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时间:2022-10-11 08:38:58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文章编号:1008-6919(2007)09-0119-02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A 【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老年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但往往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且体质虚弱,不能承受手术、推拿、腰椎牵引等其它疗法。自1999年7月一2006年4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年龄为60岁以上,符合诊断标准,并行腰椎CT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腰腿痛。

1.2一般资料: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共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60-70岁35例,71一81岁10例;城镇居民5例,农民40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病变部位:L4/5间隙者10例,L5/S1间隙者30例,两个间隙突出者5例;病理分型:单侧椎间盘突出者38例,双侧椎间盘脱出者4例,中央型椎间盘脱出者3例。中医证候分类:纯肝肾亏虚证者30例,兼有血瘀者6例,兼寒湿者5例,兼湿热者4例。

2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芍药甘草汤加味

白芍30 g, 炙甘草30 g,川杜仲15 g,川续断15 g,桑寄生25 g,秦艽15 g,威灵仙15 g,牛膝15 g,延胡10 g,路路通10 g。

加减:兼瘀血证加乳香、没药各10g;兼寒湿证加制附子10g;兼湿热证加防己10g,苍术l0g。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3次分服,1周为1疗程。

外用方:透骨草30 g,伸筋草30 g,羌活15 g,五加皮15 g,泽兰15 g,当归10 g,红花10 g,乳香5 g,没药5 g。

将以上药物混匀,粉碎成粗颗粒,加水500ml,白洒100 ml,连续浸泡24 h,至浸入液被中药均匀吸收,将中药分装在两个布袋中,放入蒸锅中蒸30 min取出。患者取俯卧位,将蒸热的布袋放置于其腰部热敷,冷却后交替更换布袋,30 min/次,1次/d,1周为1疗程。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布袋的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剂药物使用两天,下次应用时在布袋倒白洒50 ml蒸热即可。

以上中药内服外敷同日进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70。,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治疗结果:经过4个疗程治疗,45例中,治愈11例,好转3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1%

4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症”范畴。肝肾亏虚为老年患者发病基础。跌扑闪挫、外感寒湿为诱因,最终皆致经脉痹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把它分为四个证型,老年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疼痛的特点是牵制痛,下肢拘急疼痛,所以应用具有缓急止痛功效的芍药甘草汤为主加味治疗,方中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阴血充足,筋脉得养,则拘急得缓,而达柔筋止痛之效。川杜仲、川断、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威灵仙、延胡索、秦艽、路路通,理气活血、通络止痛。外用方选择辛温的透骨草、伸筋草、羌活、五加皮、泽兰、当归、红花、乳香、没药等局部烫疗,使药力借助热力,经皮由表入里,循经直达病所,而起温经活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因年龄、体质等原因,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推拿、腰椎牵引治疗,笔者运用中药专方内服外敷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未愈的4例患者,长期应用松树寄生水煎服,亦能达到好转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等主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09.

2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8.

上一篇:粘连性肠梗阻132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不同材质、不同分子量的膜对HXTL药液体系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