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神重生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36

大力神重生篇1

关键词:民族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冯皓(1979―),男,山东微山人,云南大学研究实习员,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文艺美学的研究。

一、新形势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挑战

1.西方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性开放等腐朽的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环境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在接受西方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的同时,一些腐朽思想也会随之而来。长期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占据明显的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和“和平演变”的战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极力鼓吹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大学生一切向钱看,以自我为中心,宣扬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利用所谓人权、民主、自由、宗教、民族等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与此同时,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在网上不断挤压、排斥我们的民族文化,淡化我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最终造成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扭曲和流失。这些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的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很容易引起他们政治观念的淡漠、民族意识的淡化。

2.互联网的侵害。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不受时间、地点、国界和气候的限制。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实的和虚假的、科学的和愚昧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同时并存,大量消极的、不健康的、腐朽的信息和观念,对涉世不深、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使长期沉湎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淡化,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走向极端。大学生尤其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到影响。他们长期接触一些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会渐渐抛弃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转而信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使享乐、刺激、“性解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羡慕、认同和模仿的对象。加之,计算机网络消除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信息传播者和大学生在自由自主地传播和接受信息的互动中,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痴迷于网络的学生往往容易变得冷漠、无情和自私,既不关心集体,也不关心他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和网络中“黑”、“黄”等信息的侵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

3.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是,“眼下,在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极不相称的不良文化现象乃至丑恶现象,诸如,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对色情、凶杀和暴力的渲染,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令人痛心的不良风气,反科学反理性的迷信愚昧、歪理邪说,低级庸俗的商业和街头文化,互联网上传播的有害信息,以及社会变革中出现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离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加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等等。因此,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思想不可避免地会给某些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陷入困惑之中。“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有的学生对国家、民族、党的利益考虑得还不够多。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折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质成为了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只有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是我们要培养的中国真正的脊梁,才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民族精神的范畴

中央党校出版的《民族精神教育读本》一书中指出:“一般来说,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民族精神不仅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也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精神;还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新型价值观念以及自立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2.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实现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至为关键。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个人应有自己的脊梁方能站立起来,一个民族应有自己的民族脊梁方能站立起来。党的十六大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发展,往往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再次提到“综合国力"的新概念,认为中国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时,必须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同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一起,共同构成现时代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指出:“民族凝聚力来自何处?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自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而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日本号称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中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培育国民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如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其中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首次把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提出来,并要求把它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族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把民族精神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是对大学生思想最具影响的一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把民族精神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高度重视三个方面:

1.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的综合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领会某些理论知识,是比较容易的,可是要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得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社会的深刻了解、缺乏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磨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政治上更加坚定,行动上更有责任感。让他们在受教育和做贡献的同时增长才干,达到自我教育,终身受益的目的。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树立起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培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精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如我们不失时机地引导毕业生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积极组织发动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工作,投身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去。

2.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但长期以来“两课”教学并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主渠道的作用,比较突出的原因就是教材的落后,大学生们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2005年9月,中央审定批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大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大纲直接由中央讨论审定,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陆续出版,拉开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序幕。在新教材中,明确的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其中,并增加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增加其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缩短“知”与“行”的距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真正意义和内涵,认识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真正意义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

3.高度重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最活跃、最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最具创新精神的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才能生根,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应该反映时展和进步的要求。只有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责任重大。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只有把它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才能把大学生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把他们的精神和士气振奋起来,激发他们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2〕民族精神教育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大力神重生篇2

摘 要 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文章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并以奥林匹克精神的拼搏、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维护和平精神为出发点,讨论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奥林匹克精神 大学生 人格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奥林匹克主义社会实践的体现和反映,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奥林匹克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公平竞争”,奥运会提倡的“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本质上都是弘扬崇高的体育精神,在生活中拼搏进取,永无止境,推动体育乃至整个社会快速发展,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二、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人格塑造的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与奋力拼搏的精神

