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核算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10-11 10:02:32

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核算模式的探讨

摘要:不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强技术开发力度是高新技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充分享受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政策的规定,合理规划和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规范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和项目归集。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是高新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新企业;研发经费;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2-0162-02

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第172号文),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资格加以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尤其是文件中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要实行三年复审制度。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必须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科研开发费用核算体系,才能充分满足文件规定的条件,进而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研发项目的特点、会计核算的要求及高新企业资格认定过程中的相关财税政策,对构建研发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模式与应用进行探讨。

1 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高新技术企业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提高研发经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制度对承担科研开发项目的部门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

2 明确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企业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潮流,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优选项目,保证研发项目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科研开发经费要做出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落实管理职责,并加强对项目研发费投入效果的评价和考核,追求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研发经费要按科研项目和课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研发费支出应纳入财务统一管理,按项目实行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落实项目责任制。

3 完善机构设置,明确部门职责

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研发项目的组织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酌情设立专门的研发管理机构或归口部门,落实研发课题的“项目负责制”,明确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并负责对研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登记及经费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全程参与研发项目管理,从项目预算编制、项目预算执行管控、项目资金合理调配、项目决算、项目验收评审等各个环节入手,确保客观、完整、准确地核算研发项目费用支出。

4 构建完整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

4.1 建立科研项目的预算、决算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科研开发项目的预算管理制度。编制科研经费专项预算,形成每个科研项目的具体预算,研发费用预算指标要按科研项目、费用项目层层分解,将预算指标落实到具体处室,形成全方位的预算目标控制责任体系。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将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事中控制,更好地实现科技投入的计划性、可控性,提高科研开发项目成功的几率。

科研开发项目执行中,企业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明细核算,对每项技术、产品的研发费用都要设置单独的项目辅助账,便于对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管理,也有利于研发成功后申请专利。同时,在项目执行期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经费进行审查和监督,加强经费开支去向的监督和经费成本的控制。科研项目成本结算后,还要认真开展项目经费决算工作,以有效地评价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情况,并落实项目奖惩机制。

4.2 规范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

企业应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明确研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严格按照八项费用的核算范围归集研发费用,做到准确归集、正确核算,确保符合要求的研发费用不漏项;同时还应严格禁止将不符合《工作指引》要求的费用支出项目计入研发费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情况,另一方面也避免企业在复审工作中出现问题。

4.3 研发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

企业应该在“管理费用”下设置“技术开发费”二级科目,用以核算和归集企业各类研发费用。但为了使各科研项目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更加明晰,企业可以设置“研发支出”一级会计科目,下设“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二级科目,并按核算内容设置费用明细项,再按照研发项目设置辅助核算,期末时将“研发支出”科目余额结转至“管理费用”下的“技术开发费”科

目中。

4.4 完善研发费用的报销、审批制度

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研发费用报销管理规定,规定研发费的使用范围、权限、程序、流程等,明确研发费使用的责任,为会计核算的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4.5 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

开发阶段项目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转入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费用性支出。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根据收益原则分摊到相应成本费用。

若用于研发新项目,并形成新项目的一部分或新项目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应将无形资产剩余价值全部摊销计入“研发支出”。

4.6 正确归集与分配研发费用

正确区分企业的研发成本与日常生产经营成本,对于科研人员同时从事研发活动和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标准。

为落实项目负责制,企业要按项目进行归集和核算研发费用,对研发项目所耗用的人工时、材料消耗、折旧费用等需要逐一登记台账,并作为项目间费用分配的依据。

4.7 加强研发费用支出的监督和过程控制

高新技术企业应重视对研发项目经费支出的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研发费用支出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建立研发项目考核激励制度。

企业财务部门应加强研发项目的过程控制,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项目预算,依据项目进度,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差异应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纠偏措施。

4.8 报表设置及信息披露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其储备与研发费用的投入息息相关,为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使用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研发费用的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至关重要。企业应增加反映研发费用投入情况及研发费用支出情况等报表,用以反映企业研发活动。

在披露研发项目情况时,首先应对研发费用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地披露,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对研发费用投入产出的效益作出评价和预测。其次应加强对于研发费用相关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使信息使用者得以看出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构建一套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加强研发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水平,才能使企业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复审,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第

172号文)[S].

[2]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

[2008]第362号文)[S].

[3] 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指引.

[4] 张宝东.高新技术企业规范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探

讨[J].中国外资,2013,(1).

上一篇:基于工业工程的科研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财政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