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包头

时间:2022-10-11 11:44:13

大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包头

一、“十五”以来包头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情况

包头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也称鹿城。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呼包鄂经济圈和呼包银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城区北依阴山,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全市人口246万,其中城市178万,居住着蒙、汉、回、满等43个民族,全市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包头已形成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乳业、建材七大支柱产业以及包括30多个行业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十五”以来包头经济发展进入了又好又快的黄金时期,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10.1亿元,同比增长18.5%,是自治区唯一GDP突破千亿元的城市;工业实现增加值485亿元,同比增长30.4%;财政收入达到130.1亿元,同比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11元,高出全国水平345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38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51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164个地级城市中,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前20强,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百强城市第34名。先后荣获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十五”期间,包头市第一、二、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分别下降8.01%、7.12%和7.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9.35%。2005年全市能耗总量为2374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耗能1848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耗能1703万吨标准煤)。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8吨标准煤,比2000年下降了30.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5.1吨准标煤,比2000年下降了36.7%。2006年全市能耗总量为2689万吨标准煤,其中第二产业耗能2279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耗能1917万吨标准煤)。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67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了4.6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74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了7.09%。

“十五”以来,包头市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的排放强度分别下降70.7%、79.0%、59.9%。2005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气数达到256天,2006年达到260天以上。2006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6.5%,工业重复用水率8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20%以上,比2005年分别提高0.3%、11.6%、10.68%。

二、包头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包头作为资源、能源依赖型城市,处在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产业加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有效保护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切入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资源和环境,在保护资源和环境中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市用年均14.2%的能源消耗增长,支撑了年均22.7%的经济增长,各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居自治区各盟市前列。

1、严把项目准入关,控制高耗能项目的开工建设

近年来,包头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有保有压、分类指导”的原则和“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制定执行了《包头市有关部门对重大项目前置把关列会制度(试行)》,每个重大项目都要按照产业政策、项目审批、土地审批、环境审批、信贷政策、安全管理等六条标准把好项目准入关,特别注重审查项目节能减排措施及工艺保证。已办理的审批、核准和备案项目,均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目录规定的鼓励或允许发展类产业项目。

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工业发展腾出环境空间

包头市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大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力度。2003年以来,先后关闭和淘汰了一大批工艺装备落后,浪费能源、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其中,淘汰小水泥企业6户、小玻璃企业1户、小炼铁企业78户,关停铁合金生产企业23户、电石企业2户、焦炭企业13户,捣毁土焦窑386座,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资源的397座小煤矿全面实施关闭。电力企业实施关停小燃煤机组40多万千瓦。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为引进实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耗低、排放达标的重大工业项目腾出了环境空间。

3、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降低产业能耗

近年来,包头市通过转变向外运煤为向外输电,实现了一次能源的加工转化,产品附加值提高了6倍,进而利用电力优势实现“铝电联营”,生产电解铝及深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提高了20多倍,创出了全市电解铝单位能耗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按照这样的思路,在“煤-电-铝”的产业链条上构建形成了“普铝-精铝-精铝板-精铝箔-光箔、化成箔”和“电解铝-合金铝-铝轮毂、铝合金汽车控制臂及汽车零部件等铝合金制品”两条深加工产业链,成功实施了包铝1万吨精铝、东磁3000万平米化成箔、富诚200万只铝轮毂、联强20万吨铝板带等10个示范项目,形成了铝产业集群;在全市具有资源优势的钢铁、稀土等领域,构建了“煤-电-钢铁-特种钢、不锈钢―深加工产品”、“煤-电-稀土功能材料一稀土应用产品”等产业链。推进实施了包钢冷轧薄板、百米高速钢轨和华业特钢60万吨不锈钢热轧、冷轧、带材、管材及制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分别形成了钢铁、稀土产业集群。同时,还通过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实施特种钢一装备制造产业链,努力打造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非资源性产业集群,加快全市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正是这种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既实现了地区能源、资源的深度加工转化,又实现了全市工业单位能耗的大幅下降。

4、加快推进结构调整,高起点实施节能改造工程

包头市制定了高标准的耗能和环保准入条件,加快推进钢铁、铝业、电力、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改步伐,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产品,先后推广实施了大型预焙槽、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高炉余压发电、高(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电机变频调速等30多项先进节能工艺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包钢集团实施的280万吨冷热轧薄板、五号高炉、六号高炉、265平方米烧结机等重大项目,都采用了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耗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包钢集团吨钢综合能耗实现779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了113千克标准煤,能耗降幅创历史新高。在钢产量完成750万吨的情况