现代的大学生将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如何正确面对这些竞争和压力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要让人们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不怕竞争,不怕挑战,不向命运低头,敢于超越自我,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教育他们为克服困难去斗争,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难或者不称心就畏缩。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付出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艰苦的磨炼,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学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学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学会决不气馁再拼再搏,胜利时学会冷静处之决不得意忘形。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好顺应了这一教育要求,使学生在劳其筋骨的磨练中,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坚强意志,是人格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主张“重在参与”,提倡“参加比取胜更重要”。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大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在奥运会上,运动员是在一套被国际社会共同承认的“规则”下进行实力对抗,不论种族、国籍和,参赛者在比赛场上都是公平的,谁也无法享受特权,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和凌驾在规则之上。这种公平竞争的示范作用,是人类社会公平竞争的模式,善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精神素质。对引导大学生提高公平竞争的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大学生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参与中知不足,在竞争中求发展,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这对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帮助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尊重他人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若团队成员之间不能团结协作,则不可能取得成绩,终将被淘汰。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尊重与合作精神,说的是运动员要能主动地严守球规,不搞小动作,尊重裁判,不计较胜负,始终全力以赴,并且各个队员要能各守岗位,各尽全力,密切配合,从全队整体出发,顾全大局。现代社会既需要竞争精神,也需要合作精神,要善于凝聚人力和人心,团结众人的力量去努力和奋斗。从微观角度讲,善于合作也是心理健康和个人人格发展的基础。合作能力既是体育运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也是通过体育运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从事体育运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和竞赛,需要与他人通力合作,这不但能使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而且个人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向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特别有利于培养其尊重与合作的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参与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体育活动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四)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与维护和平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对当代大学生有如此大的感召力,关键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栋梁的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了解和学习,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行严格规则约束下的体育活动,教育大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现代奥运会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全世界的运动员在这里可以和平、团结、友爱、公平地竞争,共同追求人类的美好理想,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随着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扩大,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友爱的理想越来越深人人心,并最终为实现世界的和平、平等发挥巨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华北科技学院思政课题:Z2012-3。

参考文献:

[1] 吴海峰.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J].科技信息.2009.21.

大力神重生篇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7.008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越低,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进行引导与干预时,应从关联性与互动性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即对二者的引导与干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

4.4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效果

大力神重生篇4

关键词:抗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抗震精神是中国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坚强不屈、团结奋战、无私奉献的精神写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动力和精神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抗震精神教育和激励大学生,把抗震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义重大。

一、抗震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毛泽东早在1957年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则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代,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江泽民指出,“政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担负着育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如何办好高校,胡锦涛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把抗震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的抗震精神的教育,从而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身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为国家、民族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现代化的接班人。现代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具有现代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的建设者不仅要拥有扎实科学知识,还需具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树立大学生的“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树立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树立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抗震精神教育,通过感人的事迹和典型事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的认知、强化大学生的“三观”、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三)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于大学生人格优化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人们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并有效地为社会服务。时代的变革必然产生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事物,健全的人格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适应转变的根本保证。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教育对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日本提出2l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的精神。新加坡也从重视智商教育中摆脱出来。重视情操教育。美国提出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品格教育。德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学校不只传播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品德、性格的培养。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格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才是祖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格发展状况还没有适应时展的需要,用抗震精神教育当代大学生意义重大。

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崇高理想、有利于树立远大的目标、有利于他们艰苦耐劳、团结奋斗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对贫瘠滞后。特别是80后出生的大学生们,遭受社会挫折少,心理承受能力小,意志品质力低。用抗震精神教育和感化他们有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成熟起来。总之,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他们的人格优化。

(四)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一次伟大创新,对深化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构建和谐社会,扩大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想表现和存在之魂。它决定我们前进的方向,也决定我们民族的兴亡发达。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去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抗震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成为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胜利、敢于胜利的精神动力,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纽带,是我们取得这场抗震救灾胜利的精神法宝。抗震精神的核心和本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抗震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 二、抗震精神的涵义和本质

地震可以使山河改变面貌、生命受到摧残、财富遭受损失,但它压不垮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摧不毁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抗震救灾斗争铸就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精神保证。

