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8 02:33:53

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2-000-02

摘 要 内部控制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单位管理的重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加强度国家资产的安全保护,保障单位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止现象的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议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对策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单位的资产,加强单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单位经济增长等。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多数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或自主收支来维系自身经营,并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相关的业务核算也比较简单。这就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进而,会出现经济漏洞或会计信息的失真等问题。建立健全适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议,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作用,做到防风险、强管理、严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性保证。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知识并不了解,忽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议,有的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只是在形势上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只是形同虚设一般。对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是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最普通问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就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企业管理者和各个部门应当在工作中和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具体职责。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阻碍。

2.2 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有的单位甚至至今为止,还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别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议了。在会计处理以及管理方面比较随意,账目杂乱无章,这给单位内部管理和日后的审计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除此之外,有些单位还处在长期实行领导一人审批制度,这些都会影响到财务控制的实施, 使得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3 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后,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购入资产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在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方面仍然缺乏内部控制,重复购买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清查和盘点,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形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与该资产的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后勤部门只管进行发放却并不清楚该资产的具体价值,而使用部门也只知道使用,其他一概不知,财务部门也只是做到该资料的核算、付款,很多资产在账面上有的可能反映出,而有的根本无从查起。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纰漏,给资产管理和资产落实带来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置了障碍。

2.4 内外部监管力度不够

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得要环节。当前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或是即使建立了相关剖门,也只是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者,存在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问题,无法真正的做到如实、公正的编制单位审计报告。同时,外部监督方面,相关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关注的是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对于单位内部控制并不进行监督、检查,外部监督对其并无影响。

2.5 岗位设置不合理

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考虑到工作人员编制有限的原因上时,多数的单位存在事项授权人、经办人、审核人及记账人员并没有严格分开,存在一人兼多岗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了明显的违法违规、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违背等。甚至还出现了,公款私用的行为,严重的造成了内部管理方面的错误。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3.1 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学习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学习,提高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切实的把内部控制实施落到实处,对提供会计信息及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奠定基础。通过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来确定出可能发生的风险,强化风险责任制实施,提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与能力,把内部控制管理从单位个人行为提升到成为整个单位的整体行为,形成人人重视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3.2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作用

单位会计工作的薄弱,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因此,应当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对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强化,并充分体现出会计系统的具体控制作用。切实做好会计人员的岗位学习工作,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并掌握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控制与国家相关财政政策,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法法律意识及财务管理水平,正确意识到身为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与权利。认真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符合单位自身情况的会计处理程序,严格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核对制度,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真正的做到真实、有效。

3.3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防止流失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环节上,建立堆满的资产使用批准制度。各项资产在购置、使用、处理环节中都要有相关的书面批准证明,明确落实到相关部门责任人头上,确定相关责任人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对各项资产物资严格限制没经允许的工作人员对资产进行直接接触。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关于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进行明确财产记录、定期盘点、账实核算等,用来确保相关资产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有效的防止资产可能发生的流失。

3.4 加强内部监督检查,确保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与单位整个运行全过程相关联的重要方面。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实施效果、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都要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和分析。通过加强行内部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具体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政部门是会计部门与内部控制部门的上级部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现与指导,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作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然而,审计部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监督部门,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内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审查,对内部控制建设及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内部控制的全面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努力做到管理制度的合规、合理。

3.5 强化岗位分工控制,职务分离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单位,在选用人员上都会根据自身单位性质,聘用遵纪守法、专业能力强以及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来安排岗位,落实岗位权利与职责,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然而,多数单位不能做到岗位之间的相互约束与相互监督。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时要根据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分化,充分实现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相互监督,设置科学、规范的岗位职责与权限,强化岗位分工,实现各职务之间的分离。也就是说,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岗位的分解细化,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让内部控制更加具体化、明细化。

参考文献:

[1]侯忠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2011(24).

[2]王艺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3]姜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讨.现代商业.2011.

[4]吉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建议.财经界.2011.

上一篇:基于县级电网损耗降低的无功电压管理强化分析 下一篇:基于工业工程的科研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