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时间:2022-10-11 12:53:08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摘要】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人性化护理。使用QOL评分和SF-36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在QOL、SF-36评分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QOL、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人性化; 护理; 糖尿病肾病; 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4-0080-02

doi:10.14033/ki.cfmr.2015.24.043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十分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有研究指出,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肾病,最终发展为肾衰竭,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患者多需长期住院治疗,会有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研究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其人性化护理方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20例。上述患者均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同时无精神疾病病史。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8~72岁,平均(41.6±7.3)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0~78岁,平均(40.9±7.5)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入院指导、健康宣教、输液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行人性化护理,包括以下内容:(1)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在科室内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相关培训,转变服务观念,统一认识,以服务患者为目标,将服务内容不断的进行改进。(2)规范护理流程,制定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服务流程,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并体现出人性化和职业素养。(3)营造人性化的治疗环境:保持环境舒适,给患者提供清洁、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流动;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减低声音,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以获得患者的尊重;指导患者使用温水泡脚,保持皮肤清洁,指导正确的口腔护理知识,在饭前、饭后漱口。(4)热情接待住院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关心患者,耐心讲解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多鼓励和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5)加强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要求科室护士工作中要想患者之所想,主动提供护理服务。对患者的问题耐心地做出解答,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缓解其焦虑的不良心理。(6)加强人性化的管理,以患者为核心,定期收集患者对笔者所在科室护理服务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善工作中的不足,调查患者对笔者所在科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督促护理人员积极工作。

1.3 评定标准

使用QOL(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以及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 [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在QOL和SF-36评分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QOL和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亲后QOL和SF-36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QOL SF-36 QOL SF-36

观察组(n=60) 51.3±7.8 56.1±7.5 61.9±3.2* 102.8±8.2*

对照组(n=60) 50.9±8.1 56.2±7.1 55.2±2.3* 71.2±6.8*

P值 >0.05 >0.05

*与护理前相比,P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较以往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较多的患者延续了生命[3]。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同时也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人性化护理是优质护理的一种,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区别于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人性化的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扎实过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还要求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服务”的理念[5-6]。此种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性化护理能够快速被患者所接受,使患者以最短的时间融入进医院的治疗日程中,尽快地治愈疾病,减轻患者的负担[7-8]。

通过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统一认识,以服务患者为目标,将服务内容不断的进行改进;规范护理流程,体现出人性化及职业素养;营造人性化的治疗环境,获得患者的尊重;热情接待住院的患者,关心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加强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提高其积极性;加强人性化的管理,定期收集患者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善工作中的不足,督促护理人员积极工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研究中,护理前,在QOL和SF-36评分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QOL和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进行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方案,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爱梅,谢琳.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02-103.

[2]管录宇.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24-25.

[3]韩海磊,柳洁.DPP-4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53-156.

[4]何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24-25.

[5]吾甫尔・米吉提.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28.

[6]文鸿.中医护理在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价值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8):216-218.

[7]俞永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32-133.

[8]孙子艳.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5):159-160.

(收稿日期:2015-04-24)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中血滤器凝血原因及护理进展 下一篇: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80例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