(一)抗震精神的涵义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越是艰难困苦、越在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就越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困苦。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军人、农民、学生、社会团体等,上下齐动员,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上至中共中央下至地方政府,从普通百姓到武警官兵,从白衣天使到大批志愿者,大家齐心协力、同甘苦、共患难,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力量,汇聚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在人类抗灾史上,没有任何一次救灾行动能够动员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如此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正是这种力量使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2、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英勇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史上不曾向任何困难屈服,地震灾难更不可能把中国人民吓倒压垮。在这场罕见的特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是勇敢、坚强、沉着。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的声音;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无数双援助之手!这种英勇抗争、不畏牺牲、顽强拼搏、不胜不休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是我们抵御各种危难的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在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不屈不挠精神得到充分展示,让世人为之赞叹。

3、患难与共、友爱互助的大爱精神。友爱互助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血浓于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自古以来就把友爱互助作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在这场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空前的友爱互助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友爱互助的动人篇章。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互助精神,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迅速赶赴救灾第一线,舍生忘死,不惜一切代价开展救援行动。全国各省区市和社会各界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天南地北,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整个中华民族都心系灾区、支援灾区。友爱互助精神为灾区人民抗御灾难、重建家园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也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光大,使全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4、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抗震救灾斗争是对中华民族意志的一次严峻考验,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抗灾能力的一次现实挑战。是中国人民团结互助、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勇于奉献精神的大展现。德阳东汽中学的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之际张开双臂护住了四个学生,学生得救了,自己却永远离开了他所永远热爱的人们。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护住了两名孩子。山东的农民兄弟也自发地不远千里冒着艰难险阻赶来了。在这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前,多少党员干部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被解救出来,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凭着这种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灾区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5、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民本精神。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明确指示,要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在灾情发生后不久就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盘统筹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不顾安危、不辞辛劳,亲临灾区指挥救灾,使灾区人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极大地稳定了人心,极大地凝聚了力量。灾难面前“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第一位是救人”,“救人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百的努力”。三天的全国哀悼日,举国降半旗,祭奠死难者。第一次以开放的态度。让国际救援组织直接进入灾区。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次抗震救灾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化的设备,为救人赢得第一时间,提高了救灾效率。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实事求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因素科学合理地组织民众进行生产自救。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民本思想、科学思想的抗震救灾精神。

(二)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

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升华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植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成为推动我们民族繁荣、强大不断发展的伟大动力,积淀为我们的民族之魂。更是我们取得这次抗震救灾胜利的精神法宝。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中华儿女用自己的时间行动谱写的民族精神的最强音,形成的抗震精神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升华和拓展。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还彰显时代精神的鲜明特点。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到全国上下,以人为本、开拓进取、开放包容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凝练。

三、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想

(一)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的课堂教育

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抗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把抗震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1、把抗震精神编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中

抗震精神是对大学生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和鲜明的案例。把抗震精神纳入到思想政治教材中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质。“抗震救灾的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资源,要用抗震救灾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7月16日在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抗震救灾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上这样强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势政策报告会

形势政策报告会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形势政策报告会的形式可以把抗震精神更及时、更鲜活地灌输给学生。形势报告会可以把在抗震救灾前线的英雄模范、先进个人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切实体现他们身上的英雄精神和光辉形象。

(二)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要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起居当中,融入到一言一行和社会实践之中。用抗震精神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就是要使抗震精神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指针,成为引领他们实践的动力。用抗震精神教育大学生就是要使这种精神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进而外化为他们实践行动。

首先,日常生活中加强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一言一行总关情,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在寝室生活中要加强大学生的吃苦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坚强刻苦的精神。其次,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强化他们的抗震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用抗震精神鼓动他们、激励他们。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抗震精神。在实践中弘扬和彰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良传统和中华美德。

