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132例诊治体会

时间:2022-10-12 07:11:02

粘连性肠梗阻132例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本院1999_2006年收治的132例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的掌握。方法分析13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132例中急症手术9例,非手术治疗123例,其中中转手术56例,1例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衰竭死亡,余131例治愈。未出现肠瘘及短肠综合症等并发症。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部分病例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症状减退,但仍有较多病例须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对其手术指征的掌握尤其重要。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组132例男性96例,女性36例 ,年龄24-71岁,其中有腹部手术史130例,2例原因不详。术后发病时间最短7个月 , 最长20年。132例中行急诊手术9例;非手术治疗123例, 其中中转手术56例。手术病例中粘连松解术16例,肠切除40例,肠短路吻合术1例。

1.2治疗方法: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抗菌消炎等,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灌肠。手术治疗则行剖腹探查,根据术中探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粘连松解,肠切除或短路吻合术。

2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已成为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约占肠梗阻的30%-60%[1]。我院在收治此类病例中,在病员入院时,首先根据病史及查体、辅助检查确定是否有肠绞窄。具体需掌握的指征为1:病情发展的快慢。如发病急、快,则急性肠绞窄的可能性较大。2:是否为持续性阵发性腹痛。肠绞窄病理表现为肠缺血、肿胀,继而出现坏死、 穿孔。肠缺血后可出现持续性的腹痛,在肠蠕动时可出现阵发性加重。特别是在使用解痉药物后仍有持续的腹痛更有临床意义。3:呕吐物的性状。呕吐频繁,量较大,呕吐物有血性液。4:腹部有无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5:腹穿液是否为血性。6:局部有无固定压痛或明显压痛的不对称包块。7:X线见孤立巨大的肠襻。如综合上述情况考虑为绞肠窄梗阻,则急症行手术治疗。

对入院是有粘连性肠梗阻的一般症状体征,而一般情况较好,且无上述指征的病例,我院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具体1: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3:抗菌消炎。4:中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须注意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术前准备。我们在观察病员时重点放在腹部体征上,凡有腹痛症状加重,出现腹膜炎体征,腹胀加重明显等,均考虑保守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⑵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我们观察到中药治疗后病员肠蠕动增强,肠鸣音亢进,可出现阵发性腹痛。在此过程中更应警惕肠绞窄出现。⑶对特殊病员如小儿、老年人肠梗阻在手术治疗上应放宽指征。⑷保守治疗无效时。我院平均非手术治疗时间为24-72小时,经规范的非手术治疗病员腹部体征症状仍未消退者应视为保守治疗无效,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元和,阮灿平.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8):458.

上一篇:果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供能的安全性临床分... 下一篇: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