生留下站在排尾,第二个学生则持绳跑回队伍的前面,与第三个人共同持绳继续向排尾跑去……如此依次循环反复,每个人都有机会做持绳队员。最后,以先跳完的队伍为胜。在这个游戏中,老师除了要通过学生演示让所有学生明白游戏的规则,更重要的是,老师要让学生知道,互相配合、协调合作才是游戏取胜的关键。在第一轮比赛后,老师可让每队队员先自行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然后再进行第二轮比赛。由此,学生更能体会合作是多么重要!

除了在上课的内容上可以刻意地安排培养合作意识的因素之外,老师还可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抓住适当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第一,课前我们都要求学生安静、快速、整齐地排好队,等待老师前来上课。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力总是不够,他们往往不是静不下来就是排队不迅速,或者队伍不整齐。对于这种情况,不少老师可能都习惯了抓“典型”,然后重点批评,给予适当的小惩罚。对此,我则不以为然。我采取小队包干制,“以生制生、生生互制”。实际上,我就是把学生以队为单位,各队的纪律各队自行负责。我只委派一名体育委员给各小队纪律评分。这样一来,那些队伍中想“捣蛋”的自然有人去管制,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守纪律的,他们都积极要求上进。为了不让个别人影响到本队的集体评分,他们就会联合起来,一致要求不守纪律者赶快改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众叛亲离”的这“个别人”明白了他们也是队伍中的一员,没有了他们的协调合作,队伍的集体荣誉将会遭损,怎么还好意思不排好队伍呢?小小的一招,不但有效地整好课前队伍,更让合作的意识在每个学生的头脑深处扎根。

第二,我们不可能一节体育课从头至尾都进行一项体育训练,往往在课堂进行到中途时,需要更换场地或更换器材。这时,我们体育老师不可能凡事都“亲力亲为”,所有器材或场地都自己去一一更换或是布置。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一把课堂小主人的滋味,鼓励他们参与到器材的更换或场地的布置中来。我们老师可以先给每小队分配适量的任务,然后,比比哪一小队又快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为了使本小队更出色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学生自然会运用合作的精神,通力合作。任务结束后,老师可对各小队完成情况作一个简短的评价,旨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要抓住课堂的“尾巴”,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协调合作。体育课结束时,我们往往需要清理场地、送还器材。与课中情况类似,我们老师一样可以让学生发挥小主人的作用,小的器材可以由小个子学生单独送还,大的器材则由几个大个子学生合作运送。这样高效、有序的整理活动,再一次让学生体验了合作的魅力。

合作的意识自古就为人们所传扬,诸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之类的谚语广为流传。作为体育老师,我们不能让体育课堂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上,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体育竞技场上感悟合作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田庄小学)

上一篇:把握“问题”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下一篇:探索幼儿礼仪行为养成的方法和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