(三)抗震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大力神重生篇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21-01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技空前发达,咨询传播空前迅速,个人意识空前高涨,在物质产品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 某种程度的迷茫和空虚,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其人文精神显得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关键词: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大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意识价值取向。它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感情、人的体验,其总体特征是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善和美。具体表现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努力去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和本性,强调客观对象适合主体的需要和满足。二是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造福人类、求善求美。“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民族、超越国家,从整个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它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界处开始的一种超越性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意义和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人的灵魂。但当前在高考的指挥,升学的压力下,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科学的状况。我们提倡人文教育,提倡大学生多学一点历史,也是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建设的需要。一个人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不了解今天的社会是怎样发展而来,怎么为国家的兴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贡献?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精神就没有自己的灵魂,培育人文精神至关重要。对大学生来说,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承担着21世纪中国腾飞的重任,良好的人文素质对他们而言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

情感智慧是反映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它对大学生事业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大学生通过加强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其自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重塑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人类社会发展在呼唤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呼唤人文素质的提升。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先导,高校应该努力建设人文精神与科学文化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做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通过先进的全面教育方针,使当代大学生转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

(二)确保校园文化的实效性

校园文化是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园文化开展活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途径。因此,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此外,校园文化活动要建立在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富有文化气息和创新性。

(三)开设艺术欣赏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的爱慕和追求,青年学生显得尤为强烈。因此,开设美术和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极其重要。高校应该建设好这方面的师资,从而使大学生得到艺术方面的能力提升和认识转变,提高青年学生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美的追求和欣赏,更好地认识社会、感受人生、体验生活!

(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成长和发展的前提,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转折点上,面对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心理承受了不轻的压力,而人文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引人的心理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此外,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大学生往往抵不住心理的冲动,会做出不健康的选择。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有利于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力神重生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为了确保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减少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这一工作作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县政府成立了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落实了县级各相关部门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结合我县卫生系统实际情况,成立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学习了《方案》内容,使各单位明确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范围、服务方式、职能分工,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年终卫生综合目标考评;各实施单位按要求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置了管理办公室,配备一至两名专(兼)职人员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使我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参与、卫生主动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多方协调,确保资金到位

为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向县政府汇报,申请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我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稳步推经提供了经济保障。

2014年,我县委县政府拨付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工作,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套资金中2%用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项目(包括重性精神病患者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康复指导、信息更新、随访记录)。按照项目管理办法严格资金管理、合理使用,确保项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基层精防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工作,2014年,我中心积极派员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培训,举办对基层精防人员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100余人。重点对重性精神病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录入、随访记录更新以及重性精神病人在基本医疗、生活照料、功能训练等,有力地提高了我县基层精防人员业务能力,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四、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普及精防知识

为了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在全县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我中心利用“世界睡眠日”、“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卫生日,在车站、广场等人群密集地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车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核心内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知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宣传栏、展板、视屏等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共发放宣传单页10000余份,发放宣传画报3000余张,进行现场咨询活动20余次,宣传覆盖了农村及城镇居民、离退休老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及流动人口等各类群体,累计受宣传达到50000余人次,为普及全县人民精防知识夯实了基础。

五、定期开展督导,逐步完善存在问题

为了确保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全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落到实处,我中心开展了对全县72个乡镇(地名)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轮督导,对在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以《督导报告》下达限期整改。

六、积极开展排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

按照《县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排查暨危险性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014年,我中心积极与市身心医院衔接,抽调专业技术骨干15名,利用3个周末对我县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排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根据县卫生局《县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摸底排查任务数》和各卫生院上报的《县重性精神病患者排查行动发现患者信息登记表》,对3023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了排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最后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2503人。

七、强化随访管理,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各乡镇(地名)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有关要求,为确诊的重性精神病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落实专人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康复指导。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县累计排查出五大类精神疾病患者3102人,建立档案3102份,参加管理2709人,管理率为87%,监护率95%,社会参与率65%,显好率60%,肇事肇祸率控制在0.3%以下。全县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人群覆盖面达95%以上,提高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和谐作了不懈努力。

八、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员匮乏。受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日益增多,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然而我县目前尚未设置精神疾病医疗机构、无专业的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严重制约着我县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发现率偏低。相关部门对精神病人重视不够、配合不力等导致我县精神病人发现率偏低。