下,总能耗控制在650万吨标准煤以内,实现了增产不增能耗的目标;包铝集团四期改造项目,用240KA预焙槽替代原有自焙槽,可比交流电耗每吨下降1131度,按产能10万吨计算,年节约电费3500多万元。东方稀铝建设的50万吨电解铝项目,采用了当前国内领先的320KA预焙槽工艺,吨铝电耗控制在13900度以内,比传统的自焙槽工艺单位电耗降低2000多度,比目前普遍运用的预焙槽工艺单位电耗也降低1000度以上,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项目;全市建设的东华热电2×30万千瓦热电机组、华电包头发电公司2×60万千瓦机组以及北方联合电力包头一、二、三电厂机组改造等项目,全都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不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电力产业集群,而且使全市的发电单耗从687克标准煤下降到365克标准煤。包头供电局新建改建35千伏以上变电站20多座,对高耗能的输配电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大幅度降低了输电损耗;明天科技通过采用离子膜法代替传统的隔膜法生产烧碱,吨碱电耗指标下降了20%以上,并采用35千伏高压无功补偿装置、锅炉风机变频技术以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炉渣与原煤混烧等技术,年节煤6000吨,节约电费200多万元。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近几年,包头市在运用生态工业模式加强能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开发利用风电能源等方面实施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如包钢集团实施的煤气回收发电项目,年回收煤气2.64亿立方米,年减少煤炭消耗70万吨,2006年5座高炉余压发电1亿多度。香港力劲集团100万只铝轮毂项目,利用包铝提供的铝水直接进行压铸生产,每年可减少二次重熔烧耗600吨,节约二次重熔耗用天然气240万立方米。东方稀铝在运用“煤-电-铝”一体化生态工业产业链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电厂余热生产赖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发展饲料产业,有效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形成了内部产业循环。全市把粉煤灰、废钢渣综合利用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研究提出了推广以粉煤灰、工业废渣为主的鼓励生产使用新型墙材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出台了《包头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在现有和在建电源点周围,均规划了以消化粉媒灰和工业废渣为主的新型建材加工区,先后组织实施了新创瑞图、精正陶粒、北元建材、包钢恒之源等20多个利用粉煤灰、废钢渣生产新型建材项目。2006年,全市产生粉煤灰量240万吨,综合利用粉煤灰量达271万吨;产生废钢渣近400万吨,钢渣利用量达120万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施了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替代燃煤工程。包铝集团、一机集团、北重集团通过改用天然气,全部关掉了原来高耗能高污染的煤气发生炉,年节约费用在6000万元以上。全市对4500多辆出租车和300辆公交车改用了天然气,每年合计节约汽油3.56万吨,汽车尾气排放量相比减少了88.3%。2006年,全市有9户企业通过了自治区组织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9户企业共实施清洁生产方案200多项,总投资1.4亿元,实现节水407万吨、节电753万度、节煤14万吨、废水减排286万吨、烟尘减排59吨,新增经济效益4178万元。包钢、包铝被列为全国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几年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较好解决了产业循环、资源效率、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利用山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优势,引进发展风电项目。目前,现已获核准、批复的有6家44.3万千瓦,上报自治区开展前期工作待批的3家30万千瓦,开工建设3家14.5万千瓦,分别是山东鲁能白云一期4.5万千瓦、宏腾能源达茂百灵庙4.95万千瓦和中电投达茂百灵庙4.95万千瓦。今年全市风电场项目预计开工5项,建设装机规模40多万千瓦。“十一五”末风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左右,将较大地优化改善全市的能源产业结构。

6、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制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每年都要把节能减排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年终对各旗县区政府和重点耗能企业负责人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进一步加大了节能执法检查的力度。结合能耗限额标准,重点在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煤炭等高耗能行业,开展了节能执法检查,对产品单耗超限额的企业要求限期改造。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节能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全市有38户企业被自治区有关部门认定为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享受上级优惠政策减免税8600多万元。近三年,全市重大节能改造项目协调获得银行贷款36亿多元,市财政每年用于。企业节能技术创新资金都在400万元以上。

三、包头市下一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1、主要目标

包头作为重工业城市,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都坚决贯彻全国和自治区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包头市今年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9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5%左右;二氧化硫在2006年基础上减排17220吨,消减率8.24%,化学需氧量在2006年基础上减排4650吨,消减率11.4%。“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8%(年均下降6.3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30%(年均下降6.88%);二氧化硫在2005年基础上由20.4万吨下降到18万吨,消减率6.3%;化学需氧量在2005年基础上由2.94万吨下降到2.7万吨,消减率8.16%。

2、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节能减排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节能减排统计、指标考核和监察三大管理体系,并于年内研究出台《包头市节能减排规划》、《包头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包头市节能减排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二是抓好“四个方面”、“两个层次”的重点节能工作。在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循环经济四个方面和重点耗能企业、重点耗能行业两个层次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同时做好行业准入和差别电价企业的具体申报执行工作。三是抓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工作。按节能65%搞好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积极推广节能建筑,要尽快建设一批节能样板工程。进一步积极推进出租车和公交车改用天然气的工作,加快汽车替代能源的推广和淘汰高油耗、高排放车辆工作。四是围绕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继续重点抓好粉煤灰、废钢渣、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组织实施一批重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010年形成年综合利用粉煤灰600万吨、冶金渣400万吨的能力。

总之,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是“十一五”时期包头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战略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全市城市污染和排放要得到全面控制,单位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其中综合利用率达到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中水利用率达到50%。我们将按照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扎扎实实抓好落实,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走出一条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上一篇:青海省能源发展有关问题思考 下一篇: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