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总览

时间:2022-10-11 02:29:16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总览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亲身体会到的。但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真诚沟通,让学生之间既合作学习又适当竞争,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还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自主探究;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68-0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作为在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教什么,怎样教,为何要教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也是当今非常现实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们经常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但教学模式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教学的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把学生当作接收的容器,学生仅仅是配角,然而新课改的观念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需要我们的教学观念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发展等。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新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以下课堂教学模式,进攻通道仁人志士参考。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大教育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心理动力之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教师富有激情的导语、教态和直观教具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例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采取先播放一段经过剪辑的影音文件资料,在画面上首先看到的是美如仙境的圆明园景色:宏伟的殿堂、玲珑的亭台、明镜般的湖泊……但接着便是在枪炮声中,一伙强盗对它肆意的劫掠、残忍的焚烧以及劫后的断壁残垣,这些动人心魄的画面强烈的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此时教师可抓住时机问:作家雨果笔下的强盗是谁?他们为何要远征中国?掠夺之后为何还要把它付之一炬?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这样的情景中,这些问题的提出会激发学生很有兴趣地去思考、去深思、去探究。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导入为学生的自学探究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会主动的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会带着问题自行预习课文、阅读课文、发现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以课本为起点突破教材,有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在新课改观念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让教师无所事事,让学生放任自流,只不过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演"变成了现在的"导演",学生成了"主演",但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组织引导,给学生指明探究方向,与学生一起解决探究中遇到的较难的问题。二是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自主探究并非完全独立探究,学生除了要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外,还要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还能消除学生的冷漠和自私,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有的认为这是聪明的举措,因为愚公面对困难能勇敢面对,有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而且锲而不舍,最终获取了成功。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太过呆板,缺乏灵活性,在当今社会,这种处事的方法不合时宜。在老师引导下,持不同意见的学生通过在一起共同讨论、合作探究逐渐统一了认识,理解了文章强调的是愚公锲而不舍、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我们要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并非也让我们用呆板的方法去处理问题。这些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己发现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导演"。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在合作中竞争

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学生自学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学生交流、展示、合作、竞争的平台,这就需要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内就探究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合作交流,进而一起归纳总结,得出初步结论。在此基础上以小组抢答或辩论的方式开展竞赛,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理解、感悟表达出来,通过辩论、竞争,去伪取真。这个过程是学生汲取集体智慧,解决自我探究中遇到的较难解决的问题的过程,当探究过程中出现争执时,老师不能轻易否定任何一方,要鼓励求异思维,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讨论,广泛交流,教师应是合作探究的参与者,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要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有些小组通过读课文重点语段,个人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得出了答案:人类盲目的引水和开发建设。并从中获得启发,也有些小组在分析课文列出的原因后又认为,古今气候的差异及气候的变异也是原因之一。学生各小组之间争相发言,激烈争论,这时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就应既肯定课文中列出的原因又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广阔空间中自主探究,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竞争,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上一篇: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下一篇:以《鸿门宴》教学为例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