(三)基层卫生单位人力不足。绝大部分基层精防工作均是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全县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偏低。

九、今后工作安排

针对我县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督促各单位认真对照督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考核组现场指导和一对一书面反馈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在尽快完成整改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专门人员,强化工作职责,及时统计上报发现的疑似重精患者以便组织排查,按要求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三)加强业务指导,完善考核制度。在县级精防机构业务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做好对辖区医生及村卫生站医生的业务指导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四)加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按照项目要求,定期开展对本辖区现有患者的随访、康复、指导工作,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大力神重生篇7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中国国民政府的陪都。 然而,重庆陪都文学却由多种因素所促成。重庆陪都文学的形成,重庆陪都文学之所以能成为大后方文学、抗战文学的重镇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奇葩,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是“重庆精神”及其所起的支撑作用。当然,重庆陪都文学的“重庆精神”,既是重庆本土的、草根的,又是时代的、现代的。 一、“重庆精神”:内涵及其成因 “精神”一词,含义颇丰。我认同一种解释即“精力、活力”之意,有如李郢在《上裴晋公》诗所说的“龙马精神”——似龙的马,十分健壮,精力、活力无穷。后人常以“龙马精神”指称人的精神或一地方、一城市的精神状态。 人,只要是健康的人,都是有精神的。精神于人之重要,王充在《论衡》中作过这样的界定,他说:“人之所以能生者,精气也。”哲学层面上的“精气”指精神之气,亦即现在所说的精气神。“精气”——“精神”——“精气神”是为人之本、为人之根、为人之魂。那么人的“精气”——“精神”——“精气神”从何而来呢?我以为最简单、最生动、最确切的答案就是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重庆精神”归根到底是重庆人具有的精神。重庆人有如重庆的山一般的坚韧精力和重庆的雾一般的旺盛活力。这样的“重庆精神”带有本土性和草根性。这样的“重庆精神”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血与火的冶炼得到了提升而与民族解放意识合一了,因此有了时代的现代的浓厚色彩。那么,“重庆精神”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重庆精神”自然得力于重庆这方水土的孕育。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两江拥抱。同时,重庆有南山、歌乐山等高山环绕,树木葱茏。造物主用鬼斧神工造就的雄峻幽深的群山和奔腾不息的江河,以及由此而生成的薄雾、浓雾、大雾,孕育着并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英伟之士。号称“缙云之子”的黄帝,曾在重庆城郊的缙云山修炼,播下重庆文明和整个华夏文明的种子,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疏通九河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造福祉的大禹,在重庆歌乐山上召开治水庆功大会。巴人姬巴,为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宋元之际,重庆及其所在的巴渝军民在重庆远郊的合川钓鱼城血战30年之久,不仅为中国还为世界文明的定格与走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现代以来,重庆亦出现过不少推动社会人生与文化进步的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件。这一切,充分表明重庆从古到今,都是一座“地灵人杰”的城市。 文化即人化,文学即人学。重庆这方水土不仅孕育了重庆人,同时孕育了重庆文。法国文史学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的“序”中,认为文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三:一是地理环境,二是种族,三是时代。他把“地理环境”放在决定文学的三大要素之首,意在强调“一方水土”对“一方文”的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重庆陪都文学恰恰是经历了重庆这方水土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代的孕育与濡染。重庆陪都文学承传、演绎、传播、提升着重庆精神——精气、精气神。重庆陪都文学的重庆精神与民族解放意识合为一体了。惟其如此,重庆精神才对重庆陪都文学起着支撑作用。 二、“重庆精神”:山一般的坚韧精力 重庆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坡坎重叠。其状貌有如一句民谚描述的:“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20世纪80年代以前,重庆人出门,基本上是爬坡上坎。张恨水曾在《出门无处不爬坡》一文中说道:“重庆半岛无半里见之平原,出门即需升降。上半城与下半城,一望之距,须道数里。若抄捷径,则当效蜀人所谓‘爬坡’。”他运用一句俗语来描述爬坡下坎之艰难:“上坡气喘喘,下坡打脚杆。”20世纪20年代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在《国难旅行》一文中,诉说出他面对重庆的坡坎及重庆人的感叹与感悟。他说“在90度的斜坡上,挑夫们是拼命地爬,几乎不相信人类这种忍耐力”。由此,他认定这是“吾人艰苦卓绝的精神和民族性”的体现。生于斯长于斯的重庆人,因爬坡上坎,练就成了如山一般的健壮体魄和坚韧精力。 重庆人如山一般的坚韧精力,为众多重庆陪都文学家所感知与知解。闻一多在《西南采风录》“序”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与称赞:“你说这是原始的,是野蛮的。对了,如今我们正需要它。我们文明得太久了,如今人家逼得我们没有路走,我们应该拿出人性最后、最神圣的一张牌来,让我们那在人性的幽暗角落里伏蛰了数千年的兽性跳出来反噬他一口。”重庆陪都文学家们,把重庆精神中如山一般的精力转化为文学创作的话语,即“原始强力”。他们或写纤夫拥有的原始强力,或写重庆煤矿工人拥有的原始强力,或写一般中国人、重庆人拥有的原始强力。 坡坡坎坎不仅遍布重庆城,就是嘉陵江及长江两岸几乎也全是坡坡坎坎。当年的船,几乎都靠人来拉。因此拉船成为了一种行业。拉船的人被成为纤夫或船夫。这种行业,也是非常艰辛的。生活于重庆陪都的诗人们如阿垅、羽军、厂民、丹丁、胆石、高兰、李一痕等人深有所感。他们用诗的语言抒写出纤夫体现出的原始强力及其意义。阿垅在《纤夫》中描摹纤夫们拉着船一寸一寸地、一里一里地前行;丹丁在《拉纤夫》中写道:“拉纤夫/拉着自己的重担/用力拉/想把江流拉住/紫铜的腿/撑起炽热的沙层/一步紧一步/踏出自己的路。”高兰在《嘉陵江之歌》中写道:“在利刃般的石崖上/在生满荆棘的悬崖下/畜生似的爬着/四只脚爬着/有时头也是着地的。”诗人们不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述纤夫拉船的状况,而且还揭示出其所深含的意义。#p#分页标题#e# 李一痕在《我徘徊在嘉陵江上》就这样写道:“纤夫的号子声音里/有饥饿,疲惫/他们拉着岂止是一只古老的木船/而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或沦亡。”路翎随逃难人群,由武汉而重庆,在重庆继续读书,后在北碚天府煤矿工作。在胡风的影响下,他把流亡途中对于社会人生的感受和生活于北碚期间对人生的体验与认识具像化,写出了多部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最大限度地挖掘中国人——重庆人的原始强力。他在80余万字的《财主底儿女们》小说中,通过蒋家三个儿子在1932年“1.28”到1941年12月期间的不同的心态、生态历程的描写,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在大时代背景下,要由原始强力而最终融入于民族解放之中,不但要和封建主义作残酷的搏战,还要和身内的个人主义及身外的伪装的个人主义压力作残酷的搏战。这部长篇小说,标明了重庆陪都文学家在重庆精神的濡染之下而探寻民族解放与个人解放相结合的人生之旅与精神之旅做出的努力。 路翎及诗人们着力于重庆人原始强力的开掘与描写,不仅具有强烈的思想文化价值意义,同时也具有文学历史价值意义。就思想文化价值意义而言,即如路翎在《论文艺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说的:“我试图‘浪费’地寻找人民的原始强力,个性的积极解放”,乃因为“原始强力是个性解放的阶级觉悟的初生的带血的形态,是革命斗争和革命领导的基础”。就文学历史价值意义而言,原始强力是五四以来中国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作家们,在政治——文化——文学一体化语境里的精神之旅与心理历程之旅的起点,同时也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家们的创作展现出的精神内容与精神动向。 三、“重庆精神”:雾一般的旺盛活力 重庆是一座雾城,一年之中约有一半的时间被雾所笼罩。阴历头年10月到翌年4月,谓之雾季。在雾季里,不少时候,大雾、浓雾从早上到中午都存在;也有不少时候,雾像一条条白色的纱巾一样缠绕着重庆城,显得婀娜多姿。造物主赋予重庆城的雾,构成重庆人生存环境的重要元素。没有雾,重庆人反而觉得不习惯,不正常。雾在重庆人的生态与心态里形成了一种情结,可称之为雾情结或雾文化。雾在重庆人眼里有一种充满旺盛活力的神秘莫测之感。其实,这种情结、这种文化、这种感觉,是重庆人的生命活力的对象化,是重庆精神又一物化展现。正因此,重庆的雾吸引了感染了重庆陪都文学家们。雾进入了重庆陪都文学家们的文学创作之中。 重庆的雾,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期间,对于重庆陪都和重庆陪都文学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雾护卫了重庆陪都和重庆陪都文学。雾季里,能见度很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无法对重庆实施狂轰滥炸。重庆陪都和重庆陪都人的财产与生命免遭残害。这一点,重庆陪都文学家们深有所感。他们一致感到,雾成为了重庆陪都的天然防空设备。他们凭借着这一天然防空设备,大力开展文学活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活动即是每年的雾季演出。据统计,1941年到1945年,雾季演出的大型话剧剧本就达130余部次,《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南冠草》、《大地回春》、《天国春秋》、《雾重庆》、《法西斯细菌》、《清明前后》、《万世师表》、《原野》、《北京人》等等的演出,深受观众的好评,场场爆满。这在中外话剧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重庆陪都文学家们,在雾季里也奋力创作。巴金的长篇小说三部曲“火”的第二部和《憩园》都是在雾季完成的,《寒夜》也是在雾季开始写作的;老舍的长篇小说《火葬》是1943年底写成的,《四世同堂》于1944年冬和1945年冬完成前两部写作;郭沫若的《屈原》和《虎符》等剧本也是完成于1942年1月、2月。.其次,重庆陪都文学家们大写对雾的喜爱和雾的象征意义。也许正是因为雾护卫了重庆陪都和重庆陪都文学,重庆陪都文学家们才对雾有了特殊的情感,纷纷执笔为文,表达对雾的喜悦之情。司马訏在《重庆客•黑天使》中就写道:“对于雾,我不讨厌,而是喜欢。世界上有雾,世界就像喝了酒,朦朦胧胧,有趣得很。”张恨水用他的笔写了多篇称赞雾的作品,其中《雾之美》堪称经典。他用诗的语言描写雾呈现出的不同形态:“雾正盛时,含水分少,而上漂,其色青。青雾终朝弥漫天空,不见天日,山川城郭,皆在愁惨景象中,似阴非阴,似雨非雨”“;若浓雾中,己身以外,皆为云气,则真天上居也”。王亚平的《火雾》可以说把雾的美、雾的活力推向了极致。他喝道:“‘火雾!火雾!’力的旋动!/火雾!火雾!光与火的灼烧!/你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万物的形象!”王亚平把自己对重庆的雾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同诗之思融合在一起,使自然界的雾有了活力,甚至使火雾成为重庆形象的代表,成为重庆精神的一种诗化表征。 当然,还有一些重庆陪都文学家赋予了雾另一种含义,直接现实政治意味较浓。任钧在《雾》一诗中,把雾比拟为魔手:雾像“一只惨白而又巨大的魔手”,“遮断了璀璨的阳光”,“让人们的视线/所有的道路”,“变成了一个谜/更看不清眼前的一切/更猜不着/道路/正有什么东西在等待/在埋伏”。 江村在《灰色的囚衣》一诗中,把雾比作“一副苍白的纱幕”,比作“无数根铁柱/围成了人间的囚室”。老舍的《残雾》、宋之的的《雾重庆》和李辉英的《雾都》等等作品,都让雾负载了深刻的鲜明的政治意义,正如徐迟在《重庆回忆》中所揭示的:“风高可以放火,月黑可以杀人,大雾弥漫的天气里可以干一切见不得人的卑劣龌龊的勾当。”《残雾》写大雾弥漫中重庆陪都的官员们,为一己之私利而成为汉奸敌特的保护伞;《雾重庆》写一群外地来到重庆陪都的青年,在大雾包裹的重庆陪都社会里,灵魂被吞噬,或堕落,或沉沦,或彷徨,或忧郁。 重庆的山与雾,孕育了重庆精神。反之,山与雾也成为重庆精神的对象化和诗化展现。重庆陪都文学家们或以“他者”身份或以“自者”身份将重庆精神融入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这就使得重庆陪都文学不仅有了大后方文学、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意义,同时又了重庆特性。今天,我们探讨七十余年前的重庆陪都文学的重庆精神这一话题,对于建设现代化的重庆文化文学和净化与提升重庆人的精神,应该说是有一定的裨益的。#p#分页标题#e#

大力神重生篇8

关键词:铁军精神 历史及发展历程 当代价值 现实意义.

一.铁军精神的历史

1.铁军精神的历史起源

铁军又称新四军,起源于国共合作时期被誉为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由南方八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铁军精神与叶挺所带领的铁军部队息息相关。北伐战争时期,叶挺独立团以“铁军”的铁拳头而蜚声中外,其开创的“铁军精神”体现在:“要红才能打胜仗”的革命精神;敢打头阵,勇当先锋的先锋精神;“有进无退”,有我无敌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携主意而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2.铁军精神的发展历程

早期铁军精神的发展历程经过了抗日战争与国民合作两个时期,其在战争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铁军精神发展到现在,依旧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

铁军初建时是一支只有1万人的队伍,经过不断的发展,主力部达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人,成为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正如新四军军歌所唱“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发挥革命的优良传统,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铁军精神是一种优良传统,所以,铁军精神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下去,而不应该仅仅只留在历史斑驳的书页上。

二.当代的铁军精神

1.当代铁军精神的含义

铁军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精华,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1年9月6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书记在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会议上指出: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新四军的历史是我党我军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军在艰苦卓绝斗争中形成的“铁军精神”,已成为我们弘扬革命传统的生动教材和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2.铁军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作用

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急剧增多。关注大学生素质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现状使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增大。“走捷径”的腐败现象已经蔓延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大学生的随众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争相送礼的现象蒙蔽了大多数大学生的双眼。

铁军精神不仅在抗战时期体现在军队行事的各方面,且在当今社会上也是如此。如当前的大学生“公车现象”,所谓“公车现象”是指大学生通过坐公车这一事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与功德的建设问题日趋严重。弘扬铁军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铁军精神的现实意义

1.铁军精神与信念

铁军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我党我军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从广义角度看,它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狭义方面看它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又具有长远的价值、永恒的魅力、普遍的意义。坚定理想信念是铁军精神的核心和灵魂,铁军精神的根本原则是跟党举旗。

2.铁军精神与开拓创新

铁军精神所包含的开拓创新意识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的是各个领域方面的创新。近代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飞速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主力倡导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3.铁军精神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铁军精神所引导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们,而发展所依靠的主体也是人们,发展的结果也由人们共享。铁军精神产生于抗战群体,所以传承的载体是人们。红军的五万里长征在中国的大地上印证并弘扬了铁军精神。

本论文针对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作了一个概述,通过列举论述生活中的现象来证明弘扬铁军精神在现代的必要性。尤其列举了“大学生公车现象”来说明当代新生力量的发展状况。本文重点在于阐述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并希望加强铁军精神的宣传与教育。

参考文献

1.铁军精神的时代作用 2007年06期《铁军》

2.2007年10月12日新华日报《大力弘扬铁军精神,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纪念新四军建军70周年》

3.沈蚍,2008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0卷第2期《论铁军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盐城市政府社科奖励基金项目――基于“铁军精神”特色文化的新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以盐城红色旅游为主的生态环为例(项目编号:28)

上一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下一篇:三八妇女节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